第一节 手绣
现代的刺绣分手绣、机绣两大类,古代的刺绣则主要为手绣。那时刺绣主要用于帝王、
公卿和官服。到了汉代,刺绣已成为社会流行的装饰艺术。唐宋之际,刺绣从服装、帷幕等
生活用品发展到仿制书画名作,进而成为欣赏品,产生一个新的飞跃。明清时期,刺绣达到
兴盛时期,出现了苏绣、湘绣、粤绣、蜀绣,都有各自的特色和地方风格。
黑龙江的刺绣历史也很久远,唐代渤海国时期麻织业、丝织业很发达,刺绣主要用于公
卿礼服。辽金时期刺绣很普及,在阿城巨源乡发掘的金代齐国王墓葬中出土了30余件精美的
丝织品服装,有的曾采用绣法。明清时期,刺绣在民间更为普及,少数民族用来装饰旗袍和
马具。女式服装在领口、前襟、袖口上绣上花边;男式服装也有刺绣工艺点缀。中华民国时
期,黑龙江地区的民间刺绣的品种很多,如服装、兜肚、枕套、头巾、香包、背兜、鞋面、
被褥、幔帐、门帘、佩饰等,当时绣品分欣赏品和日用品两大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黑龙江的手绣制品,是在继承优秀的民间传统的基础上,不断
改革和创新。主要品种有台布、床罩、枕套、手帕、围裙等手工绣品。70年代,主要产品有
各种绣衣、台布、被单、围巾等。
1985年,全省有刺绣企业9家,职工1895人,生产的各种绣品完成产值891万元。1979~
1985年,共有牡丹江市绣品厂生产的牡丹江牌绣花女衬衣,新婚绣品套件和富锦县刺绣厂生
产的松花江牌绣花童装等10种产品,被评为省工艺美术百花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