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生产

  一、企业规模
    1978年以前,区工业有自己的定型产品,经济效益也比街道工业和委组工业好,是区街 工业的主力。1978年全省区工业企业平均职工人数150人左右,个别企业达到500多人。企业 年产值平均在40万元以上。
    1977和1978两年,是黑龙江省区工业发展历史中最旺盛的时期。各市的区工业在区街工 业的比重大幅度上升。据对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3个市的统计,共有区工业387个,职 工60405人,有资产14700万元,年产值3亿多元,利润3920万元。
    哈尔滨市1977年有区工业273户,职工46800人,自有资产近亿元,年产值达2.6亿元, 利润2800万元。区工业的产值占区街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全市区工业企业平均职工人数1 74人,企业自有资产平均36.6万元,年产值平均98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5632元,人均创利 598元,产值利润率在10%左右。
    齐齐哈尔市1978年有区工业48个,职工5600人,年产值2000万元,利润400万元。企业平 均职工人数为130人,平均产值48.8万元。
    从1978年下半年到1979年,全省区工业的骨干企业全部被上收,1980年以后,各地虽然 重新办起来一些区直属工业,但企业的生产规模,一般都不如以前。区工业在区街工业中的 主体地位,也被街道工业所代替。
    哈尔滨市从1980~1985年新办120多家区工业,企业规模一般与街道工业相似。其中发展 最快的是南岗区办的哈尔滨市包装印刷厂。
    哈尔滨市包装印刷厂从1980年开始创办,当时只从区贸易公司借来7.2万元作为建厂资 金,由孙超厂长带领26名青年在哈尔滨市西郊,租了3间草房,借来两台老式印刷机,开始艰 苦创业。到1985年末,在短短的6年间,该厂职工增加到600多人,盖起厂房4500平方米(包 括1栋4层楼房),从国内外购进先进设备110台,有大小汽车9台,固定资产达400多万元。1 985年完成产值1002万元,实现利润115万元,上缴税金(两税)95万多元。
    二、生产组织
    区工业的生产组织受生产规模和生产工艺的影响因厂而异。稍大一些的加工企业,一般 由厂长或生产副厂长直接领导指挥生产,下设生产计划、技术、供销等业务科室,协助厂长 组织生产。区工业企业设有分厂的企业不多,一般由生产车间、班组和辅助车间,组成生产 系统。有些小工厂,由厂长直接领导车间、班组。
    区工业企业,按产品的类型,大致有3种生产组织形式:
    1.产品专业化。按不同产品或产品配件实行专业化生产。如木工厂分为家具车间、门窗 车间、木板房车间、包装箱车间等;
    2.工艺专业化。按照生产过程的各个工艺阶段和工艺特点,建立专业化车间或小组。如 服装厂组成的裁断组、缝纫加工车间、烫熨组、包装组等等。
    3.混合专业化。即以上两种形式兼而有之。
    区工业中的一些小企业,多是品种多、小批量或单件小批生产,企业中并无明确的专业 化分工。工人多是多面手,按生产任务组织生产,那里需要就到那里工作,这就是小工厂的 生产特点。
    三、技术装备
    区街工业的技术装备一般比较简陋,和国营企业相比相差悬殊。
    在区工业小厂所使用的设备中,通用设备一般是大工厂淘汰下来的旧设备;专用设备多 是自制的或用旧设备改造的。经营状况好的区工业企业有的也装备一些新设备,只有极少数 企业引进国外设备。
    哈尔滨市1977年有区工业273个,设备932台,平均每个企业有主要设备3.4台。1979年 区工业被上收后,全市街道工业和委组工业有1043个,设备815台,平均1个企业还不到1台。
    牡丹江市1978年有区工业89家,设备318台,平均每户有设备3.5台,1979年区工业中有 66户被上收,剩下的区工业和街道工业138个,有设备320台,平均每个企业只有2.3台。
    区街工业的技术力量更为薄弱,区工业除了聘用的离退休的工程技术人员外,自有的工 程技术人员还不到职工总数的0.6%。据齐齐哈尔市1985年统计,在全市区工业的8487人中, 平均技术等级为3.2级,有技术员以上职称的只有34人,仅占职工总数的0.4%。
    四、产品产量
    全省区街工业约有30多个行业,区工业的行业也有20多个。生产的产品2000多种,其中 有很大一部分是机电产品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小商品。
    齐齐哈尔市的区工业,1978年有五金、机械、农机、电器、化工、纺织、造纸、橡胶、 家具、食品、建材等24个行业,生产主要产品350多种,有43种产品直接或间接纳入各级计划 。
    1978年,牡丹江市的区工业,生产的主要产品有灯管、灯泡、胶鞋、挂钟、玻璃器皿、 自行车零件、电器开关、塑料制品、木工机械和拖拉机仪表等300多种,其中有71种产品间接 纳入各级计划。
    1978年以后,区工业被上收,产品品种相对减少,列入计划的产品更少。据哈尔滨市统 计,1985年生产1800多种产品,只有道外太古童鞋厂生产的童鞋列入省二轻厅生产计划;齐 齐哈尔市的区街工业生产300多种主要产品,除29种产品列入市二轻局计划外,其余产品均未 列入计划。
    很多区工业主要是利用地方资源发展生产,和为大工业配套服务。如伊春市的区工业主 要生产木制品、家具和为林场生产林业机械配件;哈尔滨的动力区的区工业则重点发展机械 产品;鹤岗、鸡西、双鸭山等市的区工业,主要利用地方煤炭资源发展小煤窑生产煤炭和生 产各种矿山机械配件为煤矿服务。双鸭山市1985年有21家区工业企业,其中有11家是小煤窑 ,年产原煤约30多万吨。
    区工业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不多,1985年出口产品的品种只有羽毛球拍、首饰盒、绣花 拖鞋、木折椅、木板鞋等几种,还有纸袋、纸箱、纸盒等包装产品,为生产出口产品的厂家 配套,随出口产品销往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