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企业管理
一、机构设置
区工业企业的内部管理机构,一般参照国营企业和手工业合作工厂的机构设置。200人以
上的较大一些的区工业企业,设有生产计划、技术、财务、供销等科(股)室;200人以下小
企业,只设上述的几个业务组或办公室。百人以下的企业一般在厂长领导下只设生产、技术
、财务、供销等几名管理人员指挥企业的生产经营。
1979年以前,黑龙江省各市的区工业,实行一元化领导,由书记统管全厂,统一指挥全
厂的生产经营和行政业务。实行经济改革以后,区工业普遍推行“单轨制”,即由厂长兼书
记。大一些的区工业设副书记,由厂长统一指挥,全面负责。实行厂长负责制和厂长任期目
标责任制以后,厂长的职责更加明确,企业管理机构按生产经营实际需要设置。小企业的管
理人员身兼数职,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二、核算制度
1979年以后,黑龙江省区工业逐步由统一核算、共负盈亏改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企
业内部的经济核算,也由厂部一级核算,改为厂部和车间两级核算。车间、班组和附属单位
实行单独核算、自计盈亏。划小核算单位以后,许多企业实行联产、联利计酬,普遍取得了
较好的经济效果。
牡丹江市阳明区,对区工业企业的要求是:企业有“五证”才能将人财物三权交给企业
。五证是:(1)企业整顿合格证;(2)经济效益证;(3)经营成果档案;(4)会计员证
;(5)出纳员证。企业有“五证”才算合格,才有独立经营的资格。没有“五证”的企业,
限期达到合格要求,达不到要求的,收回财务管理权,交企业公司统一管理。只给企业单独
核算的权利。
过去区工业小厂一换领导就换会计,甚至不懂会计业务的人也来当会计。有了以上规定
以后,没有证的不准上岗。牡丹江市阳明区还规定,企业领导的亲属不能在本企业当会计、
出纳,实行近亲回避制度,以避免违犯财经纪律的现象发生。1985年,他们抽调32名有经验
的财会人员,对全区32家企业的财产进行清理,建立了企业财产档案。
三、经济责任制
区街工业实行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是从1982年开始的。经济责任制的主要形式有:岗位
责任制、计件工资制、承包责任制等等。到1985年,全省区街工业企业普遍推行了承包责任
制,实行各种形式承包责任制的企业有1520个,约占区街工业企业总数的80%,其中区工业企
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企业约占95%以上。
哈尔滨市太平区的区工业,1983年就已全部实行了承包责任制。承包指标,按企业实际
情况确定,主要有产值、利润、产量、质量等。企业同主管部门签订承包合同,然后企业再
将指标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如该区的铁木加工厂同主管部门签订的承包合同规定,要
完成产值、利润、降低费用和上缴管理费等经济指标。而该区的电器设备厂同区工业局签订
的合同中,除承包完成产值24万元、销售额24万元、利润2.4万元、上缴管理费7200元、上
缴事业金4380元等经济指标以外,还加上扩建厂房100平方米;增加动力电25千瓦;试制投产
1种新产品等3项具体任务。承包期普遍为1年。
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具体作法是:
1.集体承包。企业人员少、生产经营项目单一和生产连续作业,经济效益不便在班组中
核算的企业,实行单位集体承包。
2.车间、班组承包。对经营项目较多的单位和车间班组核算基础较好的企业,实行车间
、班组承包。
3.个人承包。生产经营业务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则承包给个人。在企业中车间、班组和
个人可以实行计件,按产量和质量联产、联利计酬,多劳多得。
4.管理人员实行职务积分日常考核的办法,企业盈利参照工人的奖金水平给奖。
实行承包责任制突出的问题是分配。分配合理才能克服平均主义,起到奖勤罚懒的作用
。企业之间,生产条件、生产经营、企业管理水平不同,职工之间的技术水平高低、劳动能
力强弱也有差别。哈尔滨市太平区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实行多劳多得,多产多得,不怕企
业富起来,也不怕职工收入冒尖,坚决按合同规定的条件办事。
四、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全省区街工业从1984年开始实行厂长负责制,使企业党政分开
,改变过去由书记包揽一切的做法,改由厂长对企业的行政管理、生产指挥全面负责。到19
85年,区工业企业一般都实行厂长负责制。在此基础上,又开始推行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
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的内容,主要是要求厂长在任期内负责完成以下目标:
(1)企业发展目标;(2)经济效益目标;(3)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目标;(4)产
品质量升级目标;(5)职工素质提高目标等等,实行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的主要做法是:企
业厂长同区主管部门经协商确定目标,并在企业中层层落实,然后厂长同区主管部门签订厂
长任期目标责任状。执行期间,由区主管部门对企业分期检查、考核,并根据考核的结果,
按规定的条件或原订的奖罚方案进行奖惩。
牡丹江市东安区1985年在所属59户工业企业全面推行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有57户的厂
长同区主管部门签订了三年任期目标。到年末有80.7%的企业实现了任期第一年目标,完成
工业产值2009万元,比上年增长28.5%;实现利润205.6万元,比上年增长56.5%,上缴利
税总额294.2万元,比上年增长40.2%。自有资金增加16%,厂房面积扩大4100平方米,引进
、购人、自制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75台,研制成功新产品16种,增加产值18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