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黑龙江省委员会
一、组织沿革
1956年11月29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以下简称民革)黑龙江省筹备委员会在哈尔滨成立。在此之前,黑龙江省的民革成员由民革东北临时工作委员会和民革辽宁省分部代管。至1956年11月,民革黑龙江省筹备委员会成立前,黑龙江省共有民革成员39名。1957年,已发展民革成员127人,社会联系人士140多人。同时还建立了民革哈尔滨市南岗区、道里区、道外区支部和省直机关支部、省人委支部。
1958年10月,民革黑龙江省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哈尔滨举行。1958年9月和1961年2月, 民革齐齐哈尔市委员会和民革哈尔滨市委员会也相继成立。
1960年10月10~11日,民革黑龙江省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哈尔滨市举行。1963年9月8~10日,民革黑龙江省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哈尔滨市举行。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时,黑龙江省共有民革成员123人,联系人士100人,所辖哈尔滨、齐齐哈尔两个市委员会和省直属安达市支部、省人委支部和省委会机关支部。
1966年5月~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民革黑龙江省委员会也被迫停止了活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民主党派相继恢复了活动。1978年8月正式成立了民革黑龙江省临时领导小组,同时设立了办公室,开始机关日常工作。至1978年末,黑龙江省只有民革党员58人。在民革省委恢复活动的同时,哈尔滨市委员会和齐齐哈尔市委员会也相继恢复了工作。
1980年4月3~9日,民革黑龙江省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哈尔滨市举行。1984年6月21~26 日,民革黑龙江省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哈尔滨市举行。这一时期共发展成员319人。到1985年末,全省共有市级组织3个,即民革哈尔滨市委员会、民革齐齐哈尔市委员会、民革牡丹江市委员会。省委员会直属支部4个:民革佳木斯市支部,民革黑龙江大学支部,民革哈尔滨师范大学支部和民革省直属综合支部。全省共有民革成员365人。
二、对台宣传
1961年4月,发动成员和联系人士写对台宣传稿件,送海峡之声广播电台播发,或采用空飘信的形式,由福建前线组织向台湾投送。为了加强对台宣传效果,还采取组织发动成员和联系人士宣传政策,介绍祖国大陆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情况,还同台湾军政人员在大陆的亲属建立联系,帮助他们和在台湾的亲友通信,让他们了解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家乡的飞跃变化。特别是1978年12月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通过深入的调查摸底,掌握了民革成员和所联系人士在台湾、港澳和海外“三胞”关系的底数和有关人员的基本情况。利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和重大纪念日,民革省委会都适时举行活动,表达民革成员和联系人士的思念怀旧切盼统一之情,中秋节举行赏月会,元宵节举行观灯会等,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981年,民革省委会为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与省历史学会联合举行了“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讨论会共收到论文26篇、话剧《福州第一功》一部。1984年3月,民革省委会举办了“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图片展览。展出图片、实物、信件等1 300 多件,参观人数3万多人次。
省民革还配合有关部门积极接待“三胞”并开展工作。其中有原台湾国民党国防部副部长、国大代表杨业孔,香港中华住宅建筑公司董事长、黄埔军校16期毕业生谢群力,原东北政要莫德惠的三公子、美籍华人莫松森等。通过接待,加强了两岸同胞的联系,同时也为搞好引进设备、引进资金、引进人才的“三引进”工作提供了条件。据不完全统计,1980~1985年末,黑龙江省民革成员和联系人士中已有92人与港澳地区和散居在12个国家的亲友取得了联系,并通过以上地区的亲友向台湾转寄通信500多封;利用节、假日及纪念活动直接向台湾地区发出空飘信2 000多封,形成了“不通邮的通邮”。黑龙江省民革成员协助有关部门引进资金30 多万美元,接待来自台湾、港澳和海外华人58人次,为四个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贡献。
三、资料征集
1959年,响应周恩来总理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的“要把亲身经历记录下来传之后代”的号召,民革黑龙江省委员会动员成员和联系人积极行动起来,将亲身经历和收集到历史数据进行编辑整理。1959~1966年,成员共撰写文史资料60余篇,其中发表25篇。李铁醒撰写的《双十二事迹临潼兵谏见闻》被全国政协《文史资料选辑》采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特别是1984年,民革黑龙江省委员会成立了“文史资料委员会”,省民革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更为高涨,编撰成绩更为突出。编纂的《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失败之我见》《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工兵卷》《国民党参加内战和起义的前前后后》等书发表后,都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常德会战与南岳会议》《我所参与的构筑战防工程与八一三抗战》等文章被省电台、报纸采用。到1985年末,共撰写文章9篇。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省民革还和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合作,发出了纪念专辑,收录了32篇回忆抗日战争的文章,其中有16篇是民革成员撰写的。
1978年12月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民革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不断增强,黑龙江省民革成员担任各级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人数逐年增加。截至1985年末,全省共有43名成员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有74名成员担任各级政协委员。他们履行职责,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民革黑龙江省的各级组织和全体成员,许多成员在工作岗位上都做出了优异的成绩。成员中有89人被评为各级先进工作者,被授予各种光荣称号。其中卢喆、邓先诚、吕德辉、李奉尧、杨俊宇被民革中央授予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卢喆、孙柏秋还出席了全国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为四化服务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受到了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