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历史纪念地

  一、中共满洲省委旧址
    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在哈尔滨市南岗区光芒街22号(原小戎街2号),其建筑物为木结 构俄式平房,房内3室1厨,北侧入门处为1大玻璃花厅,总建筑面积11644平方米。
    1933年夏,中国共产党满洲省委员会机关设于此。满洲省委的重要会议都在这里召开。 同年11月省委机关迁移,改为省委秘书处。省委秘书长冯仲云以大学教授的公开身份在此安 家。省委的重要文件都保存在这里,各级党组织和各部队的报告都送达这里,发往各级党组 织和各部队的指示,也在这里起草。这里是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进行抗日斗争的“ 总指挥部”和省委的“文件库”。1934年夏,因其他机关遭到破坏而转移。1981年这里被公 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东北抗日暨爱国自卫战争烈士塔
    东北抗日暨爱国自卫战争烈士塔位于哈尔滨市八区广场北端,是解放战争期间,东北地 区修建的第一座大型纪念塔。于1948年10月10日落成。全塔由塔基、主席台、塔身3部分组成 。塔基高1.5米,占地450平方米;塔基前部为主席台,宽4.4米,长8.6米;主席台后为高3 1.1米的塔身。塔顶装有“八一”红星,塔身前面,贴有高7.8米,宽1.9米的黑色花岗石 ,上镌刻“东北抗日暨爱国自卫战争烈士塔”14个鎏金大字。这里已成为哈尔滨市广大人民 群众尤其青少年缅怀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三、防洪纪念塔
    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在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央大街北端松花江岸,1957年特大洪水威 胁哈尔滨市,水位超过1932年洪峰0.58米。全市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战胜了洪水。于195 8年建防洪胜利纪念塔。其整体结构由塔和廊两部分组成。塔高22.5米,罗马式回廊高7米, 塔旁设有标志洪水水位的圆形水池。下层海拔标高119.72米,表示1932年哈尔滨遭受洪水洗 劫时的水位;上层海拔标高120.30米,为1957年特大洪水的水位。塔身浮雕描绘了抗洪抢险 的生动情节。塔顶有工、农、兵、知识分子圆雕,表现了团结一致、英勇顽强的抗洪英雄的 形象。这个纪念塔已成为哈尔滨市的一个标志建筑。
    四、大庆油田松基三井井址
    松基三井井址位于大庆市大同区高台子镇永胜村(原为肇州县大同镇永胜村)。1958年 ,在松辽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石油勘探,7、8月松基一井、松基二井先后开钻,均未见工业性 油流。经国家派专家分析论证后,将松基三井井位选定在大同镇高台子隆起上。11月24日石 油部正式批准松基三井设计方案,1959年4月,决定由松辽石油勘探局32118钻井队进行松基 三井钻井施工,井深1050米时开始取芯,在1461.76米完钻试油,于9月26日喷出了工业油流 。松基三井出油是发现大庆油田的基本标志。为纪念在国庆十周年前夕松基三井首次出油, 将油田内的肇州大同镇改为大庆镇,油田正式定名为大庆油田。在油井南15米处,立有“松 基三井完钻喷油纪念碑”。
    五、铁人井
    铁人井在大庆市。中国工人阶级先锋战士王进喜于1960年3月带领一二○五钻井队,在极 其艰苦的条件下,钻机靠人拉肩扛运到井场,缺水用盆端,泥浆池结冰靠人跳进去搅拌,就 这样在萨尔图打出了第一口油井。这一组文物,包括井口房、泥浆池、卸车台、值班房、地 窝子和土油池等,是“铁人精神”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