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事业统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群众性体育、体育训练、体育竞赛、体育场地、体育运动
队伍、各类业余体校及体育国际交往统计等。体育统计报表制度由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制定
,由各级体委及各体育事业单位填报。
“一五”时期,体育事业统计的内容比较简单,主要有组织机构、干部职工、群众体育
、运动与卫国制度发展状况、学校体育、运动员成绩及破记录状况等;统计指标主要有体育
场地数、运动竞赛会次数和参加人数、等级运动员及等级裁判员数、劳卫制参加锻炼人数和
及格人数、分运动项目的等级运动员和等级裁判员数,以及体育事业职工工资等。其后一段
时间,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统计项目逐年增加,除继续贯彻国家体委制发的运动竞赛会、
体育干部和培养及训练半年报外,省体委根据国家体委的要求,对全省体育事业基本情况及
其主要活动每半年进行一次调查,并进行了公共体育场和体育协会调查及企业、学校和农村
体育事业基本情况调查。
1958年以后,全省体育事业有较大发展,体育统计报一度增加,执行一段时间后又进行
了精简。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全国体委系统实行军管,体委干部下放农村,体育统计一
度中断。1972年恢复省体委后,1973年开始恢复了体育统计,统计内容主要有体育场地数、
运动竞赛会次数、分项目的优秀运动员人数和专职教练员数、重点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数和
在校学生数及专兼职教练员数。1974年,增加各级体委职工人数、分项目的重点少年儿童业
余体育学校在校学生数和输送到优秀运动队人数。
1976年,全省体育工作逐步走向正轨。体育事业统计增加了各级体委训练体育干部和骨
干人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单位数、已进行测试单位数、参加测试人数、测试合格人数
,体工队人数及运动员、教练员中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数。
1978年,体育统计报表及指标有:《各级体委职工人数统计表》,有分各级体委机关和
各级体委直属单位的行政、事业、企业的干部数、教练员数及工人数;《体工队人数、政治
情况、文化程度统计表》;《全年运动员转业及分配情况》,有转业人数中继续从事体育工
作的人数、到工厂、农村、上大学、参军、其他工作和待分配人数;《等级教练员发展数》
,有分体育项目的等级教练员数;《等级裁判员发展数》,有分体育项目的等级裁判员数;
《等级运动员发展数》,有分体育项目的等级运动员数;《各级体委训练体育干部人数统计
表》,有各级体委举办体育干部进修和训练的教练员、裁判员、学校体育教师及基层体育干
部的人数;《少年儿童业余体校、重点少年儿童业余体校到达数》,有分省办、省辖市办、
地区办、市辖区办、县办、体院和体育系办及其他办的少年儿童业余体校、重点少年儿童业
余体校数;《重点少年儿童业余体校基本情况》,有分体育项目的在校学生、教练员和兼职
教练员数;《少年儿童业余体校基本情况》,有分运动项目的在校学生、专职教练员、兼职
教练员数,重点班数、学生数、专职教练员和兼职教练员数;《少年儿童业余体校、重点少
年儿童业余体校在校学生输送到体工队情况》,有输送到省、市体工队和解放军体工队的人
数;《各级体委主办运动竞赛会次数和人数统计表》,有运动竞赛会次数和参加运动会的运
动员人数;《农村人民公社体育活动情况统计》,有建立体育领导机构数、配备专职体育干
部数、配备兼职体育干部数、建立业余代表队的队数和人数;《职工体育活动情况统计表》
,有建立体育领导机构数、配备专职体育干部数、配备兼职体育干部数、建立业余代表队的
队数和人数;《学校体育活动情况统计表》,有分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师数、坚持两课两
操一活动学校数和学生数、参加各项业余代表队的学生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情
况》,有分系统的施行单位数、已进行测试单位数、参加测试人数、测试合格人数;《业余
军事体育学校基本情况》,有分项目的学校数、专职教练员数、兼职教练员数、机务人员数
、全年训练人数。
1979年,体育统计报表有所调整,将《体工队人数、政治情况、文化程度统计表》改为
《体工队运动员、教练员人数统计表》和《体工队运动员、教练员政治情况和文化程度统计
表》;《各级体委训练体育干部人数统计表》改为《各级体委举办短训班人数》;《〈国家
体育锻炼标准〉施行情况》改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及格人数统计》,有分系统的青年
组、少年二组、少年一组和儿童组的人数;《农村人民公社体育活动情况统计》和《职工体
育活动情况统计表》合并为《农村人民公社、职工体育活动情况统计表》,有分农村体育和
职工体育的建立体育领导机构数、配备专职体育干部数、配备兼职体育干部数。增加《各类
业余军事体校数统计表》和《新建体育运动场地分系统综合表》。
1980年,体育事业统计报表中取消《少年儿童业余体校、重点少年儿童业余体校到达数
》、《重点少年儿童业余体校基本情况》、《少年儿童业余体校基本情况》和《少年儿童业
余体校、重点少年儿童业余体校在校学生输送到体工队情况》;增加《体委系统业余体校(
体育中学)数》,有市、县和体育学院办的重点少年儿童业余体校数、体育中学数、重点班
、少年儿童业余体校数;《体委系统业余体校(体育中学)分项在校学生、专职教练员人数
》;《体委系统业余体校学生输送情况》,有分学校类别的输送到优秀运动队、体育运动学
校和重点少年儿童业余体校的人数。同年,在国家体委布置的体育事业综合统计年报表以外
,还制定了一套由省体委所属优秀运动队(运动技术学院)单独填报的报表,主要内容有优
秀运动队教职员工人数,在队优秀运动员中达到运动员技术等级人数及按年龄分组,全年新
吸收入队优秀运动员按年龄分组,在队优秀运动员破纪录、获前6名情况,全年优秀运动员专
业人数和分配情况,优秀运动队专职教练员达到教练员技术等级人数,优秀运动队专职教练
员达到裁判员技术等级人数,专职教练员中脱产进修、学习和援外下基层人数,优秀运动队
现有校舍情况,优秀运动队专用训练场地,优秀运动队经费情况等。1981年,体育事业综合
统计年报中,增加《破世界纪录情况》,有分运动项目的破世界纪录、破世界青年纪录和平
世界记录的项数、人(队)数及次数;《获得世界冠军情况》,有项数、冠军个数和人(队
)数;《破全国纪录情况》,有分运动项目的全国纪录、全国青少年纪录的项数、人(队)
数及次数;《国际体育活动情况》,有分各大洲的国家来华和出访起数和人次。1979年由省
体委所属优秀运动队(运动技术学院)单独填报的报表,也在本年正式纳入体育事业综合统
计年报中,但表种有所减少。
1983年,体育事业综合年报表中增加了《传统项目布局学校数》,有分省、市、县的大
专院校数、中专中技学校数、中学数和小学数等;《传统项目布局学校学生、业余教练员分
项人数》,有运动项目、布局项目个数、参加布局项目学生人数、输送到优秀运动队人数、
输送到各类业余体育学校学生人数、业余教练员人数等。同年,省体委组织实施了由国家体
委、国家统计局布置的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普查对象是全省体委系统、工矿系统、农村人民
公社、学校系统、解放军系统、铁路系统和其他系统的体育场、馆。1984—1985年,体育事
业综合统计年报和指标均没有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