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章 伪满铁路时期

  伪满铁路缘起于南满铁路。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后,从俄国人手中获得了中东铁路南 支线的一多半。为管理从宽城子以南到大连和奉天到安东的铁路,日本政府建立了南满铁道 株式会社。除铁路运输外,还经营煤矿、制钢、制油、水运、汽车、电气、商业等多种企业 ,并在铁路附属地内攫取了经营土地、房产和掌管行政的特权。
    “九·一八”事变后,满铁根据日本关东军指示,派遣1352人随侵略军进入东北各铁路 局。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后,将黑龙江地区中国自建的民族铁路改为伪满“国有铁路”(简 称国线),将南满铁路称为“满铁社线”(简称社线)。1933年2月,伪满政府又秉承日本旨 意将国线委托满铁经营。3月,满铁在奉天成立铁路总局,直接管辖洮昂、呼海、齐克、洮索 、四洮、吉敦、吉长、吉海、沈海、奉山等10个铁路局。1934年4月,10个铁路局合并为奉天 、新京(今长春,1935年9月路局迁往吉林)、洮南(今洮安,1935年7月路局迁往齐齐哈尔 )、哈尔滨4个铁路局。1935年3月,日伪收买中东铁路后,东北全境所有铁路线完全置于日 伪统治之下。
    1936年10月1日,日本为“实现大陆铁道一元化”,将社线、国线统合经营,在奉天成立 新的铁道总局,下设锦州、吉林、哈尔滨、牡丹江、齐齐哈尔5个铁路局管理国线(合计742 1.5公里)。1937年12月1日,将大连、奉天铁道事务所撤销,成立奉天铁道局,管理社线( 合计1129.1公里)。同时将其他铁路局也改称“铁道局”,局内各处改称“课”,科改称“ 系”。此前,已将“站”改称“驿”,“码头”改称“埠头”,“段”改称“区”。名称完 全与日本国内统一。
    满铁接收伪满国线时,各铁路局小而分立,不仅经营方针、管理方法各不相同,而且运 输设备也五花八门,机、客、货车型各异,线路轨距不同,设备维修保养制度也不健全。满 铁即着手规章制度的整理、改进和统一。按照经营管理、运输生产管理、技术设备管理和新 线建设等各专业,先后成立各种“规程”、“细则”的编审委员会,以满铁各种规程为基础 ,分别编制新的管理规章。特别是对铁道建设标准,规定了各条线路的等级,并按等级规定 出设备的规格和规模。使新线建设有了规范,又有利旧线改建标准的统一。为保证规章制度 执行和不断改进,满铁在所属各级机关和基层单位设置了专业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并组织规 程的改废和修订。
    从“九·一八”事变到1939年的8年间,满铁每年新线建设的平均速度达到400公里。到 日本投降时止,满铁新建线路共5700公里。加上原有国线,社线,合计营业线有10390公里( 其中含社线中原有罗津线344.4公里)。同时,对旧线进行了技术改造,所有国线改为1435 毫米的标准轨距,部分主要干线改成复线,主要干线改换重型钢轨,加固所有桥梁,改造小 曲线和大坡道,延长有关站线,改造信号、给水、给煤设备,采用大型机车和车辆。此外还 扩建了齐齐哈尔、哈尔滨、三棵树、牡丹江4处的机车、车辆工厂。
    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地区霸占铁路,进行殖民统治,用残酷手段驱使民工修筑新线,给东 北人民带来了灾难,也激起了抗日军民的激烈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