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铁道局成立于1936年10月1日,是5个管理国线的铁道局中成立最晚的一个。首任
局长是日本人斋藤固。
据《牡丹江铁道局五年史》称,日本侵略者决定成立牡丹江铁道局的背景和原因是:①
图牡、牡林线相继建成,又收买了中东铁路,使这一地区的线路增多。②1936年起日本决定
向东北移民100万户计500万人,半数以上移向牡丹江铁道局管内地区。③加紧东满开发,掠
夺煤、木资源。④接近苏联边境,加强北部军事力量。⑤打通自北满经朝鲜三港(清津、罗
津、雄基)到达日本的最短铁路。
因此,受到日本上层的重视。从建局到1939年3月间,前来该局视察的就有:满铁总裁1
次,副总裁5次,关东军司令官6次,日本政府大臣、大将5次、皇族6次,伪满皇帝溥仪巡狩
1次。配属的日本人员占全局的47.5%,在各铁道局中排位第一。
1937年6月15日对滨绥线进行改轨,当月17日即改轨完毕。至此,全东北轨距统一。
牡丹江铁道局组织系统分7大部分:
局机关各部室(同哈尔滨铁道局)。
牡丹江、图们、佳木斯、东安铁道管理部。
牡丹江铁道工场。
牡丹江生计事务所。
各站段。
牡丹江、图们、佳木斯、东安、绥芬河医院,横道河子保养院。
教习所。
全局人员共32177人,按营业里程每公里平均约15人。局机关内1544人,基层生产单位2
8531人,其他单位2102人。
主要运输设备有:客运机车29台,货运机车235台,其他机车45台,合计309台;客车45
7辆,其中一等及一等卧铺车10辆,二等及二等卧铺车20辆;货车全东北运用,数量同哈尔滨
铁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