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牡丹江铁路局
新中国成立前后曾各建立过一次牡丹江铁路局(以下简称牡局),以后又都先后撤销。
第一次建局是1946年10月1日至1948年9月1日。第二次建局是1958年1月1日至1963年3月31日
。
1945年9月,老中长铁路管理局成立后在牡丹江建立第四分局。1946年4月,东北民主联
军对该分局实行军管。东北铁路总局成立后,牡丹江铁路分局为其一个直属分局。是年10月
1日撤销林口铁路分局,成立牡丹江铁路管理局。陈大凡兼任局长,郭洪涛兼任政委。下属有
林口、佳木斯、鸡西、绥芬河、鹿道和图们6个铁路地区办事处。其管辖范围随着东北解放战
争的形势而不断变化。主要管辖线路有:滨绥(九江泡—绥芬河)线、牡佳(牡丹江—佳木
斯)线、牡图(牡丹江—图们)线、城鸡(下城子—鸡西)线、林密(林口—密山)线、恒
山(恒山—鸡西)线、长图(敦化—图们)线、珲春(图们—珲春)线、朝开(朝阳川—开
山屯)线及和龙(延吉〈龙井〉—和龙)线。1948年9月,东北铁路总局决定成立吉林铁路管
理局,撤销牡局,将其所辖线路分别划归哈尔滨和吉林铁路管理局。局界在牡图线海浪、温
春间233公里处。随之,哈局在牡丹江成立铁路分局。
牡局的第一次建立,正值解放战争时期,它恢复了黑龙江省东部的铁路运输,支援了解
放战争。当时由于长滨线上第二松花江大桥未修复,中线铁路南北运输中断,支援解放战争
的部队和物资都从西(平齐线)线和东(图佳线)线向南运送。
1958年1月1日,牡局第二次建立。栗占华任中共牡局党委书记,张学轲任局长。管辖范
围是原属哈局的牡丹江铁路分局、原属齐局的林口铁路分局,以及佳木斯铁路分局勃利—东
佳木斯段的线路。主要辖有滨绥(一面坡—绥芬河)线、牡图(牡丹江—鹿道)线、牡佳(
牡丹江—长发屯)线、林密线、城鸡线、亚林(亚布力—楼山,1958年拆除)线,火龙沟(
敖头—火龙沟)线。全局营业里程1195.9公里。1962年,局机关设有23个处室,并先后在林
口、鸡西、绥芬河、牡丹江和横道河子等地区设立铁路办事处。
1963年4月1日,根据铁道部《关于调整铁路运输管理组织决定》,牡局撤销,并入哈局
。哈局在牡丹江建立铁路分局。
1958—1962年牡局发送货物量总计8358.9万吨,其中1960年达到顶峰,为2124.61万吨
。发送旅客5年总计6405.2万人,后3年每年均在1500多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