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铁路建设
黑龙江省内第一条铁路是沙俄修筑的中东铁路,干线由满洲里至绥芬河站,支线由哈尔
滨至旅顺站。1903年7月竣工交付运营。1909年黑龙江省官商合资修筑了齐昂轻便铁路。奉系
军阀统治时,修筑了穆棱、呼海、洮昂、鹤岗、齐克等铁路。按哈局1985年管界计算,1931
年“九·一八”事变前,铁路营业长度2395公里。日本侵占东北至1945年“八·一五”日本
投降,修筑了海克、北黑、宁神、牙库、拉滨、绥佳、图佳、汤林、佳富、绥宁、兴宁、林
密、密虎、亚林、恒山、翠峦、火龙沟等铁路。铁路营业长度增加到5663公里。其中含1945
年前已为日伪拆除的东当、双源、霍绿、墨霍、天理村铁路线和齐昂、双城轻便铁路;1946
年苏联红军拆除的密虎、兴宁、绥宁、北黑、宁嫩铁路线;1958年人民铁路时期拆除的亚林
铁路。共计拆除铁路1298.6公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85年间,为进一步开发黑龙江省森林、煤炭、石油和发展农、
牧业,改变西部、北部边远地区运输困难状况,陆续修筑伊加、密东、通让、嫩林、林碧、
勃七、福前、朝乌、伊敏、塔韩等铁路线。并恢复北黑线部分区段,延伸汤林线和牙林线北
段。共修筑新线2190公里。在运输繁重的长滨、滨绥、滨洲、滨北、绥佳区段建成1139.2公
里复线。与此同时在哈尔滨至南岔站间、哈尔滨至淘赖昭站间安装自动闭塞设备。为适应运
量的不断增长,对既有铁路进行大修、中修、维修和技术改造,改善线桥设备状况,加快列
车运行速度,提高运输效率。1985年哈局铁路营业长度为6590.5公里①(①由于各个时期对
线路进行技术改造,以及统计方法的不同,线路统计数据有所出入。1985年哈局营业里程为
6590.5公里,但从数据上看,1945年“八·一五”前营业里程5663公里,减去拆除的1298.6
公里,再加上新中国成立后新建的2190公里,其总和在数字上与现营业里程相差36.1公里。
),延展长度为10992公里。
1985年黑龙江省内铁路共有28条。按照运量大小和设备状况区分,有主要干线11条、干
线9条、支线8条、联络线17条,营业长度共计4874.8公里。其中沈阳铁路局管辖106.4公里
,余皆为哈局管辖。
黑龙江省还建成桦(南)阳(向阳山)、克(东)宝(泉)、化工(三棵树站至交
接站)、亚(沟)沙(河)等4条地方铁路,计长112.36公里。北(安)黑(河)、嫩(江
)黑(河)、北岗(七台河矿区)3条地方铁路正修建,计长434.82公里。这些地方铁路由
地方出资修建,由地方负责管理。它将成为地方交通运输的主要力量,为国家铁路客货运输
的集散和分流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