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洲线原是中东铁路干线的一部分。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日俄战争后,哈尔滨—
满洲里站间称为西部线。1935年(伪康德二年)日伪收买中东铁路后改称滨洲线。它位于黑
龙江省西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中部。自哈尔滨站起向西偏北经黑龙江省的肇东、
安达、大庆、泰康、昂昂溪、龙江,由丰荣—成吉思汗站间375公里处进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
贝尔盟。再经扎兰屯、博克图、牙克石、海拉尔、扎来诺尔至满洲里站,营业里程934.8公
里,至中苏铁路分界点全长944公里470.2米。经昂(昂溪)榆(树屯)联络线与平齐线相连
;在沟口站与博林线相接;在卓山、牙克石与牙林线连接;在海拉尔东与伊敏线接轨。黑龙
江省内哈尔滨至碾子山区段为农业区,地处松嫩平原中部,海拔在140—200米之间,沿线地
形除北部少部分呈起伏波浪型丘陵外,大部分地势比较平坦。除农田草甸外,多沼泽、苇塘
、水泡,土质肥沃,农业发达,并有大量野生芦苇、羊草。大庆油田位于大庆站及其附近地
区。
滨洲线于1898年6月开工。筑路工程所需木材、砂砾、砖石等均就地取材。钢轨、机械由
俄国运来。开工前由英国、比利时购来船舶,组成水上运输队,运送筑路人员和筑路材料。
土方工程从1898年6月起,由哈尔滨、满洲里两端同时破土动工。1899年春完成哈尔滨江北船
坞向西20.14公里的铺轨工程。1900年4月铺轨到昂昂溪站。同年5月在嫩江架设临时木桥,
向西部各工区输送筑路材料。同年末铺轨至富拉尔基站。1901年4月铺轨到扎兰屯站。同年4
月15日,由哈尔滨开出第一趟列车到达扎兰屯站。同年5月末铺轨到博克图站。9月利用临时
越岭线翻越大兴安岭山脊至乌奴耳站。另一端由满洲里向东铺轨。1901年11月3日在乌奴耳站
附近举行滨洲线接轨仪式。1902年1月14日开始临时营业。1903年7月14日(俄历7月1日)全
线竣工,交付运营。这时,大兴安岭隧道尚未开通。为保证全线按期交工和运营,在大兴安
岭上修筑“Z”形临时越岭线,每列车牵引货车5辆,每天运行3个往返。
滨洲线共有隧道两处,3148延长米。兴安岭隧道位于海拔973米的山脊,从哈尔滨起561
.16公里处,长3077米。隧道设计为复线,东口至西口12‰坡道,西侧岭顶表面平缓,东侧
陡峭,修建2公里多螺旋形展线,进入隧道口前的线路坡度15‰。1900年开工。同年7月因义
和团运动一度停工。1901年春复工,由于当时缺少专门开凿、衬砌隧道工程的熟练工人,中
东铁路建设局从意大利招来专业石匠500人施工。全部施工队伍除少数俄国工程技术人员外,
绝大多数是中国工人。他们冒着大兴安岭的严寒,连续4年不分昼夜,艰苦劳动,开凿了当时
世界上第一流的长大铁路隧道,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沙俄出于对日本作战的
需要,1904年2月10日,强行通过第一列军用列车。同年3月1日建设局将隧道移交管理局。5
月27日起旅客列车在隧道内运行。
滨洲线最大桥梁松花江大桥系单线铁路桥,长1015.15米。
1900年5月举行开工典礼。负责桥梁施工的是工程师阿列克谢罗夫(Aлекшедров)
。从俄国募招来350名沉箱工人,从事墩台基础沉箱施工,18个桥墩工程在6个月内全部完工
。桥梁钢桁梁由波兰的华沙铁工厂制造,从敖德萨(Одесса)港运往海参崴,经乌苏
里铁路运抵伊曼(Иман)港,再装轮船顺乌苏里江而下,溯黑龙江、松花江运到建桥工
地,在现场拼装架设。1901年9月19日工程全部告竣。
嫩江桥位于282公里处,长686.68米。1901年7月9日开工,1902年3月15日竣工。
滨洲线共占用土地126000垧,除车站及会让站外线路两旁各占地宽34.14米。
在勘测修筑中东铁路西线时,当地居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土地、房屋,群起抗阻。富拉尔
基筑路工人为抗议沙俄枪杀中国同胞,烧毁了沙俄的商店、房屋及江上木桥。牙克石一带有
一支汉族和蒙古族联合组成的武装游击队,用刀矛和弓箭同沙俄军队战斗。黑龙江省一支号
称“燕子”的抗俄武装队伍,以巧妙的战术避实击虚,消灭了许多沙俄侵略军,鼓舞了北满
各地的抗俄斗争。
日伪收买中东铁路后,于1936年8月1日将宽轨改为准轨。1945年8月苏联红军又将滨洲线
改成宽轨。1946年4月苏联红军回国,东北民主联军接管该线,又将宽轨改为准轨。
新中国成立以来,铁路运量不断增长,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因此,1959年齐局对安达—
满洲里区段进行复线技术改造。整个改造工程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工程满足1965年运量需要
;第二期工程满足1970年运量需要。自1960年起采取增设会让站、复线插入段①(①复线插
入段,是指在不具备全部修建成复线的单线区间内插入的一段复线,以便合理地调整会车点
,使区间运输接近均匀,从而提高单线的通过能力和运行速度。)以提高运输能力。开始施
工力量集中于昂昂溪以西。1961年因开发大庆油田,同时满洲里口岸站运量减少,滨洲线改
造工程重点东移到安达—红旗营站间,博克图—免渡河站间复线工程交给东北铁路工程局施
工。同年9月,因缩短基本建设战线,滨洲复线技术改造工程停止。其间共完成复线插入段1
2处,复线7段,延长37个车站的站线,新增会让站5处,正线铺轨53.87公里。使用投资304
4.9万元。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1979年又分期分段修建滨洲复线。截止1985年末,庙台子—让湖
路站间,成吉思汗—高台子站和哈拉沟—乌奴尔站间复线开通,新建复线计长234.2公里。
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为适应大量石油运输的需要,从1960年开始,对油田开发区内邻
近的安达、卧里屯、龙凤、大庆、让湖路站进行站场改造,到1985年,大庆和让湖路站成为
一等站,其余皆为二等站。由这些站区组成的枢纽成为我国铁路少有的线性枢纽②(②线性
枢纽。铁路枢纽是指在3个及以上铁路方向的交会地区所设置的1个或几个车站,以及连续这
些车站的联络线等设备构成的整体。线性枢纽的区别在于,这些车站是排列在同一条线路上
,所以叫线性枢纽。)区。
安达站 1963年为二等站。1981年货物发送520万吨。1982年末有21条站线、4条装卸线
及20条企业专用线。1983年日均接发列车超过百列,旅客乘车人数日均4000人。
卧里屯站 1947年后为列车会让站。1949年办理旅客乘降。1967年1月1日正式办理客货
营业。1973年国家在卧里屯投资建设大庆化肥厂,日均卸车13辆,1975年日均卸车28辆,站
线扩建至6条,1979年,国家在卧里屯修建乙
烯厂(年产30万吨乙烯),日均卸车达100辆,站线增至16条。1981年起定为三等站
,1985年定为二等站。
龙凤站 原是中间养路工区。1960年11月26日正式开办营业。1983年改为二等站。配属
两台调车机,18条站线,厂矿专用线21条,总长度为24.5公里。1983年日均办理客货列车8
6对,日均卸车50辆,装车238辆。
大庆站 原名萨尔图站,1977年1月1日改称大庆站。大庆油田开发前是四等站,站内有
3条到发线,日均装车3—5辆。1960年国家开发大庆油田,运量猛增到日均卸车150多辆,同
年6月改为二等站。为适应油田开发,站场设备进行改建和扩建,站内修建13条站线,6939延
长米,自动道岔50组,信号机8架,新建专用线11条。1973年新建信号楼,电气集中联锁。闭
塞方式改为6501型集电半自动。1985年2月改为一等站。
(见附图)
让湖路站 是通让(通辽—让湖路)线的终点站,始建于1960年。它的前身是中间养路
工区。1966年通让线通车后,让湖路站形成“小枢纽”。1982年装车61914辆,卸车50134辆
。1983年让湖路站有到发线12条、编组线9条、企业专用线13条、段管线30条。配属3台调车
机,担负着三间房与齐齐哈尔方向、哈尔滨方向、大安北方向及让湖路—大庆小运转编组、
解体和专用线取送车任务。日均接发列车152列,办理车数达1236辆。是滨洲线较大的编组站
,1985年2月改为一等站。
桥梁工程。嫩江大桥由于钢梁裂纹逐年增多,9号桥墩倾斜,于1943年废弃,另建新桥。
位置在滨洲线281.677公里f桥下游300米)处,桥长681.8米。上部为18孔30米上承桁梁和
2孔60米下承桁梁,桥梁载重:L—22。下部是钢筋混凝土桥墩,高11米,基础为沉箱,深15
—20米。
滨洲线松花江大桥76.8曲弦纲桁梁含磷过多,韧性很差,裂纹逐年增多。至1962年8孔
曲弦钢桁梁裂纹共1500多条。33.5米钢桁梁载重等级低,桥基础属浅基础型,其基底多在冲
刷线以上。17、18号桥墩倾斜,9号墩身镶面料石部分脱落。为确保行车安全,1962年7月由
东北铁路工程局进行施工设计。主要项目有:全部抽换8孔76.8米桁梁,其中6孔利用嫩江大
桥备用的77米平弦下承钢桁梁,加设两侧人行道,另2孔为新制的77米平弦下承钢桁梁;加固
11孔33.5米钢桁梁;铲除17号桥墩身;用混凝土加固9号墩。松花江桥换梁加固工程于1962
年9月1日开工,1972年2月竣工。
钢轨更换工程。1935年前滨洲线大部分为32型钢轨。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大部分更
换为43型钢轨。新中国成立后,截止1985年已更换50中型钢轨555.548公里,50E型钢轨33.
495公里、43型钢轨501.627公里。
滨洲线经过多年技术改造,线路质量有很大提高。中东铁路最初开行直通旅列车1对,货
车多为载重16吨2轴车,牵引定数655吨,运行速度平地区段32公里/小时。1917年以后,列
车运行速度提高到48公里/小时,日伪时期列车运行速度提高到60公里/小时。人民铁路时
期该线成为国家I级干线铁路。截止1985年末,滨洲线共有桥梁236座,6972延长米,涵渠15
4座,3312延长米。行车采用半自动闭塞方式。货物列车牵引动力是前进型蒸汽机车。牵引定
数:哈尔滨—昂昂溪站间上、下行均为3300吨,昂昂溪—满洲里站间上行2400吨,下行1800
吨。旅客列车哈尔滨—让湖路站间上、下行均800吨,让湖路—满洲里站间上、下行均650吨
。线路允许速度:哈尔滨—扎兰屯站间和博克图—海拉尔站间90公里/小时,扎兰屯—博克
图站间85公里/小时,海拉尔—满洲里站间100公里/小时。输送能力;哈尔滨—安达站间1
365万吨/年,安达—让湖路站间2937万吨/年,让湖路—昂昂溪站间1037万吨/年,昂昂溪
—扎兰屯站间848万吨/年,扎兰屯—博克图站间975万吨/年,博克图—免渡河站间696万吨
/年,免渡河—卓山站间891万吨/年,卓山—满洲里站间587万吨/年。
滨洲线开始营业时,共开办95个车站。其中办理客、货营业的车站33个,旅客乘降、会
让站31个。1935年(伪康德二年)3月,日伪接管中东铁路前,办理客、货营业的车站增加到
40处。东北沦陷时期到1945年,办理客、货营业的车站增加到45个。人民铁路时期对办理客
、货营业的车站及会让站曾进行多次调整。1985年滨洲线车站分布见表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