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齐线位于吉林省西北部,黑龙江省西南部。自长(春)大(连)线四平站起经吉林省
郑家屯、太平川、洮南、白城站,在坦途—街基站间436.0公里处进入黑龙江省。再经街基
、泰来、三间房站至终点齐齐哈尔站,长570.7公里。哈局管辖范围由齐齐哈尔站至泰来站
外450.0公里处,其间营业里程120公里。本线地处松嫩平原西南部,地势西北略高,中部平
坦开阔,东南部低洼,平均海拔150米左右。
1909年,清政府为沟通南北交通,加强边防,计划修建锦州—瑗珲铁路,并与英、美签
订修建合同。后因日、俄帝国主义争夺和阻挠,虽经勘测,未能开工。1913年10月,中华民
国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满蒙五路借款大纲》,其中包括四平—洮南铁路。
平齐铁路分4段修建:
四平—郑家屯站,长92.8公里。1915年12月中华民国政府与日本横滨正金银行签订四平
—郑家屯铁路借款合同。1916年7月8日开始勘测,1917年4月开工,12月完成铺轨,1918年9
月15日正式营业。
郑家屯—洮南站,长224.2公里。1920年3月,中华民国政府与满铁签订四平至洮南借款
条约,修建郑家屯—洮南铁路。1919年2月开始勘测,7月完成。1922年10月开工,1923年完
成铺轨,1924年1月1日正式营业。
洮南—三间房站,长220.1公里。1924年9月,张作霖与满铁理事松岗洋右签订洮南至三
间房铁路修建承包合同。1925年1月开始勘测,5月完成,1925年5月28日开工,1927年7月1日
正式营业。
三间房一齐齐哈尔站,长30.5公里。因洮南—三间房站铁路系借日款修建,中东铁路管
理局拒绝跨越中东铁路,仅修至三间房站止。后经几次交涉,于1928年7月25日齐克铁路工程
局与中东铁路管理局签订协定,随即进行勘测、施工。当年12月14日开始营业。至此,四平
—齐齐哈尔铁路通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全线改称平齐线。
该线竣工后,又修建两条联络线。榆树联络线,榆树屯站至中东铁路的昂昂溪站,因轨
距不同,修至昂昂溪站外,线路长5.3公里,为平齐线与滨洲线的联络线。1929年5月26日开
工,11月24日竣工通车营业。1936年8月滨洲线改为标准轨距后,榆树联络线又延长1.1公里
至昂昂溪站接轨,全长6.4公里。三昂联络线,自三间房站至昂昂溪站,线路长9.7公里。
这条联络线是1939年在日本侵略军直接组织下修建的。建成后,日军直接管理半年多,后移
交齐齐哈尔铁道局管辖。
平齐线共有桥梁179座,3948.9延长米。其中特大桥和大桥11座,2733.9延长米;中桥
和小桥168座,1215延长米。
平齐线是分期分段修建的,修建当时因资金困难,线路技术标准低,设备简陋,桥梁、
水塔、房屋等建筑大部为木造。故在运营后,不得不进行技术设备改造。全线枕木由每公里
1400—1600根增加至1800根。到1949年,除两座木桥外,其余均改为永久性桥。其中较大的
改建工程为504公里的嫩江桥,原桥为767.3米木造便桥。1926年5月31日建成后,曾遭多次
水害。特别是1932年洪水后,桩木倾斜,轨道中心偏移,经临时加固,列车慢行,维持通车
。1931年洮昂铁路局在其上游22米处修建792米永久性钢桥。7月开工,因“九·一八”事变
停工。日本侵占东北后,重新进行地质、水文、桥位的勘查,于1933年2月完成设计,5月12
日开工,1934年7月22日建成。新桥位置在原木桥下游40米处,为单线铁路桥。桥梁荷载为L
—20。1945年8月日军溃退时,将第18、22、23孔钢梁炸毁。后经苏联红军抢修通车。1950年
重新架设桁梁。1955—1979年,对桥墩进行多次加固和整治。1985年平齐线哈局管辖内有桥
梁10座,1139延长米,其中特大桥1座(嫩江桥),853.3延长米;中、小桥9座,285.7延
米长;涵洞34座,601延长米。
1960年随着大庆油田开发和木材产量的迅速增长,平齐线运量较1957年增长74%。又因北
京—莫斯科国际列车改经该线,1961年1月经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进行复线设计。全线总体改
建设计由铁道部第三设计院承担。1961年4月—1962年2月完成。改建工程按初(1965年)、
近(1967年)、远(1972年)三期进行。初期工程是既有线的技术改造,概算为5693.68万
元。近期工程是修建部分复线及11个区间增设会让站,概算为5717.48万元。远期工程全部
过渡到复线,到发线有效长度延至1250米,概算为1780.85万元。齐局负责克利—泰来、泰
来—街基和江桥—豆海站间3处落坡,增设11处会让站,20处改直、延长股道和增加站线工程
施工。于1961年3月开工,9月间因缩短基本建设战线,3处落坡停建,增设会让站及增建站线
工程均削减为7处。其中大仙、阳山等6处增设会让站及江桥等7处增加站线工程,分别于196
1年和1962年交付运营。改建后,太平川—三间房站间通过能力由25对提高到31对。1958—1
962年,全线技术改造工程共投资495.11万元。1965年泰来一克利站间落坡至4‰,最小曲线
半径改为1000米,到发线有效长延长至850米。1969年12月—1973年7月修建齐齐哈尔—榆树
屯站间22.2公里复线。齐齐哈尔—泰来站间实现了电气集中,提高了这一区段运输通过能力
。闭塞方式:泰来—榆树屯站间半自动闭塞,榆树屯一齐齐哈尔站间自动闭塞。货车使用前
进型蒸汽机车,客车使用人民型蒸汽机车。牵引定数:货物列车泰来一三间房站间上行3300
吨,下行2500吨。三间房—齐齐哈尔站间上下行均为3000吨。旅客列车泰来—齐齐哈尔站间
上下行均为800吨。线路运行允许速度100公里/小时。输送能力1025万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