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佳富线

  佳富线原名福利屯铁路,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由东佳木斯站出岔,经四马架、丰乐镇、 福利屯、双鸭山站到达终点富安站,长82.2公里。1956年将双鸭山站外以南线路交由双鸭山 煤矿管辖。终点改为双鸭山站,营业里程72.6公里。
    佳富线自西向东经过冲积平原及丘陵漫岗后,向南折入阿尔哈集岭丛山中。线路标高逐 渐上升,由海拔75.6米升到126.5米。经济吸引区内自然资源丰富,有双鸭山优质煤炭。太 平镇、丰乐镇、福利屯等站沿线一带盛产小麦、大豆等农副产品。
    佳富线的兴建缘起于双鸭山煤矿。1928年当地居民发现煤矿苗,开始用人力开采。1941 年,伪满石炭及矿业开发公司查明双鸭山矿是优质工业用煤,贮量很大。1943年,委托哈尔 滨铁道建设事务所勘测设计佳富铁路线。
    佳富线修建工程由日本承包施工。1944年春全面开工,劳动力主要是从山东、河北抓来 的劳工及双城县“勤劳奉仕”队员。劳工生活及劳动条件十分恶劣,因冻、饿而伤、病、死 者甚多,不断发生劳工逃跑、怠工、技术破坏等反抗事件。铺轨工程于1945年2月开始,全线 由一个铺轨队用人力施工,钢轨及配件是从大石桥以南复线上拆运来的旧料。铁路修筑到福 利屯站,通信、信号、房建工程尚未动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工程停顿。当年8月苏联红 军进入东北,拆走部分枕木和钢轨,架设军用桥。附近居民拆走余下的枕木,其他器材设施 随之散失损坏,造成全线荒废。
    1947年3月,佳富线修复工程由佳富铁路工程处组织施工。路基土方工程由桦川县人民委 员会组织动员沿线各村镇居民承担。哈局除搜集物资器材、支援修复工程外,还承担铺轨、 通信、信号、房建等项工程的施工。铺轨由佳木斯工务段施工。通信、信号工程由佳木斯电 务段施工,通信线路单线延长72.3公里,使用木杆架设4.5毫米铁线,信号机由单臂板式油 灯显示。全线于1947年11月重新建成并开始临时运营,1948年1月1日起正式运营。
    佳富线各站于1948年将信号机的油灯改为电灯。双鸭山站增设照明用钢铠电缆346.6米 ,1949年一、二道增设一架两臂三显示进站信号机。并完成房建工程总面积10098平方米。1 976—1980年佳富线更换71.819公里国产50型钢轨。
    佳富线有桥梁15座,559.4延长米,其中初期时建成和1947年重建的共有7座,439.3延 长米。1948—1967年间,又新建8座,120.1延长米。最大的桥梁是63公里处的单T型混凝土 梁桥,长108.5米;其次是3.9公里处桥梁,长108.4米;再次是39公里处和54公里处各有 一座桥梁,各长56米;45公里处的上承钢梁桥长39.5米;其余都是10米以下的小桥。涵渠6 8座,787延长米。
    佳富线1985年通过能力为953万吨。列车牵引动力;客车使用人民型蒸汽机车,货车使用 前进型蒸汽机车。牵引定数:货车上行2700吨、下行1700吨,客车上下行均为700吨。行车采 用半自动闭塞。列车运行允许速度为70公里/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