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七节 牡图线

  牡图线原称图宁线。南起吉林省图们站,经汪清、宁安到达终点牡丹江(昔称宁北)站 ,纵贯吉林省东北部及黑龙江省东南部,营业里程248.1公里。以鹿道站外146.2公里处为 哈、沈两局分界点,哈局管辖101.9公里。黑龙江省与吉林省在老爷岭—老庙站间133.699 公里处划界。线路行经牡丹江流域,沿线有东京城、宁安黑土带平原,还有山林地、丘陵及 江河湖泊水利地。沿线土质肥沃,水利资源充足,山林地内自生林及人工林繁密。以宁安县 为中心,盛产大豆、小麦、水稻、杂粮、甜菜及木材。
    牡图线是日伪修建的图佳铁路南段。1928年5月,满铁总裁山本条太郎与张作霖在北京签 订洮安至索伦、延吉至海林(即后来的牡图线)两条铁路承建合同。不久,张作霖被日本帝 国主义者炸死,其攫取筑路权的企图被张学良拒绝而搁置。伪满洲国成立后,才正式修建图 佳铁路。1932年2月18日—翌年10月31日进行图们—牡丹江的线路实测。1933年6月15日开工 ,分11个工区施工,一至七工区共完成132.9公里线路,这部分线路现由沈阳铁路局管辖。 八至十一工区共完成104.44公里线路,包括2座隧道、16座桥梁,这部分线路现由哈局管辖 。牡图线八至十一工区线路工程进度见表2—23。
    
    铺轨工程从1933年10月16日开始,由图们起向北铺设。1934年12月8 日穿越中东铁路到终点宁北站。宁北站设在中东铁路牡丹江站之北。牡图线临时运营时间分 3段:1934年9月1日图们—春阳站间线路开通;1934年12月15日春阳—鹿道站间线路开通;1 935年1月15日鹿道—宁北站间临时营业,同年7月1日全线正式运营。
    鹿道—宁北站间初建时共建成桥梁16座,1523延长米。其中最大桥梁是海浪—卡路屯站 间的海浪大桥,长437.1米,有21孔20米跨度的上承钢梁。其次是兰岗—宁安站间及宁安— 温春站间的两座上承钢钣梁桥。还建成隧道两座,在东京城—石头站间187公里附近,1座长 210.5米,1座长60米,1985年仍在使用。
    1945年日本投降时,将213公里处353.8米大桥的七号桥墩炸坏,七、八两孔钢梁落入江 中。1946年7月,图宁铁路局鹿道工务段将三道沟复线桥的两孔钢梁拆运来修复通车。
    牡图线自1976年至1981年止,已全部换成国产50型钢轨、混凝土轨枕、碎石道床。1985 年哈局管内有桥梁27座,1653延长米,其中1946年后新建的有11座,130.6延长米,涵渠14 3座,2216延长米。
    牡图线1985年输送能力344万吨。牵引动力:货车使用建设型蒸汽机车,客车使用人民型 及建设型蒸汽机车。牵引定数:上下行货车均为1000吨,客车上行500吨、下行650吨。行车 采用半自动闭塞。列车运行允许速度为70—80公里/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