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八节 齐北线

  齐北线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嫩江平原的东北端,乌裕尔河左岸。自齐齐哈尔站起,向 东经富裕、依安、克山、克东到终点北安站,营业里程230.6公里。该线系由东北军阀于19 30年修建的齐克铁路和日伪于1933年12月修建的海克铁路之北安至克山段合并而成,沿线地 处乌裕尔河流域,地势南低北高,由齐齐哈尔的海拔147米上升至北安266米,部分地段丘陵 起伏。齐北线所经地区属松嫩平原,沿线农牧业较发达,是黑龙江省产粮区。国家窗品粮基 地之一。还有工程砂、石灰沙、火山灰等非金属矿藏。
    1909年(宣统元年)清政府为加强东北边防,维护国家权益,立足中国政府自建铁路, 防止日、俄再次攫取东北铁路修筑权,计划修筑锦瑗铁路(锦州经齐齐哈尔至瑷珲),并与 美英签订修建合同。日本借口该计划与其经营的南满铁路(长春—大连)平行,损害其利益 ,于1909年7月13日发表对锦瑷铁路的声明。沙俄则以修筑锦瑷铁路指向其边境对其不利为由 ,与日本相互勾结,阻止修筑。清政府屈服于日、俄的压力,被迫停止修建锦瑷铁路。1928 年黑龙江省政府考虑到呼海铁路年内即可通车,为便利省内交通运输,扩大农产品外运,巩 固边防,决定修建齐克铁路线。南接洮昂线,北至克山,再经二克山修至通北,与呼海铁路 相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修建海克线,以连结呼海和齐克线,构成黑龙江省 北部环状铁路网。齐克线系由黑龙江省地区官、商集股于1930年建成的齐克铁路和日伪1933 年12月建成的海克铁路之北安至克山站间铁路合并而成。
    齐克铁路经当时的黑龙江省政府与国民政府交通部商定为官商合办,各投资一半,同时 完成齐昂线工程。1928年5月成立齐克铁路工程局,由该局担任勘测、设计、施工任务。齐克 铁路自齐齐哈尔站起,经冯屯、塔哈、富裕、富海、依安、泰东站至克山站,长174.5公里 。齐克线工程1928年6月开工,到1929年9月因资金不足和发生水害而停止,仅完成齐齐哈尔 至依安站部分。1930年2月齐齐哈尔至依安站间通车,1931年1月正式运营。接着由依安站继 续向前修建,“九·一八”事变前,齐克线铺轨至泰东,土方工程完成到克山,工程中断。
    海克铁路北安—克山段长56.1公里。因包括齐克线泰东—克山站间未完成部分,实际施 工由泰东站起经古城、克山、祁家、克东,至北安站,长87.8公里。1932年6月开工。由于 遇到降雨季节,工程时建时停,至9月中旬转入正常施工,时已接近冻期。为在年内全部修通 ,部分地段采取降低路堤高度,加大纵向坡高,对曲线路基加宽、路堤边坡缓期施工等办法 缩短工期。桥梁方面取消64处木桥和波形铁涵管,一部分改用木涵洞代替,勉强于当年10月 中旬完工。铺轨工程分别由泰东和海伦站相向铺轨,于1932年11月27日在北安站接轨。1933 年1月1日克山—北安站间开始临时运营。由于线路工程质量低劣,通车后继续进行技术改造 ,全部改造工程于1933年11月30日完工,1933年12月1日起正式营业。从此,齐齐哈尔北安站 间称为齐北线,哈尔滨—北安站间称为滨北线。
    齐北线修建质量低劣,病害较多。人民铁路时期经过历次技术改造,养护维修,线桥质 量有所提高。齐齐哈尔—富裕站、依安—北安站间混沙道床改成碎石道床,木枕改为钢筋混 凝土轨枕。富裕—依安站间仍为混沙道床和木枕。齐齐哈尔—富裕站间钢轨由30型换为43型 ;富裕—北安站间钢轨均为40型。并对30座大、中、小桥进行改建、加固和维修,其中有钢 桥19座,钢筋混凝土桥11座,消除了木桥。1985年齐北线共有桥梁31座,1302延长米。涵渠 106座,1481延长米。齐北线列车运行允许速度:齐齐哈尔—富裕站间为100公里/小时,富 裕—依安站间为80公里/小时,依安—北安站间为75公里/小时。牵引定数:上行由2080吨 增加到2400吨,下行由1510吨增加到2300吨。牵引动力:货车由解放型改用建设型和前进型 蒸汽机车,客车由胜利型改用人民型蒸汽机车和东风型内燃机车。行车闭塞方式由电气路牌 改为继电半自动。1985年输送能力99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