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碧线又称呼中线,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在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境内,地处大兴安岭
东坡。自嫩林线林海站向西出岔,沿西那木河左岸台地缓山坡而下,横跨奥拉岭河,经雄关
、险峰、呼中至终点碧水站,营业里程115.1公里。铁路所经地区为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区,
主要资源为西里泥河和呼玛河上中游流域的原始森林。
1958年黑龙江省决定开发呼玛河流域的森林资源,并修建森林铁路,1960年因国家缩短
基本建设战线未果。1963年9月,国家批准修建林碧线。1965年2—6月铁道部第三设计院按Ⅲ
级专用线标准完成勘测设计。修筑工程由铁道兵8676部队和3002部队共同负责。1966年6月开
工。这个地区的最低气温达—52℃,冰冻期长达8个月,永冻层达20—40米。广大官兵在任务
重、工期紧、供应困难、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共完成土石方4447.6万立方米。全线于1970年
7月通车,由铁道兵东北指挥部临管。1970年9月正式交付运营。
全线共有桥梁21座,836延长米;共有涵渠101座,1454延长米。隧道5座,2655延长米。
林碧线为Ⅲ级单线。土质路基宽5.2米,石质路基宽4.7米。全线有多年冻土路堤59处
,共15.4延长公里,危石及岩堆15处,800余延长米。线路因处严寒地带,冻土含水量大,
甚至形成埋藏水。对此类地段底部填筑1米多厚的粘土层,予以隔温。林海工务段在维修中注
意加强对地表水的排除,对71公里侧堑严重流坍滑坡进行改线,向左侧平移。由于加强冻层
整治及线路养护维修,线路质量有很大提高。全线共有曲线166处,51.2延长公里,占线路
全长44.3%。正线钢轨为43中型110.353公里,43E型5.100公里。天然级配道床,油浸木枕
。
林碧线货物运输吸引区为宏图、雄关、小白山、欧宁河、苍山、向阳、阿尔河、红峰等
15个国营林场的木材。截止1985年末,行车采用半自动闭塞方式。列车运行允许速度为50公
里/小时。牵引定数:货物列车上行1100吨、下行550吨,旅客列车上下行均550吨。牵引动
力均为东风型内燃机车,输送能力为177.7万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