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境内的铁路,在各个历史时期由于不同的原因,有一些被拆除。从1936年至19
46年拆除铁路共12条,其中1936年和1938年日伪分别将齐昂轻便铁路和双城轻便铁路拆除。
1945年“八·一五”前日伪又拆除东当、双源、墨霍、霍绿铁路。“八·一五”后沿线村民
自发拆毁了天理村铁路。1946年苏联红军回国前拆除了北黑、密虎、兴宁、绥宁铁路。1958
年9月,按照黑龙江省政府指示,将亚林线拆除。合计拆除铁路1298.6公里。
亚林铁路 亚布力站至楼山林区。位于黑龙江省尚志县境内,线路从滨绥线的亚布力站
向北,经亮河、庆阳,至楼山林区,长101.5公里。沙俄在中东铁路运营后攫取了铁路沿线
森林采伐特权,掠夺我国林木资源。由俄商戈瓦利斯基承包,于1907年从亚布力站向北逐段
修筑亚林铁路。线路走向以树多地平为依据,随地形而起伏,尽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土石
方工程与铺轨工程同时进行。随着森林砍伐区域的扩大,逐段向林区深处延伸,1938年修至
楼山林区,1942年又展筑至101.5公里。线路上的桥涵,全部为临时性木桥涵,共计355座,
2459.3延长米。最大桥为49.3公里处的东亮珠河大桥,长175米。1936年亚林线宽轨改为标
准轨距。1948年横道河子工务段逐段更换亚林线原铺设的杂型轨,到1949年全部更换为43型
钢轨。1958年9月,依照黑龙江省指示将全线拆除。钢轨运往双鸭山矿区铺设专用线和修建北
黑线(北安—龙镇站)。1963年亚布力林业局利用原路基铺设了森林窄轨铁路。
齐昂轻便铁路 1906年6月,黑龙江省巡抚程德全为“便捷省城交通及省属旗民之生计”
,禀请修建从齐齐哈尔起向南,经五河玛(今五福马)至中东铁路齐齐哈尔(今昂昂溪)站
的窄轨轻便铁路,长29公里。齐昂轻便铁路由天津德国商人开设的泰来洋行承建及购买机车
、车辆设备。1908年1月正式开工,1909年9月竣工,交付运营。修建齐昂轻便铁路共使用资
金30余万两白银。轨距为1000毫米。运营初期,中东铁路管理局不同意齐昂轻便铁路延伸到
沙俄控制的“铁路管界”以内。齐昂轻便铁路终点站修至昂昂溪站外1公里处的红旗营子屯,
长为28公里。设有齐齐哈尔、五河玛、红旗营子屯3个车站,站线长2.88延长公里。1914年
经中东铁路管理局同意,齐昂轻便铁路延伸1公里到昂昂溪站。1936年日伪将滨洲线宽轨改成
准轨。此时,洮昂、齐克、榆昂铁路相继建成通车,并直接办理客、货运输。由于齐昂轻便
铁路营业入不抵出,满铁齐齐哈尔铁路局以伪币13万元将该线买下,于当年9月将这条轻便铁
路拆除。
双城轻便铁路 该线从中东铁路南支线(今长滨线)双城车站起直达城内,长6公里。1
903年中东铁路通车之后,商业发展日盛,俄人扬言欲修筑1条轻便铁路,从中东铁路双城车
站通至双城县城内。1912年(民国元年)该县绅商倡仪自办,由县绅蒋清芬等募集股本哈大
洋23.4万元,经呈请吉林省政府并转咨交通部颁发注册执照,在双城县内设立双城轻便铁路
股份有限公司,蒋清芬任经理。
线路工程于1913年2月3日开工,同年5月6日竣工,当月10日营业。轨距762毫米,设道岔
5组、自造客车8辆,货车25辆。行驶不用机车,用马匹牵引,每次客车车队开行套4匹马,货
车车队套8匹马,往返城、站之间。停车场及办公室设于双城县西大街关帝庙南空地。无车站
及票房等设备,乘客在车上买票,每客收哈大洋2角。每年乘客人数不下7万余人。遇有货物
即行拉运,每车货物运费哈大洋20元。车辆运行无自定时刻,以中东铁路行车时刻为准。
1938年双城镇修筑石头路面,伪县公署下令拆除双城轻便铁路。
北黑铁路 位于黑龙江省北部,从北安站起,经龙镇、辰清、孙吴、爱辉(西岗子),
到中国边境黑河站。线路长302.9公里。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为了便于军事运输,贯通南北满的铁路运输
大干线(大连一哈尔滨—黑河),于1933年6月开工修筑北黑线,采取边设计、边施工的办法
,由齐齐哈尔铁道建设事务所施工,后转为哈尔滨铁道建设事务所施工。1935年2月临时营业
,同年11月1日正式交付运营。全线共建桥梁52座,总延长2113.78米,涵渠322座。在171.
2公里处(清溪—尧屯间)有清溪隧道1座,260延长米。修建北黑线总投资为2546万元(伪币
)。
苏联红军于1946年1月将全线拆除,把部份钢轨、机车、车辆及其他铁路器材运往苏联。
密虎铁路 位于黑龙江省东部,从密山(东安)起向东,经兴凯、黑咀(今虎林)、月
牙到达我国边境虎头站,与苏联的伊曼隔江相望。这是日本针对苏联修建的军用铁路线,长
164.8公里。
1934年11月—1935年1月由牡丹江铁道建设事务所进行勘测设计。1935年2月开工,1936
年11月土石工程完工。1936年12月完成铺轨工程,1937年11月30日全线竣工,当年12月1日正
式交付运营。
1946年4月苏军将密虎线铁路拆除,所拆钢轨、枕木、机车、车辆、通信信号等铁路设备
全部运往苏联。
天理村轻便铁路 三棵树至天理村站间长15.3公里。
1934年,日本关东军无偿强征阿什河右岸、松花江南岸1900余垧农民土地,交给“日本
天理教自由移民开拓团”耕种。天理教是一个日本佛教团体,规定此开拓的移民必须是信仰
天理教的教徒。因此,日本侵略者称该地区为“天理村”。由东亚劝业株式会社组织施工,
1936年4月完成勘测设计。1937年开始施工,年末通车营业。铺设的钢轨是齐昂轻便铁路拆除
的轻便杂型轨。全线共有桥涵21座,其中木桥4座,涵渠17座。天理村线共设三棵树、天理村
2个车站及阿什河、太河店、偏脸子、西天理村4个停车点。每天开行客货混合列车1对。
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投降后,沿线人民群众出于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恨,群起拆毁了这
条铁路。
墨霍铁路 从墨尔根(今嫩江)至霍龙门站,由墨尔根站出岔,向北偏东经柏根里、泥
秋(今泥鳅)至霍龙门站,长103.6公里。1936年8月—1937年2月完成线路勘测设计。1937
年4月—11月完成线路土石方工程。1938年1月20日开始铺轨,1939年10月27日铺轨至霍龙门
,当年11月1日临时营业。全线共有桥梁14座,566.5延长米。其中30.2公里处科洛河大桥
为最长,185.6米。在98.1公里处有霍龙门隧道1座,长120延长米。
1945年7月日本侵略者投降前,将墨霍线拆除。
绥宁铁路 位于黑龙江省东宁县境内,从滨绥线绥阳附近的河西(西绥)站出岔,经紫
阳、沙洞、道河、肚北(城子沟)等站到达东宁站,长91.1公里。在肚北站与兴宁线接轨。
1937年开始筹建,当年10—12月完成线路勘测设计。1938年3月开工,同年10月11日开始
铺轨。1939年3月26日铺轨到东宁站,6月1日临时营业。全线共有桥梁22座,2483延长米,涵
洞9处,26.7延长米。在翠峰至洞庭站间65.29公里处有隧道1座,133延长米。绥宁线投资
为1733.7万元(伪币)。
1934年4—6月,日伪曾修建一条绥芬河至东宁站的窄轨轻便铁路,长63公里。曾名为绥
宁铁路,1904年拆除。
1946年3月,苏联红军撤退回国前,将绥宁线铁路拆除,把钢轨、桥梁、通信、信号等铁
路器材全部运往苏联。
兴宁铁路 从牡图线新兴车站出岔,向东经西大坡、苍林、荒沟,折北经北荒岭、丰烧
、狼溪(今郎西)、老黑山,到绥宁线的肚北(城子沟)站,全长216.1公里。新兴—道芬
站外4公里处线路位于吉林省境内,长130公里;其余在黑龙江省内,长86.1公里。
1936年10月由牡丹江铁道建设事务所分段勘测施工。新兴—北荒岭站间,1936年10月—
1938年11月完工,临时营业;北荒岭—老黑山站间,1937年9月—1940年1月完工,临时营业
;老黑山—城子沟站间,1938年3月—1940年8月完工,临时营业。全线于1940年12月末正式
交付运营。共有桥梁42座,2477延长米。其中202.9公里第六大肚川桥为最大,桥长127.4
7米。隧道10座,3477延长米。其中101.2公里隧道为最长,564延长米。
1946年4月,苏联红军撤退回国前将该铁路拆除。所拆钢轨、桥梁、通信、信号和机车、
车辆等全部运往苏联。
东当铁路 位于黑龙江省密山县境内,从东安(今密山)至当壁镇,是边境军用铁路支
线。线路拟从密山西站出岔,向东南经南竹站(今新河村)、新密山站(今崇实村)、王胖
子站(今大顶山林场—王胖子沟间)到兴凯湖岸边的当壁镇站,长37.5公里。在修筑该铁路
线时,由于苏联边防军不断炮击,阻挠修建,该线仅修筑28.5公里。另从王胖子站出岔向东
南修筑1条至兴隆站(今湖沿村六组西侧)的15公里岔线。
牡丹江铁道建设事务所于1940年8月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1941年4月土石方工程完
工,同年8月完成铺轨至兴隆站,9月开始临时营业。支线上穆棱河桥为最大,桥长430米。该
铁路线除运输日本军队及对苏备战军用物资外,少量办理客、货运输。
1945年5月,日本侵略者投降前,将线路全部拆除。
霍绿铁路 是墨霍线的延长线。从霍龙门站起,向东偏北经金水、冷川、山神府至北黑
线的绿神站,长167.2公里。霍绿线建成后,无论是从哈尔滨经由北安站,还是从齐齐哈尔
经由嫩江站都能到达中苏边境黑河。
1940年春完成勘测设计,随即破土动工。霍龙门至双峡站间由齐齐哈尔铁道建设事务所
施工,于1941年9月铺轨,年末铺轨至双峡站;双峡至绿神站间由哈尔滨铁道建设事务所施工
,于1940年末从绿神铺轨,翌年12月铺轨至双峡站,全线开通。1942年春临时营业。1944年
10月正式交付运营。
1945年7月,日本投降前拆除
双源铁路位于小兴安岭林区,从霍绿线双峡站出岔,向北经纳金口至南源利站,长72.
6公里。线路两侧建有军用物资仓库和飞机场,是日本侵略者修建的军事铁路专用线。
全线分两段建成,双峡—纳金口站计19.7公里线路,由哈尔滨铁道建设事务所组织施工
,于1941年9月20日完成设计,当年12月初完成土石方、桥梁和铺轨工程;纳金口—南源利站
计52.9公里线路,由齐齐哈尔铁道事务所组织施工,于1943年9月15日完成设计,10月31日
完成土石方和桥涵工程,年末完成铺轨,全线开通。
1945年春,被日本侵略者拆除。
日伪时期修建而未完成的铁路线有两条:
霍腰铁路 1938年日伪为了掠夺大兴安岭东坡林木资源、镇压抗日爱国武装力量,并对
苏备战,开工修建从霍龙门向北至黑龙江岸鸥浦镇铁路。因不断受到抗日爱国武装力量打击
而停止修筑。仅完成霍龙门—腰八站间土方工程,长101.9公里,未铺轨,站台、站舍均未
修建。腰八站—鸥浦间虽已勘测完毕,未破土动工。
逊河铁路 从北黑线的孙吴站出岔,沿逊河向东经连集、毛兰屯、公河至逊河镇,长59
.0公里,是日本侵略者要修建的军用铁路支线。哈尔滨铁道建设事务所于1942年勘测设计,
1943年4月开工,当年9月停工。仅完成路基土石方工程,土方量659384立方米。涵渠31座,
294延长米。逊河线拟设置连集、毛兰屯、公河、逊河等4个车站。1944年日伪无力继续修筑
而停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