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工资计划是关于劳动力、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报酬方面的计划。中东铁路时期的劳动
工资计划由各职能部门的总务课负责提报,经理事会议决定下达。满铁时期则由各铁道局人
事课的人事系负责。1950年后,中长铁路管理局计划经济处运营计划科负责劳动工资计划工
作。1952年在计划经济处成立劳动工资计划科。同年,齐局计划处也成立了劳动工资计划科
。1967年4月哈、齐两局革命委员会成立,劳动工资计划由局革命委员会后勤部计划统计组负
责。1972年哈、齐两局随着计划处的建立,恢复劳动工资计划科。1982年齐局成立劳动工资
处。1983年10月,哈、齐并局后,劳动工资计划业务由劳动人事处定员科负责。
中长铁路管理局时期,劳动工资计划作为每年综合性生产财务计划的组成部分,同时编
制、审批和下达。为了反映铁路运输劳动生产率状况,以参与铁路运输人员所完成的运输周
转量为计算口径,当时编制劳动工资计划中的人员计划是属于生产财务计划中财务运营项下
列支的运营人员部分,不是全局全部职工的人员计划。工资计划也是采用当时运营人员的平
均工资水平计算而成的。在编制劳动工资计划之前,根据实际情况,查定和编制了铁路局、
分局和基层站段的等级和行政管理、勤杂人员的定员表,按车务、机务、车辆、工务、电务
等各业务系统制定的各种生产人员标准,计算出所需生产人员数。然后在局务会议上,计划
经济处等有关业务部门、各分局共同讨论商定计划方案,经铁路局长批准后,随生产财务计
划下达实施。这一程序成为以后哈、齐两局编制劳动计划的经验做法而延续下来。
人员计划是劳动工资计划的核心,严格控制年度的期末运营人员总数,是执行劳动工资
计划的首要任务。1959年哈局运营人员期末人数为44322人,比1958年30300人增加了46.2%
。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铁路运量大幅度增长,和进行了大规模的铁路基本建设。1961年由于进
入国民经济调整时期,铁路运量锐减,哈局决定精减15000人。同年劳动工资计划口径和范围
也发生变化,由过去只编制和下达运营人员劳动工资计划,改变为编制下达全部职工劳动工
资计划,还在计划中增加了行车主要工种后备培养人员计划项目。齐局1959年期末人数为46
392人。1961年为52138人,较1959年增加了11.4%。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海拉尔铁路工程局所
属牙林线、伊加线划归齐局管辖。1962年哈局劳动工资计划编制的期末人数为61009人,比1
961年的91429人减少30420人,降低33%。同年,齐局期末人数为40694人,比1961年的52138
人减少28.1%。这期间,哈、齐两局人数较大幅度地减少。主要是由于调整减少运量而发生
的。
哈局工资总额计划,1960年以前按铁路运输生产业务系统编制下达。于编制下达“职工
平均人数”计划同时,参照“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编制工资总额计划。1965年开始按“块
块”(分局级单位)编制下达劳动工资计划,改变了过去按“条条”(业务系统)编制下达
劳动工资计划的做法。1966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只编制下达临时劳动工资计划。1968—
1970年劳动工资计划改为“现员”计划,即上一年实际完成人数,就是下一年计划人数。这
种做法是由于在此期间,老弱病残人员增加,不能顶岗上班,又不好处理,再加上“脱产闹
革命”人员增多,出现了现员超过定员的情况。为保证工资总额的支出,临时采取了“现员
”计划。1977—1979年进行了两次工资调整,提高了平均工资水平,相应地加大了工资总额
计划。
铁路运输营业的劳动生产率计划,是以铁路局预计全年完成的总运输换算周转量除以参
加运输营业人员总数,得出的每一运营人员全年完成的运输换算周转量的计划。它的计算单
位习惯上是以万换算吨公里计算的,并被视为考核评价铁路局和分局级单位运输生产及经济
效果的主要指标(铁路局、分局的运输营业收入,是按全年所完成的运输换算周转量从铁道
部取得的)。中长铁路时期,1952年每一运营人员的劳动生产率为31.80万换算吨公里。19
60年哈局(包括齐局)劳动生产率为29.90万换算吨公里,比中长铁路时期略有降低,1966
年到1976年的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劳动生产率在27.20—29.10万换算吨公里之间,
劳动生产率有显著的降低。1985年劳动生产率为41.90万换算吨公里,成绩最好。
1981—1985年哈局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改变了劳动工资计划的编制方法和管理权限。19
82年重新制定了机务、车务等10个部门的《生产人员劳动力计划编制标准》。按照“先重点
,后一般”的原则,优先安排运输生产方面的生产人员,其中特别是“三员一长”(机车乘
务员、车站调车员、车辆检车员和客货列车的运转车长),除按照任务量、班次保质保量地
制定计划外,还有后备人员计划。此外,为迅速增加运能,还重点安排了滨洲、滨绥复线工
程,新建塔韩线收尾工程,牡佳线、勃七线、东佳木斯、南岔、三间房等站与线改造工程所
需劳力计划。1983年10月后,劳动工资计划因并局而增大。期末计人数达到239226人,工资
总额为247563千元,劳动生产率35.3万换算吨公里。1983和1984年全局职工调整工资,198
5年工资改革,提高了平均工资,使工资总额计划增大。全局职工平均工资由1981年977元,
提高到134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