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
一、技术标准改造与标准化
新中国建立前,黑龙江省内铁路技术工作先后执行俄国、日本的技术标准。1949至1952
年,从职工制服到运输组织和企业管理多数采用苏联铁路的技术标准。有些执行我国制订的
技术标准,如1949年抢修线路执行的《铁路抢修工程技术标准规程》,1950年齐局基建工程
设计施工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建筑规范》。从1950年开始,按照铁道部的统一部署
,对铁路建设和实施逐步进行了标准化改造,对杂型机车、车辆、钢轨、道岔逐步淘汰,对
设备大修部门的600台英制螺纹车床及机械动力设备上的英制齿轮,机车和车辆上的英制螺纹
,逐台逐件进行公制改造,到1968年,机车车辆基本上实现了英制螺纹公制化。
新中国成立后近30年中,黑龙江省内铁路标准化工作处于分散管理状态。通用的技术标
准由局总工程师室通过各单位的技术部门下达和贯彻执行;专业的技术标准由各主管部门按
业务系统下达和贯彻执行;配件、器材的技术标准和定型图由产品使用单位向生产单位直接
提供;通用机具、原材料的技术标准由单位自行确定;作业标准由各单位自行编制、下达和
实施。至1956年,铁路有关部门在线路、路基、轨道、道岔、桥梁、给排水、房建和站场的
设计中陆续采用铁道部专业设计院标准。至此,铁路技术标准虽然尚未统一管理,但许多技
术逐步实现标准化。“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标准化被诬为“资本主义的管、卡、压”。大
量技术标准停止执行,标准化队伍解散,人员被下放。标准化档案、资料被销毁、散失。
1976年开始,铁路系统逐步恢复技术标准。首先是工业部门对铁路装卸、养路和检修专
用机具,通信信号器材,机车、车辆和线路配件的生产,执行铁道部标准(TB),采用铁道
部标准设计和专业定型图;继而对通用机具,建筑器材和原材料生产,测试、试验、化验和
计量检测,执行国家标准(GB)、部标准、专业标准和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1977年,
在名词、术语、符号、代号、图样、计量单位方面执行新发布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ISO)
。1979年,铁路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和《铁道部标准化管理办法》。齐
局标准化工作开始变分散管理为在局总工程师领导下的统一管理体制,在总工程师室内设标
准化管理人员。并制定《齐齐哈尔铁路局标准化管理工作有关规定》,将全局技术标准分为
铁路局、铁路分局、基层单位三级管理,在各业务处、各铁路分局设立标准化兼职管理人员
,负责本业务系统、本分局管内的标准化管理工作。同年,哈局则在标准计量所设3名标准化
管理人员,并于1982年制定《哈尔滨铁路局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1983年后,哈局在总工
程师室成立标准计量科,主管全局标准计量工作。1985年发布《作业标准化管理条例(试行
)》,并开展标准化咨询工作。
二、技术标准
1979年10月,齐局贯彻《铁道部标准化管理办法》。对产品的标准化情况进行了调查:
抽查185种产品,有77种产品按标准生产;防爬器、制动铁鞋等37种产品没有执行标准;散热
器、红砖等8种产品生产单位不知有标准;电话交换机、轨道车等63种产品没有标准。1980年
1月,齐局编制《标准化工作实施计划》,到1983年共有20项产品标准纳入铁路局企业标准。
1982年5月,哈局组织编制、并由黑龙江省标准计量局发布的黑Q/TB1—1.18—82《JT—73
型铁路长途电话人工交换设备制式系列》,含有18种产品标准。1985年,哈局发布铁路局企
业标准产品共9项。
1949年前,铁路作业标准没有统一制定。中长铁路时期,曾推行过“杨茂林装车法”、
“李锡奎调车法”、“郭春林养路法”等一系列先进作业法。同时,齐局将《孙士贵焚火法
》、《尹成良检车法》等作为先进经验推广。60年代初,齐局对接发列车程序、用语、动作
做出简洁清楚的规定,在全局开展接发列车标准化活动。“文化大革命”中,铁路作业标准
化活动遭到批判,许多规章制度被破坏和简化。到1977年,铁路局考核车务部门职工,竟然
“大多数车站值班员不能通过车次区分列车种类;许多扳道员不懂道岔转辙器的种类;一些
站长不知什么是运行图和列车编组计划”。
1978年,铁路开始整章建制。在“大搞标准化,反对自由化”的号召下,各单位开展群
众性作业标准化活动。一些多年失传的好方法、好经验重新被发掘出来。1979年贯彻《铁道
部标准化管理办法》,齐局将作业标准化工作纳入局总工程师室统一管理。登记、清理、审
查、整顿各单位自编的563项作业标准,将其中282项行之有效的作业标准分别列入铁路局、
铁路分局企业标准,重新发布、施行;对其余281项中确属陈旧落后、重复无用、质量不高的
标准宣布停止使用;仍有使用价值但须补充修改的标准予以确认,同时纳入修订计划,限期
完善。1980年,齐局编制《标准化工作实施计划》,计划3年内对24项作业制定铁路局企业标
准。当年批准的Q/QT203—80《接发列车作业标准》是按不同信号设备,正常、非常(停电
、设备故障、大雪、大雾等)两种情况分别制定的接发列车作业标准。当年批准的Q/QT204
—80《调车作业标准》是全国铁路首次采用以调车半程为单位、以程序图为内容的作业标准
。1981年3月,铁道部在齐局白城铁路分局召开全国铁路学习全面质量管理推行作业标准化经
验交流会,齐局在会上介绍开展接发列车、调车、运转车长乘务3项作业标准化活动情况。1
984年12月7日哈局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并局后原铁路局发布的作业标准统一问题,并确定由
局总工程师室起草管理办法,1985年1月4日发布了统一的《作业标准化管理条例(试行)》
。年末,全局共有28项作业标准列入局企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