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安全监察

  安全监察工作,主要通过全面检查、重点检查、专题调查和临时抽查等方式,对基层站 段贯彻执行规章制度情况和运输生产的薄弱环节进行监督监察,开展预防性的安全工作。
    一、安全教育
    1949年后,哈局、齐局和牡局都采取各种宣传形式,坚持对职工进行遵章守纪、安全生 产的思想教育,提高职工责任感。1971年,贯彻落实中共中央71号文件《关于加强安全生产 的通知》。哈局抽出259名干部,深入到基层站段、沿线工区,采取报告会、座谈会、事故分 析会等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受教育人数达97%。1983年,将部分重大、 大事故案例,按工种,分职名编印成“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血的教训,警钟常鸣”等 10种安全教育挂图20000张,分别贴挂在站段值班室、休息室、学习室、机车司机室和扳道房 、道口房等行车有关工作场所。1985年,印制安全台历22600本,安全折扇10000把,对职工 群众宣传行车和人身安全常识。此外,还采取各种形式进行安全技术教育:
    规章制度学习。从1950年中长铁路管理局开始,每年都有计划地组织行车有关职工进行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列车运行规则》、《信号规则》教育和学习。局、分局、站段由 主要领导组成考试委员会,定期考核。“文化大革命”中学习考核制度流产。1976年以后, 恢复了规章制度的学习和考核。1977、1978和1983年,铁路局又分别进行了《铁路技术管理 规程》学习和考试。
    办学习班。1950年,中长铁路管理局,在局技术馆和先进方法学校举办了多种技术短训 班,交流推广先进经验,对职工进行轮训。1958年技术馆和先进方法学校撤销后,局、分局 、站段每年都有计划地对干部和职工,举办脱产、不脱产各类技术业务学习班,开展师徒活 动,提高现职人员的技术业务水平。
    组织技术表演赛。局、分局和站段经常组织定期或不定期各工种技术表演赛,总结经验 ,表彰先进,取长补短,提高职工技术业务水平。
    开展标准化作业活动。齐局在1979年开始推行调车、接发列车、运转车长作业标准化。 1981年,哈局全面推广了横道河子车务段标准化作业经验。之后,全局主要行车工种结合各 自工作情况,都制定了标准化作业程序,开展标准化作业活动,定期检查评比,推动标准化 作业落实。1983年初,对1982年以来所发生的行车事故进行了“全员、全数、全过程”的“ 三全”分析,找出问题,制定改进措施。1984年,又制定了车、机、工、电、辆等部门主要 行车工种作业38条必须“卡死卡严”的规定。1985年,对全局108100名行车有关职工进行了 一次作业标准化培训。还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开展了百日安全循环攻关活动。
    二、安全网络
    1950年,哈、齐两铁路局为了充分发挥监察机构作用,专(业)群(众)结合,搞好安 全预防工作,在加强班组安全管理、发挥班组作用的同时,又分别在分局各科、站、段、厂 、队、车间、班组中设置了不脱产的监察通讯员。1951年,贯彻铁道部《行车安全监察通讯 网暂行办法》,又进一步建立健全行车安全监察通讯网,发展壮大了群众安全监察队伍,到 1955年末哈局已有2000名监察通讯员活跃在生产第一线。1979年,哈局公布了“建立站段安 全员组织的通知”。1981年,从局、分局到站段都配齐了专职管安全的领导干部和工程技术 人员。并在车间、班组中设置了安全员,制定了“安全员办法”,颁发了安全员证。全局从 上到下建立起一个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群众“三结合”的安全管理网。
    1984年,进一步完善了专群结合的安全监察体系,建立起以局、分局行车安全监察室、 站段安全室和班组安全员为一体的安全监察网,共609人;以局(各业务处室)、分局(各业 务科)和站段、车间、班组长为体系的安全管理网,有10369人;以三站(本站与相邻站)、 三员一长(行车调度员、车站值班员、机车乘务员和运转车长)和各主要工种之间互控为体 系的安全控制网,共3224个、13万人。同时为发挥安全监察网、安全管理网、安全控制网的 作用,还建立了安全信息反馈制度,随时解决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三、安全竞赛
    东北解放初期,铁路运输条件极差,不安全因素普遍存在。为支援前线,在东北铁路总 局统一组织领导下,多次开展安全旬、安全月活动。1947年4月5—15日,开展“车轴发热防 止旬”活动。4月16日,又相继开展了“列车制动装置整备月”活动。1948年4月1—30日,开 展了“客货车制动装置整备月”安全活动。
    1949年后,每年都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月活动。1961年,按照铁道部的指示精神,哈、 牡两局开展“五大员”(车站值班员、扳道员、调车员、连结员、制动员)安全生产运动。 齐局开展以“十大员”①(①十大员:调车员、连结员、制动员、扳道员、信号员、车站值 班员、车站调度员、货运员、机车乘务员、检车员。)为主体,以调车、接发车事故
    为主攻方向,杜绝一切大小事故的安全运动。同年10月9日,召开了“十大员”反事故动 员大会,开展以百班、千列、万里无事故大比大赛安全生产运动。1962年,哈局制定“百日 安全无事故竞赛办法”,开展百日安全竞赛活动,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断。
    1971年,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通知》,参加全国性的安全月活动, 在全局开展了查思想、查纪律、查制度、查领导的“四查”活动。从此,每年都进行一次安 全生产大检查。通过“四查”,加强班组安全管理,推动安全生产工作。
    1979年恢复了百日安全竞赛活动。1982年4月,哈、齐两个铁路局转发了国家经委、劳动 总局、卫生部、公安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开展安全月活动的通知》,并召开电话会议 向全局职工进行动员,于5月份开展了安全月活动。在1984年的安全月活动中,哈局党委书记 、局长带领局机关68名党政工团干部,分4组下到7个分局和2个工程处、2个大修工程处进行 宣传教育和检查指导,全月涌现出好人好事6539件,防止事故1345件。
    从1979年到1985年末,铁路局、分局和站段共组织了2741个不同范围的安全百日,其中 铁路局3个,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海拉尔、加格达奇、伊图里河7个分局实 现98个百日无行车重大、大事故。在190个主要行车站段中实现2640个百日无一切行车事故。
    四、安全设备
    1945年前,铁路的技术设备和安全设施非常落后,行车安全没有保障,事故经常发生。
    1949年后,逐年改造陈旧设备,增加安全设施,特别是1980年以后铁道部和铁路局每年 都列专项资金,1984年全局拨款541万元,1985年拨款668万元,用于改善安全设施。截止19 85年末,在全局15个编组站中有10个车站已有编解列车驼峰设备12个,其中半自动驼峰1个、 机械化驼峰1个,非机械化驼峰7个、简易驼峰3个;全局有241个车站采用电气集中,占车站 总数的41.7%;在全局正线中50公斤以上钢轨有3289.75公里,占正线的43.3%;自动闭塞 区间490.524公里,占总区间公里的7.6%,半自动闭塞区间5858.772公里,占总区间公里 的91%。这些安全设施和运输设备的改善,增加了调车作业、接发列车和列车运行的安全因素 ,提高了运输效率。
    在改造陈旧设备的同时,还积极地采用各种新技术、新设备:
    机车自动停车装置。1985年末,有18个机务段在795台机车上安装了自动停车装置,占应 装机车的79.4%。列车冒进信号险性事故因而减少,由1978年的56件减少到1985年的14件。
    机车信号。与机车自动停车装置配套,1985年末全局安装机车信号784台。
    列车无线调度电话。1985年末,全局装有列车无线调度电话的机车185台,占运用机车的 19.6%,运用里程为1170公里。
    红外线轴温探伤。从1978年开始安装使用,到1985年已安装110套,对防止车辆燃轴事故 有显著作用。燃车事故由1978年的594件,下降到1985年的28件,减少95%。
    自动道口。1985年末,全局安装自动道口20处。
    矮型起拨道器。1985年末,工务部门更新4332台矮型起拨道器,消除了列车撞起拨道器 事故。
    由此安全生产形势趋于好转,特别是1984年全局行车重大、大事故,由1983年的28件下 降到10件,减少64%,1985年又下降到3件,比1984年减少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