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铁路货车修理业始于1928年。当时,由齐齐哈尔机务段负责检修铁路货车。19
35年2月,齐齐哈尔机务段改建为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齐齐哈尔铁道工场。该场设有货车检修
、客车检修、机车检修等生产组织。该场修理铁路货车1935年为240辆,1937年为561辆,19
41年为695辆。到1944年,修理货车达1297辆,是解放前产量最高的年份。
1946年齐齐哈尔解放后,于1947年3月1日正式恢复生产。当年,修理机车50台、客车51
辆、货车620辆。1950年,修理铁路货车971辆。1953年,国家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齐
厂的生产任务开始由修理机、客、货车转为以新造货车为主。1961年,工厂又由造转修。
1961—1966年,齐厂共修理铁路货车16603辆。1963年,为了提高修车质量,曾先后组织
工艺、设计、检查等科室有关人员赴石家庄、长辛店、丰台、天津等站段访问调查,征求意
见。同时,开展了群众性的质量自检、互检活动,并加强了技术管理工作,健全了技术责任
制。使货车修理出厂返修率达到0.53%,比1962年降低了0.25%。
1967—1975年,根据铁道部的指令,齐厂生产任务又由修转造。这期间,工厂修理任务
很少。“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铁道部决定齐厂从1976年第四季度开始由造转修,修造结合
,以修为主。1977年,修车3501辆,是齐厂修车最多的一年。
1978—1979年,铁道部决定,齐厂生产任务再由修转造。1981年后,又开始修造并举,
以造为主。
1980—1985年,齐厂共修理铁路货车14346辆。
为使厂办工业更好地为铁路运输事业服务,1983年齐厂将修理货车的生产任务交给厂办
的集体企业修车厂承担。
修车厂是1983年8月1日由该厂货车车间的铆焊生产合作社、转向架车间的金属密封合作
社和制材车间的木材综合利用合作社合并成立的。位于工厂东厂区院内,占地面积55085平方
米,厂房建筑面积为18593平方米。1985年,修车厂设1个办公室,11个职能班组,10个工段
,105个班组。有职工2060人,其中,有厂派职工178个,集体职工1776人,聘用退休人员10
6人。
1983年,修车厂主要承担C(50)货车改造和C(62)M、N平车、M(11)原型修理(按原
样修理)。1984年,修车厂主要承担C(50)货车改造,C(62)M、C(62)A等货车原型修理
。1985年,主要承担C(50)改造,C(52)、N平车、M(11)、C(62)A、C(65)、C(13
)、C(16)等货车原型修理,以及C(50)厂修。
修车厂综合生产能力为2600辆。1983年,完成产值1408346元,实现利润338000元。198
4年,完成产值1824396元,实现利润400000元,总成本1368000元,上缴税金608000元。198
5年,完成产值6371492元,实现利润838000元,总成本2022000元,上缴税金1366500元。
1983年,修车厂有设备187台。1984年,有设备119台。1985年,有设备262台。其中金切
设备38台,锻压剪冲设备8台,动力设备6台,起重运输设备44台,焊接设备151台,试验设备
5台,木工设备8台,炉窑设备2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