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轨道起重机修造

  铁路起重机是齐厂的主产品之一。1949—1956年间,齐厂修造过少量的铁路起重机。19 57年3月,第一机械工业部决定齐厂以新造货车为主,取消机车生产,增加起重机生产,年产 45吨蒸汽铁路起重机14台,15吨蒸汽铁路起重机56台。为此,将原大连机车车辆工厂承担的 铁路起重机设计制造任务于1957年3月划归齐厂承担。
    1957年8月,齐厂根据大连机车车辆工厂提供的图样,设计试制了第一台15吨蒸汽起重机 。同年9月,齐厂把机车车间、锅炉车间、机械车间合并,成立了起重机车间,承担铁路起重 机的修造任务。
    1961年,根据我国铁路运输工作的需要,齐厂设计制造了203型15吨蒸汽铁路起重机。该 机是在201型铁路起重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设计制造的。这种起重机配备吊钩和抓斗两种作 业设备,可以调换使用,适合于铁路站段和工地、厂矿企业装卸整体或散粒货物。
    203型15吨蒸汽铁路起重机主要技术参数:
    最大起重量(配斗时包括斗重)
    13米吊杆使用支持梁幅度4.5米…………………………………15(吨)
    13米吊杆不使用支持梁……………………………………………10(吨)
    16米吊杆使用支持梁幅度5米……………………………………10(吨)
    16米吊杆不使用支持梁………………………………………………7(吨)
    16米吊杆(配抓斗)幅度8.7米………………………………3.37(吨)
    抓斗容积………………………………………………………1.5(立方米)
    抓斗自重……………………………………………………………1.7(吨)
    起重机自重………………………………………………………57.52(吨)
    吊钩提升速度……………………………………………………12(米/分)
    抓斗提升速度………………………………………………………48(米/分)
    回转速度…………………………………………………………2.5(转/分)
    变幅时间……………………………………………………………9.3(秒)
    自力走行速度………………………………………………5.6(公里/小时)
    两车钩连接线间距离……………………………………………7.782(米)
    1969年9月—1971年9月齐厂设计制造了QNY(601)型内燃液力铁路起重机。该型起重机 专供坦赞铁路事故救援和装卸货物用。该机克服了国内60吨蒸汽起重机的缺点:使吊臂较长 ,在同一线路上能将60吨棚车吊放在平车上;自重较轻,总重量比60吨蒸汽起重机轻13吨; 稳定性好,自身稳定性系数比国内各型起重机都大;采用风动操纵的摩擦式离合器,效率高 ,减轻了司机劳动强度;装设有自身走行的空气制动装置,在有坡度线路上作业时安全可靠 ;采用两组装有滚动轴承的完全相同的三轴转向架;由一台6135型120马力的柴油机经过一组 5015410型变扭器驱动,可进行无级调速,货物下放平稳。
    根据坦赞铁路运输的需要和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的精神,工厂于1974—1975年间又在QN Y(601)型内燃液力铁路起重机的基础上试制成功了QNY(602)型内燃液力铁路起重机3台, 于1976年发往国外,移交给坦赞铁路使用。
    1966—1970年间,齐厂设计制造了QNY(1001)型100吨内燃液力铁路起重机。该机适宜 列车颠覆事故的救援和重大货物的装卸。该机装有两台6135型柴油机,可单机使用或双机并 用。装有5015410型液力变扭器两组,可进行无级调速,并能保护柴油机,具有较长的吊臂, 在同一线路上可将60吨棚车吊放在平车上。采用全液压伸腿支腿的支架梁,车下设有两台完 全相同的三轴转向架,由万向轴成组驱动,配有专用的吊杆平车。
    1976—1977年间,又在QNY(1001)型内燃液力铁路起重机的基础上试制成功了一台QY( 1002)型内燃液力铁路起重机,于1978年7月投入使用。经过在厂内调试和运用,证明该机在 维护检修和司机操纵条件等方面都比QNY(1001)型方便,起重性能也有所提高。
    100吨内燃液力铁路起重机主要技术参数:
    主钩(回转半径5米)起重量……………………………………100(吨)
    副钩(回转半径6.5米)起重量……………………………………25(吨)
    自重…………………………………………………………………124(吨)
    主钩提升速度…………………………………………………2.77(米/分)
    副钩提升速度…………………………………………………9.33(米/分)
    回转速度…………………………………………………………1.5(转/分)
    变幅时间………………………………………………………………4(分)
    自力行走速度………………………………………………50(公里/小时)
    编组在列车中的最大速度…………………………………80(公里/小时)
    自力行走通过最小曲线半径…………………………………………80(米)
    两车钩连接线间距离…………………………………………11240(毫米)
    心盘距…………………………………………………………5000(毫米)
    底架宽……一…………………………………………………3200(毫米)
    吊臂长…………………………………………………………15000(毫米)
    1957—1985年间,齐厂先后设计制造了从6吨到100吨的铁路起重机十余个品种。其中N( 1001)型100吨铁路起重机获1978年铁道部和黑龙江省优秀成果奖,N(1002)型100吨铁路起 重机获1981年铁道部科技成果奖。
    1985年末,齐厂新造铁路起重机总数为1761台,厂修铁路起重机总数为2027台。其中有 部分产品出口到坦桑尼亚、赞比亚、阿尔巴尼亚等国家。这个工厂已成为我国铁路起重机生 产历史最长,设计制造力量雄厚的企业,其产量占全国铁路起重机总产量的95%以上。
    齐厂起重机车间建筑面积为11298平方米,生产面积为8479平方米。1985年查定,车间设 备年度生产能力为修造铁路起重机145台(以15吨〈斗〉为代表产品),劳动能力为155台, 综合能力为145台。关键设备有:单刀伞齿刨2台,7256大刨床1台,法国立车2台,双刀伞齿 刨1台,捷克插床2台,3.4米立车1台,龙门剪机1台,大牙圈插床1台,曲轴车床等。
    齐厂制造的各种铁路起重机,虽然在结构、性能、特点等方面各不相同。但其生产过程 大体相同,可分投料加工、组焊、组装、交车几个过程。交车后,首先点火,进行动载和静 载试验,然后进行试运,最后做好油漆标志及回送整备工作,会同铁路局办理回送手续后出 厂。
    大修铁路起重机生产过程可分为接车鉴定、分解、制定检修目录、检修、组装和交车6个 过程。其分组装、总组装和交车过程与新造吊车相同。
    新制与修理的铁路起重机均以供需双方签订合同的方式进行生产与销售。
    新造铁路起重机合同的签订,已申请列入国家计划的,需方持《铁道部工业总局新造机 车车辆订货分配通知单》及介绍信,来工厂计划科外协组进行议定。未申请列入国家计划的 ,需方来人直接面议。工厂根据订货分配通知单和工厂生产能力,按产品型号、规格、数量 及需说明的事项与用户单位签订承制合同。厂修铁路起重机是根据铁道部下达的指令性计划 和计划外用户需要,首先审核甲方厂修标准型号的铁路起重机的技术履历簿及技术状况书, 认定手续完备符合厂修条件后,与用户签订承修合同。
    铁路起重机的交货方式为按合同规定日期完成后,在厂内交货,由需方负责押运出厂。
    铁路起重机的销售价格,国家指令性计划内的按国家规定的计划价格执行。超计划部分 及自揽部分,实行浮动价格。1983年新造15吨蒸汽铁路起重机(斗)的单位价格为7.7万元 ,15吨蒸汽铁路起重机(勾)的单价为7.2万元,60吨蒸汽铁路起重机的单价为16万元。10 0吨内燃铁路起重机的单价为66.84万元。
    铁路起重机的销售和修理主要由国家统一计划安排。其经销方向主要是铁道部、冶金部 、第一机械工业部、煤炭部、石油部、化工部等下属单位,1966-1983年计1106台。同期其 他方面为136台。1970年和1975年出口坦桑尼亚共2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