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后 记

  《黑龙江省志·铁路志》的编纂是从1987年底开始酝酿,到1992年初审定付梓。其间历 时4载,增删3次,至于分篇逐章地修改,已难以记数。
    《省志·铁路志》记述年限上起1897年,下至1985年。结构内容,以概述为冠,下设5篇 、28章、129节,计有文字约75万,图、表、照片近400幅。全书由黑龙江省境内的铁道部属 6个单位共同编纂。前4篇由哈局承修,最后一篇由哈车辆厂、齐车辆厂、牡机车厂、哈防腐 厂分别撰稿。哈物资办事处所撰志稿纳入第四篇的物资管理章中为一节。在4年编纂过程中, 6家修志人员通力合作,甘苦与共,群策群力,历经了5个阶段,始得成书。
    第一阶段,起步。随着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工作的全面开展,省内铁路系统的修志工作 也陆续起步。《齐齐哈尔车辆工厂志》于1986年就编印出版,哈车辆厂、牡机车厂的修志机 构开展工作已有几年,积累了较多的修志资料,哈防腐厂和哈物资办事处也都抽调专人从事 这项工作。
    哈局史志工作开展更早。1983年屠由瑞(现任铁道部副部长)任哈局局长时即组建修志 机构。1985年国林(现任北京铁路局局长)继任局长时史志工作全面展开。8月,经哈局筹备 ,由吕正操主持在山海关召开了“中长铁路史座谈会”,这对哈局修志是一次有力的推动。 此后,50多个处室和有关部门组织近百人着手修志,有的部处室领导还自始至终直接参与。 到1986年华茂昆(现任铁道部运输局局长)接任局长时,又调整、充实了专职修志人员,加 快了修志步伐。哈局修志人员历时两年,行程万里,累计搜集资料2000多万字,图片1500余 幅。在此基础上各部门纂成业务志稿合计200万字。许多老同志积极热情,任劳任怨、一丝不 苟地做了大量工作。所纂业务志稿中的铁路沿革、铁路建设、铁路运输、铁路管理就是《省 志·铁路志》相关章节的基础。
    1987年12月15—16日,由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持,在哈局召开了《省志·铁路 志》编纂工作会议。经与会的铁道部属6单位史志办负责人认真研究并一致同意:省内铁路系 统各个行业均纳入《省志·铁路志》;参照《哈尔滨铁路局志》篇目着手拟订《省志·铁路 志》篇目;随后开始按分工编纂。
    第二阶段,编纂。经省志编委会同意,《省志·铁路志》编纂委员会于1988年3月正式组 建,哈局局长华茂昆任主任,六个单位的主管领导朱介麟、张庆林、魏明海、孟祥海、左乃 芬、柳尔滨任副主任,6个单位的修志负责人为委员。随后于1988年5月21日在哈局召开了编 委会第一次会议。在会上:①明确了编委会的职责。②原则通过了《省志·铁路志》篇目。 ③拟定了本志的编纂计划。④确定了主编、副主编、秘书长、副秘书长人选。会后各单位用 了一年半的时间按计划进行编纂。
    第三阶段,评稿。截至1989年7月,86万余字的《省志·铁路志》初稿纂成;10月,打印 稿分送各有关修志单位和业务部门阅审;12月5—7日,由省志编委会组织召开了《省志·铁 路志》稿评议会。会议由张向凌、汪洋、杨富贵、曹夫兴等领导主持。会议参加者除《省志 ·铁路志》编委会成员、承修各单位编纂人员、省直工交系统各单位史志办负责人外,北京 、沈阳、济南铁路局史志办领导也应邀出席了会议,计80余人。会议期间,哈局局长傅志寰 (现任铁道部副部长)接见了与会的兄弟局志办领导。评议中,大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为《省志·铁路志》的修改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思路。与此同时,承修各单位、哈局各 有关业务处室都对初稿分别进行了认真审阅,并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订正。所有这些,都推动 了《省志·铁路志》稿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第四阶段,修改。这是和编纂同样艰苦、浩繁、细致的工作。1990年至1991年6月,我们 用了一年半的时间:进一步研究了篇目结构,进行适当调整,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对志稿 的章节内容作了大量的修改和补充,有的乃至重写或新增;对史实和数据进行了认真的考证 与核对,务求准确;主编加强了全志的总纂,以保证《省志·铁路志》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1991年初,哈局新任局长、《省志·铁路志》编委会主任张正清与副省长陈云林签订了《省 志·铁路志》编纂《责任状》,加速了《省志·铁路志》的定稿进程。6月,清稿送省志总编 室审阅。6—11月,经张向凌副总编两次全面细致地审改后,我们根据所提意见,依次再作修 改。主编从文字到图、表、照片全面作了最后一次统稿,力求保证志书质量。
    第五阶段,审定。1991年11月哈局主要领导对《省志·铁路志》的前4篇进行了汇报式审 定。接着,在齐车辆厂召开了《省志·铁路志》编委会第三次会议,一致同意《省志·铁路 志》改定稿送省。11月底,经省志责任副总编张向凌再次审阅后,交省志办公室编纂处终审 ,其间,还经省志办副主任姜照远审阅,然后又经省志办出版发行处进行版式设计。1992年 3月21日,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一致通过审验,《省志·铁路志》定稿付排。
    在这部志书编纂的过程中,哈局史志办的专职人员,在组织指导、编撰整理等方面,兢 兢业业开展了多项工作。在不同时期参与工作的有钱恒玉、战昆、陆文珊、温起丰、郑长椿 、徐秉森、张未辰、吴景林、贾立本、于疆理、任克强、宋保华、李秀贤、房继等人。
    在这里还应该提到的是,在资料搜集方面,铁道部档案馆、大连档案馆、辽宁档案馆、 南京国家第二档案馆、黑龙江省档案馆、哈局档案馆、哈铁图书馆、《哈尔滨铁道报》社等 单位和部属6单位计划统计部门都曾鼎力相助。在照片的制作和拍摄方面,赵殿臣、孙、桂桥 、王福春、陈丕林、易公举、张国庆、高学武、倪佳义、高凤城、杨德春、梁国君、姜德库 、王志超、刘光辉等人积极配合,各工厂、分局史志办、基层站段以及有关人士也都热心地 为本志提供了许多珍藏的图片资料。为志书补缺,其心意可嘉!
    《省志·铁路志》的面世,凝集着各方领导和诸多人员的点点心血!包容了从资料搜集 、编纂修改、打字校对、审稿定稿到版式照排、印刷装帧、出版发行每一过程所付出的种种 辛劳!这是众手成志的又一成果。参与者奔忙跋涉,不辞辛苦,伏案劳形,寒暑相继,笔削 春秋,远非一日之功。
    但尽管如此,差错仍在所难免,敬希读者不吝指正。
    编者
    199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