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活动规模

  幼儿体育分幼儿园体育、家庭幼儿体育和社会幼儿体育三种,其任务是:根据幼儿生长 发育规律,全面锻炼幼儿身体,促进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培养幼儿身体的正确姿势和基本动作的协调、灵敏等素质;引导幼儿热爱体育运动,并通 过体育对幼儿进行思想、纪律、品德教育,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
    自50年代末期以来,全省幼儿体育主要开展的是幼儿园体育。各地幼儿园在各级妇联、 教育和体育部门的指导下,积极配备幼儿体育教师,注意增加体育教育内容,创造条件增加 体育设施,广泛组织幼儿参加各项体育活动。
    哈尔滨市是全省幼儿体育开展较早和较好的城市之一。1959年起源于哈尔滨的小篮球等 小球类活动,对全省、全国幼儿体育起到推动作用。1959年6月,当时哈尔滨市正在召开全市 第七届体育运动大会,中共哈尔滨市委第一书记任仲夷提出:“体育要从小打基础,要练童 子功,中、小学、幼儿园都可以搞,有些球类,小孩不能打大球,可以打小球嘛”。从此, 在他的倡导下,市妇联、教育局、体委等有关部门,通过报纸、广播大力宣传开展幼儿体育 的意义和方法,并在召开小篮球活动现场会、进行试点的基础上,开展了以小篮球为中心的 “七小球”活动:小篮球、小排球、小足球、小乒乓球、小羽毛球、小手球、小水球。至19 60年6月,在全市部分小学及幼儿园中开辟小篮球场4000多个,组建小篮球队17000多个,有 20万儿童参加小篮球活动。该市自1960年起,每年“六·一”儿童节都召开小球类运动会。 有时召开少年儿童运动会,也都同时举行小球类表演和比赛。市内7个行政区也都在“六·一 ”节之前举行小球类或田径运动会。哈尔滨市小球类活动,一直延续有25年的历史,除“文 化大革命”期间中断几年外,到1985年,全市小球类运动会(有时称幼儿运动会),共召开 22届。
    1960年哈尔滨市首届少年儿童运动会于6月1日在八区人民体育场举行。中共哈尔滨市委 第一书记任仲夷,书记、市长吕其恩,书记林肖硖、郑依平及省市总工会、共青团、妇联和 教育、体育等部门的领导同全市3万多少年儿童和幼儿园小朋友参加了这届运动会的开幕式。
    开幕式开得热烈隆重,容纳两万多人的体育场座无虚席,场内四周红旗招展,“朵朵葵 花向太阳”、“锻炼身体,建设社国,保卫祖国”等歌声、口号声此起彼伏。在当日早8时半 ,全市7个城市人民公社的5000名小运动员,在9名号手吹起的少年先锋队队歌乐曲声中,由 国旗、少先队旗和60面刀旗为前导,列队进入会场。顿时全场掌声四起。小运动员朝气蓬勃 ,穿着五颜六色的运动服,有的挥舞鲜花,有的手拿气球,有的拿着小篮球、小足球,高喊 着口号接受大会主席团和广大观众的检阅。300多名小朋友在开幕式上表演了“小球操”;大 会还组织1000多名少年儿童表演了团体操。在历时8天的运动会上,来自全市几百所小学和几 十所幼儿园的少年儿童参加了田径和体育游戏项目的比赛,有5000多名小运动员,在46个场 地上,进行了小篮球、小乒乓球、小羽毛球和小水球的995场小球类比赛。其中,有31个代表 队、372名小运动员参加了甲、乙、丙级的小篮球比赛;同时还有小学一到六年级的男、女组 小篮球赛。这次小篮球赛共有156个队,1800名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参加比赛。
    1963年,哈尔滨市第四届少年儿童运动会的小篮球赛发展到369个队,人数达4308人(包 括小学生在内)。1964年的小篮球赛还增加了小篮球的投篮比赛。
    60年代初,哈尔滨市教育、卫生和体育部门曾邀请各方面专家、学者,对开展小篮球活 动进行过综合性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在幼儿中开展小篮球活动,不仅可以活跃幼儿的 文化生活,培养他们的勇敢、顽强、互助合作和集体主义等优良品质,而且对增强儿童体质 ,促进身心健康成长有着良好的作用。
    哈尔滨市的小篮球活动,推动了全省各地小篮球活动的开展。齐齐哈尔、佳木斯、牡丹 江、双鸭山等市及全省大部分县份也都开展了小篮球活动,在节假日经常组织基层幼儿园和 小学生的小篮球比赛和表演。哈尔滨市制订的《小篮球规则》,多为各地所采用。
    50年代,齐齐哈尔市各幼儿园把体育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重点内容,积极开辟场地,增 设各种体育设备,在幼儿中开展有徒手操、掷沙袋、拍球、跳绳、跳皮筋、跑步等体育活动 。1975年至1980年,市体委、市教育局、市工 (见附图) 会、市妇联、团市委联合举办6届全市幼儿运动会,规模一届比一届大,参加的幼儿园由16个 增至22个,小运动员由360人增至850人。每届运动会的团体操表演均非常精彩。1985年,在 全市第四届运动大会上,车辆厂、建华厂、第一机床厂、建华区、铁锋区、龙沙区幼儿园参 加大型团体操《腾飞吧,鹤城》第一场《茁壮成长》的表演,受到市政府嘉奖。
    牡丹江市自1964年开始举行首届全市学龄前儿童运动会,截至1985年共召开15届。该市 牡丹江纺织厂幼儿园把开展体育列为幼儿园活动的主要内容,从1973年开始每年“六·一” 都召开幼儿运动会,在全厂每届职工运动会上也都专设幼儿组进行幼儿体育比赛。
    双鸭山市自60年代起开展幼儿体育。在坚持户外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各幼儿园从1960年 后逐步增加了小篮球、小足球、小乒乓球、小排球和田径活动。1961年8月5日,市妇联、体 委、文化局、卫生局联合举办了全市幼儿小篮球冠军赛。
    绥化市四方台镇于1983年举行全镇幼儿运动会,130多名5—7岁学龄前儿童分别参加了1 00米跑、穿衣跑、越障碍及50米兔跑、计算、三轮车比赛。在1985年召开的幼儿运动会上有 220人进行了团体操表演。
    1985年统计,全省地、市、县和企事业、机关、厂矿等公办幼儿园有1826处,入园儿童 达57万多人。各幼儿园把幼儿体育视为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主要手段,坚 持开展经常性的幼儿体育活动。利用每年的节假日和民间传统节日,经常组织适合儿童特点 的体育竞赛。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鸡西、鹤岗、双鸭山、大庆等市;肇东 、宁安、双城、富锦、五常、巴彦、望奎、安达、呼兰等县以及牡丹江纺织厂、佳木斯纺织 厂、齐齐哈尔机车车辆厂、华安机械厂、鹤岗兴安矿、伊春翠峦林业局、哈尔滨轴承厂、亚 麻厂、东北轻合金加工厂等基层单位多次举办幼儿体育运动会。有些市、县和基层单位还在 召开综合性或职工体育运动大会时,单独增设幼儿跑、跳、越障碍、三轮车及多样化的游戏 性的体育竞赛。
    曾多次荣获国家、省、市体育先进单位的齐齐哈尔华安机械厂,自1972年起,每年“六 ·一”儿童节时都举办全厂性幼儿运动会。该厂幼儿园开展幼儿体育活动形成传统,大班做 武术操、健美操,中班做哑铃操,小班做模仿操,并开展有多种多样的体育游戏活动。该园 体育代表队,自1975年到1980年连续6年蝉联齐齐哈尔市幼儿运动会总分第一名。被市体委、 市妇联誉为全市幼儿体育运动的发源地。
    1983年被评为“全国儿童工作先进集体”之一的哈尔滨市尚志幼儿园,于1952年建园以 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幼儿工作成绩突出,曾多次受到国家、省、市表彰奖励。该园 十分重视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多年来,体育课每周1节,平时每天有两小时的户外体育游戏 ,坚持常年做早操。该园根据幼儿特点,自编的“消灭大老鹰”、“小松树”、“祖国花朵 ”、“春芽”和“小小预备兵”等幼儿体操,多次获得市幼儿运动会优秀表演奖。1975年自 编武术操“武术新花向阳开”,在于哈尔滨市召开的全国武术运动会上做表演,受到好评。 在哈尔滨第九届、十届小篮球运动会上,该园的女篮连续两届获得冠军,男篮分获亚军和第 三名。
    80年代以来,社会各界对幼儿体育更加关心。1981年“六·一”儿童节前夕,《黑龙江 体育报》编辑部邀请哈尔滨市靖宇、尚志、红霞、商职等幼儿园和兆麟、培红、继红、花园 、大同、建文、清滨等小学校及哈尔滨市业余体育学校的负责人、保教人员、教师和教练员 ,就如何更好地开展儿童体育问题举行座谈会。会上,省体委副主任孙德胜代表省体委向参 加座谈会的幼儿园和小学校赠送了少年儿童体育用品。
    全省各地体育场(馆)、公园等群众体育活动场所,每逢“六·一”儿童节时,都免费 向幼儿开放。哈尔滨儿童公园、兆麟公园、动物园,齐齐哈尔龙沙公园,牡丹江人民公园, 大庆儿童公园以及其它市、县的公园、体育活动场 (见附图) 所,每年“六·一”节都免费向广大幼儿开放,为开展幼儿体育提供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