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活动规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依兰、绥化、宁安、阿
城、双城等市、县,在私人开办的武术馆、社(有的叫国术馆)的影响下,一些老年人利用
清晨、傍晚自发性地进行打拳习武、跑步、做操等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黑龙江省老年人体育活动,从城镇到农村,从厂矿到街道逐渐
兴起。1958年以后,老年人体育由个人自我锻炼,开始走向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很多市、县
建立起群众体育活动辅导站,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辅导员,组织老年人参加练功、打
拳、做操等健身活动。城镇中的公园、广场等地是老年人集中进行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哈
尔滨市松花江畔、兆麟公园、儿童公园,齐齐哈尔市龙沙公园、文化宫广场和三区体育场,
牡丹江市北山公园、太平路体育场、文化宫广场,佳木斯市西林公园、松花江畔及其它市的
体育场和居民区空地均有成群结队的老年人参加各种各色的体育活动。这些活动多半在每日
清晨进行,冬夏不辍。
1959年—1960年间,省体委、省总工会、团省委在牡丹江发电厂、嫩江县先后召开的全
省职工体育和农村体育现场会上,在介绍经验时也都介绍开展老年人体育活动的经验。出席
现场会的代表在参观嫩江县广播体操一条街时,还特地参观了嫩江镇墨尔根街居民大院由70
多名老年人组成的广播体操锻炼队。这个锻炼队几次在全县体育运动会上表演,受到有关方
面的表彰奖励。职工体育先进单位牡丹江火力发电厂,把开展老年职工的体育活动纳入日程
,经常组织老年职工的羽毛球、乒乓球和象棋比赛活动。全省许多市、县和开展体育活动较
好的基层单位,每年开体育运动大会时,都单独安排老年人的竞赛项目或组织老年人的体操
、功法和拳术表演。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老年人体育活动进一步活跃。全省各级体委在安排群体工作时
,都对开展老年人体育作出具体安排。哈尔滨市每年的“五.一”环城赛、“迎春”长跑和
职工“马拉松”赛,都安排老年组参赛。1980年举办的全市“新长征杯”棋类比赛,有50多
名老红军、老干部、老职工参加。1981年10月25日在成立市老年人体育协会时,召开了首届
老年人运动会,
(见附图)
有400多人参加了十几项比赛。齐齐哈尔、佳木斯等城市每年都举办老年人乒乓球、象棋等单
项比赛。牡丹江市在每年举行的环城赛中设老年组,已形成传统;一年一度的老年人篮球比
赛从未间断,市领导层的老年篮球队和牡丹江纺织厂的老职工篮球队坚持多年业余训练,曾
受到市体委的表扬和奖励。克东县于1981年夏季举行全县首届离退休老年人运动会,有120多
人参加各项比赛。省体委、省总工会于1981年在大庆举行全省首届职工长跑比赛,老年组有
20多名队员参加。哈尔滨电池厂老工人陈德祥、哈尔滨伟建机器厂退休职工徐茂祥分获冠、
亚军。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牡丹江、大庆、鸡西、肇东、望奎、宁安、密山、海伦
、绥化、富锦、德都、黑河、龙江、富裕、杜尔伯特、阿城、呼兰、五常、双城等市、县都
举办了不同规模的老年人体育运动会或单项比赛。1982年,哈尔滨市举行首届退休职工体育
运动会,有39个代表队、1300多名老年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1983年,黑龙江省老年人体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各级体委和老年人体育协会坚持
“从实际出发,小型多样,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科学指导,保证安全”的方针,加强了
对老年人体育活动的领导,全省参加体育活动的老年人达40多万,占全省老年人的15%。各市
、县以及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凡建有“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人活动室”的,都把
开展老年人体育作为重要内容。省政府直属机关“老干部活动中心”经过扩建后,文体活动
设
(见附图)
施齐全。每天参加活动的不下三四百人次,最多可达千人之多。经常举办乒乓球、羽毛球、
台球、门球、棋类等比赛,并选派乒乓球、门球、健身操等代表队参加省、市举办的竞赛活
动。
从1983年起,多种内容和多种形式的晨练活动,在各市乃至各县中进一步开展。哈尔滨
市有“操、拳、功”辅导站251处,每天有五六万老年人参加做健身操、打拳、习武、练功和
跳迪斯科、跑步等体育锻炼。每天在松花江畔晨练的老年人多达千人以上。由哈尔滨老年人
大学校长杨国权等人创编的“三浴功”活动常年不衰,每天在松花江的小九站练功的老年人
平均在百人以上。原黑龙江省总工会顾问、省老年人体协副主席王勇在儿童公园办的“五禽
戏”辅导站四季不断,每天参加锻练的人最多达四五百人,老年人占80%以上。
1985年,哈尔滨市为满足老年人开展活动需要,在松花江畔占地1.3万平方米,建造一
座四层楼的老年活动中心。室内设有乒乓球室、台球室、健身室、按摩保健室、棋类室、书
画室、阅览室等多种活动阵地。每天平均有几百人次参加活动。大庆市参加晨练的职工最多
时达万人,其中,老年人占40%多。牡丹江市每天参加晨练的老年人有1500多人。在佳木斯市
西林公园和松花江畔进行晨练的队伍中,老年人也数以千计。鹤岗、双鸭山、鸡西、伊春、
肇东、阿城、呼兰、北安等市、县也兴起老年人晨练活动。
1984年,全省有各种体育辅导站2000多处,其中,多数为老年人辅导站,各项体育辅导
员近万人。鸡西市有体育辅导站10处,仅1984年开办的太极拳、气功等13个项目的学习班,
就有600多名老年人参加学习。牡丹江市有体育辅导站14处、大庆市有体育辅导站10处。在培
训的大批骨干中,老年人占50%以上。
1983年后,老年人体育比赛活动日益增多。1984年,各市、县举办各种老年人体育比赛
400多次,参加比赛的老年运动员5万多人。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牡丹江、肇东、宁
安等地的冰雪节和老年节都举行老年人体育比赛活动。1983年,齐齐哈尔市组织春节、“五
·一”环城赛和第六届全市“马拉松”赛,有200多名老年人参加,最大年龄80岁。1985年,
哈尔滨市和各区举办的各项球类、棋类比赛和野游等活动,有6万多老年人参加。牡丹江市老
年人体协每年配合工人文化宫举办老年人乒乓球、台球、棋类和钓鱼比赛;每年在“五·一
”、“七·一”、“八·一”、“十·一”、新年、春节期间举办一些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体
育比赛。佳木斯市1984年举办登山比赛,市委书记、市长同300多名老年人一起参加了活动。
省体育先进单位——佳木斯造纸厂,1984年以来,在每年举办的10几项比赛中,有1000多老
年人参加。每天有300多人坚持进行“五禽戏”、气功和老年人迪斯科锻炼。宁安县自1983年
以来,每年举办田径运动会,都进行有600多老年人参加的“五禽戏”、气功表演。
黑龙江省是全国开展门球较早的省份之一。1984年春,省体委服务公司经理蔚水金即从
北京中国国际体育旅游公司带回日本友人赠送的门球器材和门球比赛规则,并在省电视台向
全省进行了讲解。1984年9月,哈尔滨市老年人大学、省体校和市老体育工作者门球队,与来
访的日本宇都宫市友好访华团门球队进行了友谊比赛。当年,北京知青马金凤在哈尔滨市建
成国内第一家门球器材厂,生产“长寿牌”门球杆和门球,适应了全省开展门球活动的需要
。
1985年举行全省老年人门球赛后,门球活动从城镇普及到林区、矿区和一些农村。各市
、县和很多基层单位把门球活动作为老年人体育重要活动内容。大兴安岭地区为迎接全省门
球比赛,于1985年3月举行全地区门球赛。来自漠河、呼玛、阿木尔、松岭等12个单位的60多
名老干部门球队员参加了比赛。哈尔滨市不仅每年春季举行全市性的老年人门球比赛,还把
门球赛纳入一年一度的冰雪节活动内容。1985年第二届老年人门球赛有34个队、300多名老年
人参加比赛。在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市相继开展的冬泳活动中,老年人也是积极参加者
。1985年,哈尔滨市首届冰雪节举行首届北国冬泳邀请赛,有开封、佳木斯、牡丹江市队参
加,其中老年人占参加队员的半数;哈尔滨市有62名队员参加表演,50%以上为老年人,其中
女性有7人。1983年,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牡丹江市先后成立老年冰球队,经常坚持
训练,各市之间进行多次友谊赛。哈尔滨市老年冰球队于1985年同日本友好城市新潟市老年
冰球队进行了友谊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