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事业机构
1956年,哈尔滨市建立射击、摩托车、航海模型、航空模型、伞塔跳伞5所单项俱乐部。
齐齐哈尔市也建起市射击俱乐部。1957年,哈尔滨市的5所单项俱乐部合并,改建为综合性的
市国防体育俱乐部。
1958年3月,根据国家体委、教育部、青年团中央下发的《关于在中学中开展业余滑翔运
动的联合通知》精神,黑龙江省航空俱空部建立。后又在齐齐哈尔市建立起省属齐齐哈尔航
空俱乐部。
1958年10月,为迎接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省体委组建集训大队,按项目下设4个训练中队
。国防体育项目由全省选拔244名(男168名、女76名)业余运动员。其中,飞机跳伞15人(
男8、女7)航空模型16人,滑翔10人(男7、女3),由省航空俱乐部负责训练,其余射击83
人(男62、女21)、摩托车31人(男24、女7)、无线电收发报15人(男9、女6)、伞塔跳伞
9人(男5、女4)、舰船模型15人(男9、女6)、摩托艇12人(男7、女5)、航海多项38人(
男21、女17),共7个项目组成第四中队,以哈尔滨市国防体育俱乐部为基地进行训练(有的
项目去外省训练)。
1959年6月,选出91名国防体育运动员(男69名,女22名)报名参加第一届全运会。9月
,进京比赛,共获9枚金牌。
1959年11月,黑龙江省开始组建优秀运动队。内有国防体育8个队,总人数为109人。其
中,射击队32人、摩托车队15人、无线电队16人、舰船模型队6人、摩托艇队7人、航海多项
队、航空模型队和飞机跳伞队各11人(全省共建20个队,461名运动员,国防体育占23.6%)
,并建立省属国防体育俱乐部和航海俱乐部各1所。在牡丹江、佳木斯和鹤岗市组建3所航空
俱乐部。全省共建各类国防体育俱乐部78所。
1961年,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撤销了省航海俱乐部,将鹤岗
市航空俱乐部合并到佳木斯市航空俱乐部。原有78所各类国防体育俱乐部,经调整后保留31
所(其中有4所航空俱乐部和27所综合性的国防体育俱乐部),共减少47所。除直属2所外,
其余29所分布在10个市和16个县,共有职工247人。其中,专职教练员134人,优秀运动队编
制91人。
1962年,继续贯彻“八字”方针,全省国防体育俱乐部由27所减为11所,定编130人。其
中,省国防俱乐部37人,其它10所共93人,减少45人。航空俱乐部由4所减为3所(撤销牡丹
江市航空俱乐部),定编126人。其中,省航62人,齐航和佳航各32人,增加34人。对优秀运
动队也进行了调整,撤销了航海多项队;保留了射击队(32人)、无线电队(16人)、摩托
车队(10人)、舰船模型队(10人)、摩托艇队(7人)、航空模型队(12人)、飞机跳伞队
(12人),共7个队,99人。
1963年,根据全国体工会议精神,全省国防体育俱乐部编制调整为124人(减少6人),
优秀运动队编制84人(减15人)。
1965年5月,根据为国家培养航空后备兵源的要求,省体委会同省教育厅共同投资,筹建
黑龙江省第一所滑翔学校。在进行修建校舍的同时,由省军区在全省进行选调学员工作。8月
,选出187名学员分别进入3所航空俱乐部进行滑翔技术训练。12月,省滑翔学校部分校舍竣
工。翌年全部建成包括教学楼、宿舍、食堂、体操房等总面积为5981平方米、可容纳500名学
员的各项设施。创当年建校、当年招生、当年训练的最快纪录。
1968年5月,根据“五·一二”命令,省体委国防体育的各事业单位由陆、海、空三军分
别接管。其中,国防体育俱乐部由省军区接管,航空俱乐部和滑翔学校由空军第一航校接管
,航海项目由大连海军基地接管(后因接管任务不多,提前撤离)。军事接管后,所有飞机
、车辆、枪支、弹药等器材被收缴封存;职工和运动员被按军队建制编为连队(国防俱乐部
为四连,航空俱乐部和滑翔学校为六连)。同年10月,去通河县办“五·七战校”。1969年
7月,战校停办。全员返回哈尔滨后,国防体育事业单位全部撤销。
1975年7月1日,省体委、省军区联合给省委、省革命委员会呈报《关于贯彻执行19号文
件和全国军事体育工作会议精神的报告》,提出恢复建立各级军事体育行政和事业机构。
1976年10月12日,省编委批准全省军事体育事业机构编制。其中,恢复齐齐哈尔市航空
运动学校(即原航空俱乐部),设编30人,恢复11所军事体育学校(即原国防体育俱乐部)
,设编85人。其中,哈尔滨市25人,齐齐哈尔市14人,牡丹江、佳木斯、伊春市各7人,鹤岗
、双鸭山、鸡西市各5人,呼伦贝尔盟4人,安达、北安县各3人。
1977年,各市、县军事体育学校相继恢复。9月27日,经省编委批准,恢复黑龙江省军事
体育学校(即原省国防体育俱乐部),编制40人。
1978年,为迎接第四届全运会,省体委确定将1974年恢复建队后隶属省体工一队的省射
击队划归省军事体育学校管理。
1980年6月,国家体委、总参谋部、教育部联合向国务院、中央军委呈报《关于撤销业余
滑翔学校,开展群众性业余滑翔活动的请示报告》,“报告”肯定了从开展业余滑翔活动以
来,向空军输送飞行学员所取得的成绩,同时指出通过业余滑翔学校向空军输送学员也存在
不少的问题。因此建议撤销业余滑翔学校,体委只在普通中学开展群众性的业余滑翔运动,
不再直接承担为空军训练和输送飞行学员的任务。据此报告精神,黑龙江省体委撤销了省业
余滑翔学校,恢复了省航空运动学校,编制减为50人,只进行飞机跳伞、航空模型训练和开
展群众性的业余滑翔运动,不再进行选调滑翔员工作。
1982年,军事体育领导体制改变,不再自成体系后,黑龙江省体委将直属的省军事体育
学校改为省体育工作三队;因马家沟机场关闭,不能使用,省航空运动学校遂与齐齐哈尔市
航空运动学校合并。各市、县的11所军事体育学校,除哈尔滨市自行保留外,大都与各业余
体育学校合并。
1984年,省体工三队增设无线电测向队、舰船模型队、航空模型队各10人,摩托车队5人
。
1985年,为保证冰雪重点,省体委将省体工三队的无线电测向队、航空模型队、舰船模
型队和摩托车队撤销,只保留射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