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无线电
一、普及概况
黑龙江省的无线电运动始于1958年。哈尔滨市国防体育俱乐部教练员李焕玲开始在部分
中、小学进行无线电收发报的普及活动。1959年,齐齐哈尔市也开展起此项活动。齐齐哈尔
铁路中学在校内开办两期无线电收发报训练班,有100名学生参加训练。当年并举行首届无线
电收发报竞赛,在参赛的42人中选中出7人进行集中训练。最后向省输送3人,有2人代表省参
加第一届全运会,并获得名次。
1960年,各市国防体育俱乐部建立后,无线电活动更加引起教育和体育部门的重视,把
开展无线电收发报和无线电工程活动,作为在青少年中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重要内容,在中
、小学普遍建立无线电活动小组,结合物理课进行普及活动,使无线电运动成为国防体育重
点项目之一。哈尔滨市回民小学组织学生广泛参加无线电工程活动,制作简易矿石收音机。
省体委在全省体育工作会议期间,在该校召开了学校国防体育现场会。阿城县第一中学结合
物理教学开展无线电工程活动后,不仅使学生弄懂了无线电学的原理,而且都学会了安装矿
石收音机,一部分学生还掌握了安装和维修三管收音机技术。
1961年全省有8352名中、小学生参加无线电活动。其中,无线电报务6048人,无线电工
程2304人。尚志县在3所中学中就有960名学生参加无线电工程活动。安达县第二中学无线电
小组,仅用20天就制作出390台矿石收音机,达到班班有广播。
1962年,无线电活动不仅在各级学校中继续开展,一些工矿、企业的职工,也结合战备
和民兵训练,开展起无线电报务活动。有的开办了报务训练班,有的举行了报务比赛。齐齐
哈尔市在学校中结合物理课开展无线电工程活动,大部分学生都能按线路图独立安装单、双
管收音机,有的还能安较复杂的五灯超外差式收音机。安达县第二中学学生董德法常年坚持
无线电工程活动,不仅学会安装和维修五灯收音机,并且提高了学习成绩,在升高中考试时
名列榜首。在他的带动下,全班大部分学生都参加了活动。牡丹江市举办1次无线电工程评比
展览,有26个单位56人参加,展出41件作品和28份资料。
1964年,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造纸厂、市电台等单位,经常开展无线电收发报竞赛。
第二机床厂无线工程活动小组,利用业余时间研究了一种能自动控制扩音机的控时器,提高
了全厂扩音机的利用率。鹤岗矿务局开展无线电工程活动后,配合技术革新,试制成功1次能
代替150个雷管的放容器,提高了生产效率,受到有关领导的好评。
1965年,齐齐哈尔市体委、人民武装部、团市委联合下发《关于组织学生参加射击、手
旗通讯、无线电收发报竞赛的联合通知》,全市参加无线电收发活动的学生有1870人。师范
学校结合民兵训练,开办民兵通讯兵训练班,培训325名民兵通讯兵。二马路小学和少年宫建
立了无线电收发报和航空模型训练点。富拉尔基公社举办射击和无线电收发报训练班,有25
个单位、115人参加训练。
佳木斯、牡丹江、鸡西、伊春等市的体委、教育局、人武部、工会、团市委都共同下发
了关于开展四项活动和举办全市中、小学射击、无线电收发报、航空模型、手旗通讯竞赛的
联合通知。佳木斯第三中学有60%的学生参加一、两项活动,在普及的基础上建立了有40人参
加的收报运动队,坚持常年业余训练,在全市收发报比赛中获第二名。牡丹江水泥厂业余无
线电工程实验小组,围绕生产进行科学实验活动,先后试验制作了半导体水位遥控、遥测综
合仪、半导体温度综合仪、超温报警器、雷管质量测定器等28件电子设备用于生产,解决了
该厂5项生产中的关键。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省无线电收发报普及活动停顿。
1975年,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下发十九号文件,确定恢复军事体育工作后,无线电普及活
动在全省各地逐渐恢复。1977年8月,省体委举办“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次全省少年报务比赛
,有哈尔滨、齐齐哈尔、双鸭山市和牡丹江、合江、伊春、大兴安岭地区、呼伦贝尔盟等地
、市参加。哈尔滨、呼伦贝尔盟、牡丹江地区获前三名,哈尔滨队乔广峰和杨秋霞分别获得
男、女个人全能冠军。
1978年,哈尔滨市军体校开办有中学教师参加的无线电工程和电视训练班。在中学中举
办晶体管收音机制作竞赛,并建立业余无线电科研活动小组。
1979年,牡丹江市体委与教育局配合,在中、小学开展射击、无线电收发报、无线电工
程、航空模型和摩托车活动。全市有12所中学(占中学总数的38.75%)和6所小学(占小学
数的10.5%)开展了包括无线电在内的一、两项军事体育活动。有2所中学和1所小学成为无
线电收发报基点校,有60名学生进行常年训练。组织6次全市中、小学无线电收发报竞赛。在
参加省的比赛中,获多项前三名,向市人民防空办公室输送5名无线电报务员。
1979年7月,举办全省无线电收发报比赛,有10个市和地区参加,分青年和少年组,增加
了短码干扰报的抄报和长码的抄报与拍发。哈尔滨市获少年团体第一名,伊春地区获青年组
团体第一名。少年组男、女全能冠军,分别被牡丹江队的丁文军和伊春队的葛秀珍获得。
1980年,哈尔滨市中、小学有104所学校开展无线电等一、两项军事体育活动。在这些学
校中建立各项活动小组127个(中学54个、小学73个)。参加活动的中、小学生达两万余人。
全市7个区的少年之家均开展两项以上的军事体育活动。市体委、教育局和市科协在暑假期间
的青少年科技活动月中,共同组织了无线电工程和航空模型、舰船模型、汽车模型等项比赛
,参加活动的有中、小学学生3000多人。齐齐哈尔市体委、教育局、科协、团市委、电子仪
表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的通知》,指定在实验中学、一中、二中、五中、
八中、十五中、十七中、二十二中、华安厂三中、一机床厂一中、榆化中学、龙沙小学、永
安小学、二马路小学、长庚小学、东方红小学、新地号小学等17所重点学校,组建无线电工
程、无线电报务和射击、航空模型等项活动小组。
1981年,哈尔滨市开办有无线电训练班,并举办1次学生收发报竞赛。齐齐哈尔市体委同
市科协举办青少年科普展览,展出无线电制品和航空模型100件。
1982年,军事体育体制改变后,群众性无线电活动未再有组织地开展。
二、省无线电队的组建与比赛成绩
1958年2月,为迎接在北京举行的国际无线电收发报竞赛,国家体委成立集训队,选调哈
尔滨铁路局报务员龚佩芬和省邮电局的王述林、李茹琴,分别代表铁道部和邮电部参加选拔
赛。龚佩芬和王述林被选入国家集训队训练。
同年10月,黑龙江省体委为迎接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组建了无线电收发报集训队。从有
关部门借调潘世友(省气象台)、黄际申(黑龙江日报社)、金洙甲、李茹琴、张彩霞(哈
市长途电信局)、龚佩芬、冯书华(哈尔滨铁路局)、王述林(省邮电局)、王淑敏、李佩
华(齐齐哈尔铁路局)、张韵芳、尚淑芳(佳木斯邮电局)、黄惟军、李漱石(生产建设兵
团)、李泽仁(汤原县广播站)等15人进行集训。当时的训练条件很差,尤其缺乏器材,全
队仅有1台老式重垂式发报机和1台钟声牌录音机。为充分提高器材使用率,采取歇人不歇马
,收报和发报穿插进行训练,技术水平提高很快,在考核测验中出现了破全国纪录的好成绩
。
1959年9月,由教练黄际申,运动员王述林、潘世友、黄惟军、金洙甲、冯书华、尚淑芳
、龚佩芬、李茹琴9人,参加第一届全运会无线电收发报比赛。王述林以145.6/5(723分)
获男子手键字码发报第二名。李茹琴205/8(740分)获女子手抄长码收报第四名、以119.
8/0(599分)获手键字码发报第四名。王述林以132.2/2(659分)获男子手键短码发报第
五名。黄惟军以175/9(714分)获男子手抄字码收报第六名。冯书华以92.2/6(459分)
获女子手键长码发报第六名。李茹琴以119.6/3(595分)获女子手键短码发报第六名。冯
书华以118.2/4(587分)获女子手键短码发报第七名。金洙甲以677分获男子手键字码发报
第七名。龚佩芬以107.2/3(582分)获女子手键字码发报第八名。李茹琴以3406分获女子
手抄全能第五名。全队共获单项团体1项第三名,1项第五名,2项第六名,1项第七名,1项第
八名;获收发报团体总分第八名;有9人破6项全国纪录,1人超男子长码发报国际纪录。共获
团体奖杯1个,个人奖牌19枚。
1959年10月,第一届全运会后,黑龙江省建立无线电收发报优秀运动队,原集训队员除
李茹琴调国家队外,尚留7人,又调入4名新队员。1960年10月,又从各市选调16名运动员进
行集训,在快速收发报项目的基础上,又先后增加了无线电通讯多项和测向两个新项目。
1960—1962年,未举办全国性竞赛,无线电队经几次人员调整在困难的条件下,仍坚持
训练,技术水平不断提高。1963年10月,在天津参加全国无线电收发报竞赛,获团体总分第
二名(仅次于解放军队),获2项第一名,4项第二名,3项第五名,2项第六名。其中,李茹
琴手键字码发报以138.4/5获第一名;手键长码发报以98/3、手键短码发报以129.6/3、
手抄长码收报以200/1、手抄短码收报以180/5获第五名;并获女子手抄全能第一名。王述
林男子手键字码发报以133/7、机抄短码收报以260/2各获第六名。
1964年8月,在哈尔滨举行的全国无线电测向分区赛中,黑龙江省队谭爱本获男子第一名
,于英勤获第三名,初登权获第五名,陈秀荣获女子第二名,祝亚霞获第五名,刘淑银获第
六名。
1965年9月,在第二届全国运动会无线电收发报比赛中,黑龙江省队由姜新喜任领队,龚
佩芬任教练,男运动员王述林、万顺权、石庆,女运动员李茹琴、白春南、杨玉婷等总计8人
参加。李茹琴在女子发报比赛中,手键字码发报以152.2/分获第一名,短码发报以142.2
/分获第一名,长码发报以108/分获第二名;在女子手抄报比赛中,短码收报以142.2/分
获第一名,长码发报以108/分获第二名;在女子手抄报比赛中,短码收报以260/7获第三名
,长码收报以240/10获第四名,字码收报以200/7获第五名,并获女子手抄全能第一名。杨
玉婷女子长码发报以103/分获第四名、短码发报以105/分获第六名。王述林男子字码发报
以149.8/分获第四名、长码发报以105/分获第六名。李茹琴和杨玉婷2人4次破3项全国纪
录。其中,李茹琴在字码发报中以152.2成绩,超过苏联福尔柯娃保持9年之久的149.6的国
际纪录,从而使无线电收发报16项比赛中的最后一项国际纪录,被中国运动员超过。
1966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有中国、越南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参加的友军无线电收
发报友谊赛上,李茹琴作为中国队队员之一参加比赛,在长码收报和长码发报两个项目中超
过了国际纪录,字码收报平一项国际纪录,创
赛会女子手键长码和字码发报的最好成绩。
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后,无线电队停止训练和比赛。1970年后,省国防体育
俱乐部被撤销,无线电队被解散。
1980年8月,重新组队参加全国比赛。当年8月,在省举办的无线电报务比赛中,选出12
名运动员集训1个月,参加东北三省报务邀请赛。比赛成绩作为参加全国报务通讯赛成绩,经
国家体委评定,钱欣艳、费金兰获机上通报第六名。
1980年9月,在省举行的无线电测向比赛(还邀请了吉林省测向队参加)
中,省军体校队张继良和于芳分别获男、女测向第一名,哈尔滨队王锦程获少年男子第
一名。
1981年8月,在省报务通讯比赛后,选出8名运动员集训,参加全国无线电报务通讯赛,
获团体第二名、成年组总分第三名、学生组总分第四名。赵爱辉、侯国峰获学生男子组线路
通报第三名,费金兰、李艳获学生女子组线路通报第一名,刘彦杰、窦成森获成年男子组机
上通报第四名,葛秀玲、杨秀英获女子成年组机上通报第四名。
1982年7月,为迎接全国无线电报务通讯赛,由省军体校组织8名运动员集训。8月,在济
南参加全国报务通讯赛,获团体总分第五名,学生组团体总分第三名。学生组费金兰、李艳
获机上通报第一名、线路通报第四名,侯国峰、赵爱辉获机上通报第四名、线路通报第五名
。成年组王秀华、冯影获线路通报第五名,米宝安、窦成森获机上总分第五名。李峰获男子
“80”米单人测向第一名,并获理论考核第一名。徐文芹和周淑杰获女子“80”米双人测向
第五名。
1984年4月,正式组建无线电优秀运动队,领队为李茹琴,教练员为李泽仁。8月,在吉
林市参加全国少年无线电测向比赛,获团体第五名。孙合波获男子少年两米项目第六名,杨
波获女子“80”米第四名。同年10月,在湖南株州参加全国无线电测向比赛,获团体总分第
五名。李峰获成年男子“80”米测向第六名、全能第四名。宋晓梅获女子“80”米测向第六
名。杨波、吕波、曾淑荣获“80”米测向机评比三等奖。
1985年5月,参加在苏州举行的第三届“西湖杯”测向邀请赛,获团体总分第三名,曾淑
荣、宋晓梅获女子“80”米测向团体第二名、两米单项团体第六名。贾新友、孙和波获男子
“80”米测向团体第四名,吕波获少年男子“80”米测向第六名、全能第三名。同年9月,参
加镇江举行的全国无线电测向比赛,孙和波获少年男子两米单项第二名,吕波获少年男子全
能第三名,李峰获成年男子全能第五名,曾淑荣获女子“80”米单项和全能第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