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科研成果

  一、科研论文
    70年代以前,发表于省级以上会议和刊物上的体育科研论文甚少,进入80年代后逐年增 多。其中主要论文发表的时间、作者及获奖情况如下:
    《从中国、挪威速度滑冰技术的主要差距研究影响滑跑速度的力学因素》:1978年,哈 尔滨体育学院杨树人、徐三兆。
    《太极功治疗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的疗效观察》:1978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 院、哈尔滨市工人疗养院、哈尔滨市干部疗养院研究人员李天池、刘纪清、牟树宣、于淑琴 、张玮。
    《哈尔滨市青少年、儿童血压正常范围的探讨》:1980年,唐锡麟、刘秀梅、李翠芬。 获国家体委授予的1982年“体育科技成果”一等奖,并被收录于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科学技术成果报告》中。
    《心率、血压与运动量关系的研究》:1981年,哈尔滨市体育工作队焦永田。
    《不同的训练方法手段对提高运动成绩作用的研究》:1981年,黑龙江省体育工作二队 张可胜。
    《速度滑冰动作设计研究》:1981年,哈尔滨体育学院张鹏瑞。
    《吸氧对改善高原反应的研究》:1982年,黑龙江省体育科研所、省体育工作二队、哈 尔滨市体育工作队:张春林、杜国玺、刘秀梅、韩树章、牟德恩、赵晔。获1985年黑龙江省 人民政府优秀科技成果四等奖。
    《对修改“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五个项目的试行调查》:1981年,哈尔滨体育学院张 三璋、张鹏瑞、谭远祜,哈尔滨工业大学谭学儒、赖有才。获国家体委1982年体育科技成果 二等奖(集体)。
    《对初中女生胸廓发育不良的调查研究》:1983年,齐齐哈尔市第六中学校。
    《黑龙江省中、小学校体育教学季节性特点的研究》:1983年,刁祥林、邱淼、宝英才 、宋运生、吴秀庭、赵铣、焦永清。获1984年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五等奖。
    《体育疗法治疗神经衰弱研究》:198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马永昌、孟宏震、杨国才、 迟秀菊。
    《大学生病休率与大学体育教育关系的研究》:198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马永昌、许振 松。
    《对14个城市居民晨练的调查研究》:1983年3月至1985年6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 滨体育学院联合对哈尔滨、烟台、上海、苏州、无锡、北京、西安、郑州、武汉、宜昌、襄 樊、长沙、广州、汕头14个城市居民的晨间体育锻炼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研究。参加人员:娄 福恩、孟宏震、董伟程、田雨普。
    《从冰雪情报网的工作实践看情报网今后发展方向和任务》:1983年,黑龙江省体育科 研所利沙。获全国冰雪运动情报网首届学术论文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跳跃动作的设计法和检查法》:1982年,黑龙江省体育科研所王树本。
    《冰上项目(冰球部分)战略方针研究》:1982年,黑龙江省体育科研所王仁周。
    《对我国冰球运动员的PWC170及最大吸氧量的测定与分析》:1984年,哈尔滨师范大学 、哈尔滨市体育工作队、国家冰球队和哈尔滨体育学院联合对116名不同等级的冰球运动员进 行PWC170机能试验,并推算其最大吸氧量。PWC170,是指运动员处于稳定状态下心率为170次 /分时单位时间内作功的数量,即功率。参加人员:董斌、孙武、朱琦、张三璋。
    《短跑道速度滑冰运动员心理训练研究》:1984年11月至1985年4月,哈尔滨体育学院曲 桂兰、张元元。
    《我国冰球守区防守中后卫严重漏位问题研究》:1984年至1985年,哈尔滨市体育工作 二队张晓明。
    《老年长跑、超长跑与运动性低温研究》:1985年,哈尔滨体育学院王佩芝、刘家兴。
    二、器材研制
    20世纪30年代初期,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冰球运动员韩孝章研制成“水上自行车”和 “冰帆船”两种体育器材。韩孝章将两只俗称“要命鬼”的简易小船平行地横向连接,当中 用自行车架固定,并将自行车前轮改成方向舵,后轮装上用作动力装置的“百叶”轮斗。人 骑在车座上用脚踏动轮斗,“水上自行车”便可在水面上行驶。“冰帆船”的底部是一丁字 形木架,前端底部装有一只滑冰刀,后端两边底部各装上一只冰刀,并使之平行。再将另一 丁字形木架垂直地固定于作为冰帆船底部的丁字形木架的中部,用作桅杆,上挂三角形风帆 ,人坐在冰帆船上,利用风力滑行于松花江冰面上。
    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前期10年间,随着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体育器材的研究制作有所 发展,全省研制成果主要有下述9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