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友好市交往
一、哈尔滨市与日本新潟市交往
新潟市位于日本列岛中部,是新潟县厅所在地,面积208平方公里,人口46万。新潟市是
日本的重要通商口岸,也是日本海沿岸县中最大的城市,工业以生产消费品为主。
1979年6月,日本中国归国者友好会访华后,即建议两市结成友好关系。同年8月31日,
新潟县日中友好协会会长佐野藤三郎,来黑龙江考察三江平原时,又提出哈尔滨市与新潟市
结为友好城市的建议,得到哈尔滨市方面的赞同后即开始转入实质性的探讨。
1979年11月13日,新潟市商谈缔结友好城市的“先遣团”,由团长本间高明率领,访问
哈尔滨市,双方经过协商,对缔结友好城的主要事项,基本上取得了一致意见。同年12月13
日,哈尔滨市革命委员会代表团,由市革委会主任文敏生率领,访问新潟市。17日,在新潟
市举行了《哈尔滨市与新潟市缔结友好城议定书》的签字仪式。双方决定,两城市将在平等互
利互相了解和信赖的基础上,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各方面,进行广泛的合作交流。新
潟市“先遣团”在哈尔滨市访问期间,双方还就一个时期内的人员交流、文艺团体的互访、
留学生、研究生、实习生的交流以及贸易、技术交流等方面的发展充分地交换了意见,并制
订了初步计划。
1980年5月26日,新潟市友好代表团在市长川上喜八郎率领下,访问哈尔滨。访问期间,
双方就上一年在新潟市拟定的交流计划,继续进行商谈,并达成协议,签署了会谈纪要。
从1980年起,双方的交往逐步发展,1980年7月1日,新潟市贸易代表团一行15人访问哈
尔滨,参加了哈尔滨市出口商品交易会。同年8月19日,应新潟市长的邀请,哈尔滨市长王化
成率领哈尔滨市友好代表团访问新潟市。1981年双方交往增加到3起,4月15日,新潟贸易株
式会社代表团访问哈尔滨;6月5日,新潟市民病院代表团来哈尔滨访问;12月,哈尔滨市第
一医院代表团回访新潟市。
1982年双方交往为3起:6月29日,新潟市贸易代表团来访;7月12日,新潟市建设业协会
访华团来访;8月1日,哈尔滨友好代表团,由哈尔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王钊率
领,访问了新潟市。
1983年双方交往为5起:6月3日,新潟市新任市长若杉元喜率领新潟友好代表团访问哈尔
滨,商谈进一步加强两市友好合作事宜;6月28日,哈尔滨市副市长李乃率哈尔滨市友好代表
团访问新潟市。7月30日,新潟市友好之翼访华团来访;10月13日,新潟友好代表团来访;1
0月23日,新潟市国际贸易促进会代表团来访。
1984年内,新潟方面来访的为2起:9月4日,新潟市议会议长小山德一率领的新潟市议会
友好代表团来访;12月30日,市长公室长远藤亮率领的新潟市友好代表团来访。哈尔滨方面
出访的有3起:7月10日,哈尔滨市人大主任王化成率领的哈尔滨市人大代表团出访;8月5日
,哈尔滨市副市长秦月芳率领的哈尔滨市友好代表团出访;9月7日,哈尔滨市筹备“新潟友
好展览会”工作代表团访问新潟,双方签署了在哈尔滨市举办“新潟市友好展览会”的《协
议书》。
1985年双方的交往共4起:5月16日,新潟县建设业协会访华团来访;5月24日,以新潟市
长若杉元喜为团长的新潟市友好代表团来访;7月13日,大西弘为团长的新潟市展览会的剪彩
团来哈尔滨。11月5日,哈尔滨市市长宫本言为团长的哈尔滨市友好代表团往访新潟市。
二、牡丹江市与日本大津市交往
大津市位于日本最大湖泊——琵琶湖的西南岸。面积为240平方公里,人口23万,是滋贺
县厅所在地。该市工业发达,全市有20多个门类的企业560家,许多著名的日本大公司NEC公
司,三洋电器公司,东洋纺织等,均在大津设有工厂。
牡丹江市与大津市的接触先是通过间接渠道或通信进行的。1983年8月,大津市长山田丰
三郎通过他大学时代的同学、黑龙江商学院曲克非教授,转达了大津市有意与牡丹江市结为
友好城市的愿望。同年10月,由在哈尔滨访问的日本日中和平友好会事务局长金丸千寻向大
津方面转达了牡丹江方面愿与大津市结为友好城的意愿。此后,双方通过中日互访人员传递
的口信及书信,双方认为关于建立友好城市关系的基本想法都已明了,应转入具体实施办法
方面的磋商。1984年5月11日,牡丹江市长訾显章致函大津市长山田丰三郎,高度赞扬他对日
中友好和建立友好城市关系所作的努力。6月5日、25日,大津市长山田丰三郎两次复信訾显
章。双方商定,通过互访完成缔结友好城的程序。
1984年7月16日,大津市访华团到达哈尔滨。17日拜会省政府,18日去牡丹江市。两市领
导人就缔结友好城问题,举行了会谈。双方初步拟定于1984年10月1日在大津市正式签署友好
市关系的议定书。双方还同意在经济贸易、科学技术研究、农业技术研究、医学技术研究以
及文化体育等方面进行合作与交流。双方并签署了会谈纪要。
1984年11月30日,以牡丹江市市长訾显章为团长、牡丹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
主任张毓增为副团长的牡丹江市代表团一行5人,访问大津市。在大津期间,双方正式签署了
《牡丹江市与大津市缔结友好城市议定书》。《议定书》宣布,双方将遵循和平友好、平等
互利、长期稳定、相互信赖的原则,根据双方的需要和可能,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以繁
荣各自的经济与文化。
两城市建立友好城之后,双方交往日渐频繁。仅1985年内,大津市来牡丹江市访问的友
好团组就有6个。其中有议会访华团、经济关系考察团、市民访华团等。
三、大庆市与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卡尔加里市交往
卡尔加里市位于加拿大洛基山东麓,面积508平方公里,人口62万。卡尔加里市是加拿大
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大本营,有加拿大石油之都的称号。主要的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的总部都
设在这里。卡尔加里市每两年举行一次大型石油展览会,是除美国休斯敦石油展览会之外世
界最大的石油展览会。
自1981年黑龙江省同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建立友好省际关系之后,大庆市和卡尔加里市之
间的友好往来不断增加,经济贸易、科技交流日益扩大。两市领导人在接触中,都对建立市
际友好关系,表示出极大兴趣。
1982年10月18日,大庆市副市长张立中率领考察组到阿尔伯塔省考察油砂技术时,顺访
卡尔加里市,拜会了市长拉·克莱恩。双方在洽谈中,都表达了建立友好城市关系的愿望,
并口头达成协议,双方将为建立友好关系,积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1983年12月,大庆
市副市长刘邦林赴阿尔伯塔省考察时,也曾拜会卡尔加里市长,继续就建立两市友好关系,
进行磋商。
1985年4月20日,为了就建立友好市关系交换意见,大庆市市长郑耀舜,邀请卡尔加里市
长访问大庆。同年5月13日,卡尔加里市长拉·克莱恩率领卡尔加里市政府代表团,访问大庆
市。在访问期间,两市市长就今后两市的交流与合作问题进行了探讨。双方同意在平等互利
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工业、农业、畜牧业、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人民的福利
事业及其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双方一致认为,这种友谊与合作将会增进两市的经济繁荣和
两市、两省之间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1985年5月16日,郑耀舜和拉·克莱恩分别代表大庆市与卡尔加里市在建立“姊妹城”关
系议定书和两市长会谈纪要上签字,卡尔加里市方面向大庆市赠送了绣有“永结金兰”四个
大字的锦旗,大庆市方面也将一面绣有“友谊长青”四个字的锦旗,赠送给卡尔加里市。
四、齐齐哈尔市与日本宇都宫市交往
宇都宫市位于日本本州中部关东地方的枥木县境内,面积为313平方公里,人口40万,为
枥木县厅所在地。宇都宫市是一座新兴工业城,是日本11个科技城之一,约有30多家大企业
,日产汽车公司,生产计算机的NEC公司,以及佳能、爱和、久保田等大公司,均在这里设有
工厂。
在齐齐哈尔市与宇都宫市正式建立友好城关系以前,1980年6月5日和1982年5月31日,宇
都宫市第一次和第三次市民友好访问团,曾由该市前副议长别井保男率领,两次到齐齐哈尔
访问,增强了两市人民之间的了解,为建立两市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形成了良好的气氛。在这
个基础上,应宇都宫市市长增山道保的邀请,齐齐哈尔市派出以副市长郝德才为团长的齐齐
哈尔考察团赴宇都宫市考察,并就两市间建立友好城市问题,作了初步商谈。1983年2月20日
,宇都宫市副市长水沼操率领宇都宫市政府访问团访问了齐齐哈尔。双方对建立友好城市关
系问题,进一步交换意见。双方决定,为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开始进行实质性的准备工作。
5月10日,宇都宫市议会友好城市调查团,由前议长坂野荣一率领,访问齐齐哈尔,考察了齐
齐哈尔的经济发展情况。1984年5月30日,一个包括各界人士在内的宇都宫市市民日中友好学
术交流访华团的总团及分团,也陆续访问了齐齐哈尔。该团的总团长、市长增山道保在哈尔
滨市与齐齐哈尔市长陈云林,就建立友好城市关系作进一步商谈,并取得一致意见。双方商
定,当年7月将由齐齐哈尔市长陈云林率代表团访问宇都宫市,并由双方起草两市建立友好城
市关系的议定书。9月,将由宇都宫市市长增山道保访问齐齐哈尔,届时,双方正式签署两市
建立友好城市关系《议定书》。
7月10日,齐齐哈尔市市长陈云林如约率团访问了宇都宫市。在双方会晤中,除就《议定
书》及有关事宜达成协议外,双方还探讨了扩大合作领域及合作途径与合作方法问题。
1984年9月29日,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宇都宫市友好代表团一行21人,由团长增山道保
和副团长安纳重雄率领,抵达齐齐哈尔市访问。9月30日,举行齐齐哈尔市与宇都宫市结为友
好城市的仪式。陈云林和增山道保分别代表齐齐哈尔市和宇都宫市,在《齐齐哈尔市与宇都
市结为友好城市议定书》上签了字。双方确认,在相互了解和信赖的基础上,坚持平等互利
的原则,努力推动双方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的合作与交流,为促进两国繁
荣做出贡献。
双方除互赠纪念锦旗外,还去齐齐哈尔龙沙公园植树纪念。黑龙江省省长陈雷把亲笔题
写的“中日友好,世代相传”条幅,赠送给宇都宫市。
1985年5月16日,齐齐哈尔市经济代表团由副市长郭云飞率领,访问宇都宫市,并就互派
留学生、研究生、实习生、举办齐齐哈尔画展、中方向日方赠送丹顶鹤、日方回赠汽车等事
宜达成5项协议。
五、哈尔滨市与加拿大埃德蒙顿市交往
埃德蒙顿市位于加拿大西部阿尔伯塔省的中心地带,面积681平方公里,人口75万。埃德
蒙顿市是阿尔伯塔省省会所在地,是加拿大西部第二大城市。工业以石油、天然气、煤炭为
主,此外还有化工、金属材料、机械制造、造纸、食品、纺织等。
埃德蒙顿市与哈尔滨市的接触始于1980年。是年11月26日,阿尔伯塔省内务部长曾致函
哈尔滨市长王化成,表示与哈尔滨市加强友好合作的愿望。1983年2月,王化成致函埃德蒙顿
市市长伯伍斯,表示愿意进一步发展两市的友好关系。同年9月,阿尔伯塔省总理率领友好代
表团访问黑龙江省时,曾与哈尔滨市领导人王钊、王化成、尉健行等人接触,增加了双方的
了解。1984年,埃德蒙顿市市长劳·迪考,致函中国驻加拿大大使余湛,正面提出埃德蒙顿
市愿与哈尔滨市结为友好城市的问题。1985年10月8日,埃德蒙顿市副市长莉·斯塔罗兹克女
士,访问哈尔滨,与哈尔滨市领导人就加强两市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进行了广泛深入商谈
,哈尔滨方面邀请埃德蒙顿市市长访问哈尔滨,以便完成两市结为友好市的全部程序。
1985年12月2日,应哈尔滨市市长宫本言的邀请,埃德蒙顿市市长劳伦斯迪考,率领埃德
蒙顿市友好代表团访问哈尔滨。在会谈中,双方除各自介绍了有关情况外,并就加强全面合
作问题,取得了一致意见。经两市长讨论,双方一致同意,哈尔滨市第六中学、第九中学与
埃德蒙顿市的维多利亚组合中学、斯蒂文斯初级中学建立友好关系;哈尔滨市第五医院与埃
德蒙顿市综合医院建立友好院关系。作为友好的象征,双方市长还商定,在各自的城市中选
择一条街道,用对方城市命名,即在哈尔滨市开设埃德蒙顿路,在埃德蒙顿市开设哈尔滨路
,以增强两城市人民的感情。
代表团在哈尔滨时,还分组与哈尔滨市各界进行接触。
12月5日,哈尔滨市长宫本言与埃德蒙顿市长劳伦斯·迪考,分别代表哈尔滨市与埃德蒙
顿市在《哈尔滨市与埃德蒙顿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议定书》和《备忘录》上签字。双方重申
,将根据平等互利与互相尊重的原则,在经济、贸易、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体育卫生和
双方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努力进行合作与交流活动。
六、哈尔滨市与丹麦奥胡斯市交往
奥胡斯市位于丹麦的日德兰半岛东岸,临奥胡斯湾,面积46平方公里,人口25万。它是
丹麦第二大港口,拥有丹麦最大集装箱码头,工业有水泥、造船、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
哈尔滨市与奥胡斯市的接触始于1981年,是年,丹麦国际开发署派人考察对黑龙江的援
助项目时,曾访问哈尔滨。同年,丹麦乳品成套设备公司高级顾问保尔逊访问黑龙江省时,
曾在哈尔滨市考察适于提供援助的项目,并建议哈尔滨市与奥胡斯市建立友好城关系。1982
年4月,丹麦DDS财团总裁波尼卡·奥森等人来黑龙江考察,受奥胡斯市长西蒙森委托,拜会
了哈尔滨市政府,转达了奥胡斯市愿与哈尔滨市建立友好关系的愿望。哈尔滨市长王化成向
奥森等人表示同意。
1982年,丹麦与黑龙江省在制糖业和畜牧业方面加强了合作,进一步促进了哈尔滨市与
奥胡斯市的接触。双方通过各种渠道,开展了一些工作,为建立两市友好关系做了准备。哈
尔滨市市长王化成、尉建行和奥胡斯市长西蒙森曾前后互致信函,并互赠纪念品。
1983年,黑龙江省省长陈雷访问丹麦时,奥胡斯市市长西蒙森再次向陈雷提出奥胡斯市
与哈尔滨市结为友好城市的建议,并邀请哈尔滨市派代表团访问奥胡斯市。
1984年4月28日,哈尔滨市长王人生率市友好代表团,访问奥胡斯市。5月2日,双方在奥
胡斯市签署了《哈尔滨市与奥胡斯市发展友好关系议定书》。
1984年11月3日,应王人生的邀请奥胡斯市市长西蒙森率市代表团访问哈尔滨。两市长就
经济合作与交流问题进行商谈,签署了《商谈纪要》。两市同意积极支持两市企业界之间扩
大经济合作,技术交流和贸易往来,两市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通过投资、合资经营和贸易
等办法进行。双方还同意加强人员交流,以便增强彼此间的了解,探讨进一步扩大合作的可
能性。
双方结为友好城市后,一些合作项目开始进行。松江罐头厂利用丹麦贷款,引进的冰淇
淋设备,投产后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双方还洽商了利用丹麦贷款对哈尔滨第一乳品厂进行
移地改造的项目。
七、佳木斯市与日本韭崎市交往
韭崎市位于日本列岛腹地山梨县境内,面积143平方公里,人口2.7万。经济以农业为主
,工业门类有电器、机械制造、纺织、建材、食品加工等。
1982年5月,韭崎市长内藤登在哈尔滨访问期间,得知佳木斯将修建绿川英子(绿川英子
系日本山梨县人)与其丈夫刘仁合葬墓的消息,对佳木斯产生良好印象,成为两市结为友好
城市的契机。后来经过黑龙江省方面的斡旋,双方开始了实质性的接触。1983年8月9日,韭
崎市长内藤登、日中和平友好协会山梨县支部长中村光义等一行4人,到达哈尔滨,对黑龙江
省和佳木斯市进行友好访问。在佳木斯期间,与佳木斯市长李福顺、副市长康增等就建立友
好城市问题,进行了3次会商。双方一致认为,两城市建立友好关系,必将促进两市的经济发
展。此后双方通过信函继续就一些细节问题,进行磋商。最后双方一致同意于1984年10月间
,在韭崎市完成建立友好城市的签字手续。
1984年10月7日,以佳木斯市长李福顺为团长的佳木斯市友好代表团一行5人,应邀访问
韭崎市。10月10日,在韭崎市市政大厅举行了《佳木斯市与韭崎市建立友好城市议定书》的
签字仪式,会上,韭崎市长授予佳木斯市长李福顺以韭崎市荣誉市民称号,双方还互赠了锦
旗。访问期间,佳木斯市代表团同日方的一些公司,就一些经济技术合作项目,做了初步洽
谈。其中包括与胜利公司商谈扩大电视机产量,与ABC公司商谈引进煤气发生炉技术项目,以
及引进耐寒城市绿地草的优良种子等。
双方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后,1985年8月10日,佳木斯市友好代表团行6人,由佳木斯市对
外友好协会会长孟传生率领访问韭崎市,双方就经济、贸易合作、技术交流等问题,进行商
谈。同年9月6日韭崎市友好访华团一行23人,由韭崎市议会议长舆石正雄率领访问了佳木斯
市。
八、佳木斯市与澳大利亚肖尔海文市交往
肖尔海文市地处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南海岸,有脑拉、伯力、马拉德等卫星城。总面
积为9600平方公里,人口5.6万,市政厅设于脑拉。肖尔海文市的工业有造船、畜产品加工
、造纸等,畜牧业发达,澳大利亚的胚胎移植中心设于肖尔海文市。
1985年6月,佳木斯市副市长卢凤岫率领畜牧业考察团,到达肖尔海文市考察胚胎移植技
术。肖尔海文市市长哈里·索金斯会见了卢凤岫,并提出希望同佳木斯市缔结“姊妹城”。
1985年9月23日,应佳木斯市长李福顺的邀请,以市长哈里·索金斯为团长的肖尔海文市
市政代表团来佳木斯访问。双方就加强两市间的交流与合作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技术交流
方面,肖尔海文愿意向中方提供优良牧草种、草坪草种以及玉米种子;在畜牧业方面,开展
更广泛的合作。肖尔海文方面将为佳木斯培训胚胎移植人员;佳木斯方面将为肖尔海文方面
培训中医中药人员,双方还就建立合资企业问题作了探讨。双方同意,由佳木斯派人赴肖尔
海文考察,在肖尔海文开办中国北方风味餐厅及设立中医药企业和针灸诊所的可能性;肖尔
海文方面愿意提供奶制品加工厂的设计和工艺资料,以及化工厂、洗涤剂厂、净水厂、塑料
包装厂等方面的技术,双方经过洽谈,达成了一些意向性的协议,并签订了《会谈纪要》。
肖尔海文市政代表团回澳大利亚后,该市市政会议,一致通过决议案,正式邀请佳木斯
市长李福顺在条件成熟时访问肖尔海文市,考察和落实部分经济合作项目,并建议在肖尔海
文市举行仪式,正式签署《肖尔海文与佳木斯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两市结为“姊妹
城”。
此后,佳木斯市与肖尔海文市方面,不断通过信函进行联系,除对建立友好城的一些事
项进行磋商外,并对加强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与合作事宜交换意见。双方一致同意,积极进
行准备工作,以待时机成熟,正式结为“姊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