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诗歌 一、《祖国颂》(全诗共六部分,节录前三部分)
祖国——亲爱的母亲!/阳光多么灿烂,/大地如同美丽的织锦,/红旗的海洋波涛汹涌,
/鲜花盛开色彩缤纷,/万里江山充满了芳香,/空气中洋溢着欢乐与和平。/啊!祖国,/
这一切都是为了你,/为了迎接你伟大的节日来临!
我忘不了那庄严的时刻,/十月的阳光照耀着天安门,/照耀着第一面五星红旗慢慢上
升。/“……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听到那震撼山岳的声音。/我们多么激动啊!/自
豪的感觉胀满了心胸,/快乐的泪水注满了眼睛。
今天,/沐浴着早晨的阳光,我们豪迈地向未来行进;/回头望一眼走过的路,/怎能
不掀起心中巨大的激情!/祖国,你度过了/十个金色的丰饶的秋天,十个风光明媚的阳春。
/在历史的长河里,/十年,那不过短短的一瞬,/可是,对于我们,/从沉重的镣铐里解
放出来的手,/对于六亿五千万辛勤的创造者,——/对于展翅奋飞的雄鹰,/即使是一秒
钟,/也有着无法计算的长度,/每一次呼吸,/都足够用来建树不巧的功勋。
祖国啊,/几百年来你曾经停滞不前,/满身创伤,憔悴而又贫困,/只有一弯残月,
/陪伴着你痛苦的呻吟。/可是,在这短短的十年里,/你的变化何等神速!/你变得这样雄
伟高大,/神采焕发,健步如飞,/一眨眼跨过了几世纪的路程!
啊,祖国!/我曾经用赤裸的双脚,/亲吻过你的大地山河,/用我的耳朵,用我的心,
/倾听过你脉搏跳动的声音;/每天早起,我焦急地翻开报纸,/寻找着你不断上升的红线,
/注视着你骏马一般的驰骋。/我对你应该多么熟悉啊,/如今,却感到眼花缭乱,/你每
分钟的巨大变化,/你闪电一样的速度,简直使我难于把你辨认。
祖国!那些骑在农民脖子上的,/穿绸穿缎却寸草不沾的黄世仁;/那些饱吸人民的血汗,
/对外谄媚对内骄横的反动统治者,/以及他们的特务、走狗、法律、条令;/和腐臭的垃
圾一起,/被我们从大地上彻底扫清。/武士道的强盗们,/再不敢到我们的国土上横行;
/华尔街的“神父”,唐宁街的“绅士”,/再不能用蒙汗药来掠夺我们。/今天,纸醉金
迷的魔窟,/已变成人民的花园,/散发出书籍和花木的芳馨。
过去,多少善良的同胞,/生活在祖国的土地上,/却被当作没有祖国的“黑人”,/
今天,怎样兴奋地向我夸耀,/他们珍藏着工会会员证。/多少没有名字的妇女——/过去
只是男人的附属品,/谁能想到头发花白的年纪,/在大红的选民榜上,/堂堂正正地写上
了她们的姓名。
那些被奴隶主当牲口贩卖,/任意挖掉眼睛剁去手脚的农奴,/已从十八层地狱里翻身。
/曾经是落后的兄弟民族,/开始有了自己的学校和医院,/自己的牛羊和机器,/他们成
了自己生活真正的主人!
党啊——/我的亲爱的中国共产党!/是你高举着火炬,/照亮了漫漫长夜,/是你给了
我们力量,/给了我们一颗慧心,/使软弱的无比坚强,/使懦怯的成为勇士,/使短视的
目光远大,/使愚笨的变得聪明。/是你领导我们走过崎岖的道路,/一面战斗,一面前进,
/搬掉压在头上的沉重的大山,/打开了通往繁荣、富强、幸福的大门。
党啊!是你教我们懂得!/人——这个尊严的字,/有着多么崇高的意义,/使我们有了
高度的觉醒。/我们活着,/不仅仅为了一顿粗茶淡饭,/一个能够遮蔽风雨的屋顶;/我
们要创造人间乐园,/使美妙的理想开花,/每个人发出最大的光和热,/每个人发挥丰富
的智慧和才能。
请看:昨天的雇工,/今天站在厂长的位置上,/有力的手提高了生产水平。/昨天衣
不蔽体的女农奴,/今天熟练地开动水轮机,/使康藏高原一片通明。/童养媳坐在怀仁堂
里,/从容地讨论着国家大事,/流浪儿在大学的试验室里,/向尖端的科学高峰攀登。/
双目失明的罗木命,/在机床旁边发明创造,/失去两腿的李来财,/驾驶拖拉机在大地上
春耕……
该诗录自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繁星集》。
作者:严辰(1914~),江苏省武进人,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的著名诗人。曾
任《人民文学》编辑部主任、《新观察》主编、《诗刊》副主编。1958年下放到黑龙江省,
任省文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省作协副主席、《北方文学》主编。1975年调回北京。他的
诗作有:诗集《最好的玫瑰》、《红岸》、《繁星集》、《青青的林子》、《山丹集》、《
红霞集》等。
二、《黑龙江颂》(叙事诗)
序曲:锦绣富饶黑龙江,犹如天鹅昂头唱。密密森林身上披,绵绵宝矿腹内藏。滚滚五
江大动脉,巍巍两岭胸和膀。身覆沃野万千里,盛产大豆和高粱。厂矿基点似棋布,铁水奔
流赛川江。百花齐放天鹅舞,万象更新跃“天堂”。
抗日战争:“九一八”恨最难忘,狼来蒋贼不抵抗。奸淫烧杀惨切切,天昏地暗凄怆怆。
集家并村地撂荒,年收不够出荷粮。糟糠橡面充饥饿,破旧麻袋当衣裳。人民愤怒塞胸膛,
天鹅悲鸣“北大荒”。挺身奋起共产党,拨开阴云见太阳。领导人民雪怒仇,武装抗敌保家
乡;十军奋战惊天地,八女投江为国殇;大军出关贼胆破,苏军过江日寇降。黑水白山笑开
颜,天鹅高唱庆解放。
解放战争:日伪枷锁方打断,又来美蒋野心狼。人人厌恶“二满洲”,个个争先赴战场。
军民合作如鱼水,工农团结似金钢。三下江南奇功著,四保临江威名扬。奋战三年再解放,
重建家园乐洋洋。天鹅任翱翔,全国待解放,出动子弟兵,过关渡长江;各路野战军,直捣
南海防。蒋匪兵败如山倒,六亿人民笑眉扬。天安门上红旗飘,松花江畔豆花香。举国欢呼
毛泽东,普天歌颂共产党。
九年建设:九年建设忙,天鹅换新妆。封建被打倒,土地放祥光。农业大丰收,粮谷盛
满仓;煤炭堆成山,木材运四方。钢花飞舞红满天,工厂马达遍地响;电站耀跃似星斗,铁
路绎绎脉络网。革命前进除障碍,思想生产双解放。科学技术大发展,青壮文盲一扫光;敢
想敢作破迷信,群策群力除旧章。民族团结如一家,共同奋斗力量强。人民公社显优越,振
奋工农兵学商。多快好省大增产,支援全国跃进忙。
幸福前景:美丽黑龙江,前景万丈光。元帅升了帐,先行开路忙;高山低下头,河水把
路让。农业工业化,厂矿遍城乡;大地园林化,媲美松花江。电气机械化,人人乐无疆;工
农无差别,难辨城与乡,劳动如游戏,产品按需享,歌声响云霄,心情多抒畅。织女下工厂,
牛郎奔农庄。天鹅对天唱,人间胜天堂。
该诗载于1969年?月?号《北方文学》,后收入《黑龙江诗歌选》
作者:强晓初(1919~),陕西省子长县人。曾任中共松江省委第二书记、松江省主席,
中共黑龙江省委副书记、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东北局候补书记兼秘书长等职。他善写旧体
诗,诗作很多。
三、《森林小记》(组诗)
《五花山》:秋风象一个神奇的画帅,/它把墨绿抹在松针上,/用朱红替枫叶镶边,
/给桦树叶涂上淡黄……,
沉思的小河为秋色陶醉,/象一条七色彩绸挂在树旁。/河上有一座好客的木桥,森林
把温热的手伸向远方。
《山下》:桔红的火球悬挂峰顶,/森林披上了紫色的轻纱。/拉原木的火车过去了,
/浓浓的烟雾化为一捧红花。
那欢腾的群山啊,/象在拍打天边的云霞。
我在林海上航行,/划向太阳的家。
《假日》:森林藏在雾气里,/南风吹,雪满天,/我远望山岭,/一层更比一层淡。
河沿有几座工棚,/飘着淡青色的烟,/新炕烧热了,/酒香浓,声声丝弦。
《窗》:南斗横挂天边,/新月斜挂。
满桌的树影,/一屋松涛的喧哗。/去年,洪水拍窗,/急坏了我一家。/她象从云中
飞来,/送来了一条木筏。
这扇窗啊,分担了,/多少欢乐,多少惊怕!
今夜,我远望南山,/看不清那密密的白桦。
有一星灯火,/亮在南山下;象一颗明珠,嵌在小兴安岭的山洼。
如果月光是水,/我愿把诗笺迭一朵花。
让花朵漂向那扇窗前,/把一缕清香送给她。
新月远了,风停了,/窗,给我梦中一幅画。
《虎骨》:大雪漫天,/小桥堆满梨花瓣,/老书记走远了,/脚印都不见。
你年老的伐木工,/为什么还站在门前?
大雪飞旋,不见林子不见山,/老书记走远了,/脚印都不见。
你年老的伐木工,/为什么还站在门前?
你眼角上是泪光,还是沾的雪片?你唇边挂的是微笑,/还是风雪吹皱了脸?
你年老的伐木工,/为什么还站在门前?
是想起了六十年的岁月,/象木排流过一道道险滩,/千条浪花落在你额上,/把你送
进了老年?
那牢狱似的林子,/那黑熊似的饥寒,/那山神爷似的鬼子,/那猎狗似的把头的皮鞭……
是想起了你冻死的兄弟,/被狼狗咬死的伙伴?/他们的青春象一根倒木,/蛮荒的林子
是他们的墓园
那些孤儿的哭叫,/那些寡妇的哀叹,/那些血迹斑斑的东方的长夜,/那些没有花开
的春天……
你年老的伐木工,/为什么还站在门前?
风大了,快进去吧!/小孙孙来到你身边,/他拉着你的衣袖,/怕你受了风寒。
孩子不知你的心事,/你看他笑得又美又甜,/不知长年风湿伤了你的腿,/不知虎骨
的重量似座山。
你年老的伐木工啊!/为什么还站在门前?
大雪纷纷扬扬,/老书记走得很远了,/你还在看什么呢?/眼中似有无尽的语言。
你年老的伐木工啊,/为什么还站在门前?
该诗作于1962年10月,五营。
作者:沙鸥(1922~1993),原名王世达,重庆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北京编辑《
大众诗歌》、《诗刊》。1961年下放到黑龙江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一生诗作颇多,有诗
集:《故乡》、《初雪》、《红花》、《为社会主义而战》、《春光无限好》等。
四、《三月雨》(外一首)
三月雨,/飘飘下;/三月风,催柳芽。/三月大地笑展眉:/“酒足啦!/饭饱啦!/
布谷鸟啊,/叫吧!叫吧!”
叫吧!/叫吧!/春播的日子到啦!/村里村外,/山上山下,/满田粪香,/满路佳话,
/及时雨,/何止天上洒!
看!/雨中送伞,/城里人马。/一车车,/一家家,/来啦!/来啦!来啦!/来啦!/
书记十里相迎,/社长忙抓电话:/“供销部,/供销部,/二百副套,/三百张铧,/喂,
小锄头,/再进七百把!”……来啦!/来啦!/工具厂的技师,/农学院的专家,/畜牧局
的主任,/种子站的老麻/……七十二行,/齐聚一家。/公社招待所啊,/盛不住了,/
第一线的实干家。
啊,/万事俱备,/东风劲刮,/队长们,/点点你的人马,/说说你的计划;/“老
参谋”,/还有什么好主意要打?/说吧!/说吧!/一九六一年,/钢人要骑铁马。/捉住大
好时光,/飞跨!/飞跨!
三月雨,/飘飘下;/三月风,/催柳芽。/三月农村扬笑语——/道不尽/公社田园,
/美景如画。/夺丰收,/哪在话下。
该诗作于1961年4月28日,宝山。
五、《行李的歌》
走熟了的大道翻惯了的坡,/一背起行李就想唱歌。/唱支小曲我嫌轻,/唱个野调我
嫌弱。/掂一掂肩头分量重,/信口唱支行李歌。
行李行李贴我身,/热汗腾腾如行军,/出风入雨平常事,/下乡本是回家门。/却为
何呀,/每逢上路慌心神,/总象身后有亲人,/叮咛嘱告一千遍:/“走向群众中,/根
苗要扎深,/鱼水共呼吸,/肩头责任重千斤……”
行李行李多简单,/革命传统接在肩,/“毛选”一卷口袋里装,/一条毛巾好揩汗,
/带上一颗战士的心,/“三大纪律”背三遍。/新八路,老打扮,/愿把农村作延安。/
同志呀,/没住过窑洞咱去“蹲点”/第一线就是咱今天的井冈山……
行李行李随我走,/好风翠柳在招手,/大地如同亲人面,/河水有情话长流。/都象
是,/呼我唤我去战斗!/万里长征走从头……
该诗作于1964年,绥化。
作者:王书怀(1929~1984),原名王树槐,河北抚宁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松
江文艺》(《北方文学》前身)诗歌编辑、黑龙江作家协会理事,从事专业创作。为走与工农
兵相结合的道路,曾在绥化附近的农村落户,担任过公社党委书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
书怀在中国当代诗坛上很有影响,诗作很多,主要有诗集:《扬帆集》、《青纱集》、《火
热的乡村》、《桦林曲》等。
六、《战斗在完达山》
青松绿柏耸云开,沃野千里米粮川,无价珍宝山蕴满,北国山河赛江南。
劳动人民织锦绣,要把江山大改观,哪知日帝动干戈,霸占祖国好河山。
归屯并户行连座,奸淫烧杀十四年,沃野千里人烟少,荒山秃岭凄凉现。
为驱日帝建抗联,游骑纵横完达山,高岭不见田野面①,星火烧遍东平原。
白雪为屋林为家,野果充饥泉当茶,千辛万难并非苦,红旗遍插北天下。
苏军援助灭日帝,林海雪原荡匪群②,雨过天晴出红日,乌烟瘴气一扫清。
人民勇士南北战,为民浴血多少年,今日建设来塞北③,英雄重建好河山。
高炉红光照满天,矿井布满山峦间,牛羊遍地果满山,开辟人间新乐园。
原注:①1932年3月,日军田野少将亲率号称万人大军,由吉林向完达山进军,气势凶凶,
不可一世,但被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于镜泊湖南墙缝、松乙勾的阻击,消灭了敌人绝大部分,
后经关家小铺的战斗,只剩下四百余人,向尚志县高岭子逃命,在高岭子又被抗日军消灭了
一百七十多名,疯狂的日军田野少将也于高岭子被打死。
②系指在完达山剿灭谢文东、李华堂等匪帮。
③指人民解放军农垦部队来黑龙江省开荒搞建设。
作者:李延禄(1895~1985),又名李庆宾,吉林延吉人。东北沦陷时期,出任东北抗日
救国军总部参谋长、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抗战胜利后历任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军长、
中共中央东北工作委员会副主席、合江省政府主席、松江省政府副主席。新中国建立后历任
黑龙江省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等职。主要诗作有《心歌集》。
七、《建设美好新边疆——为庆祝建国十周年而作》
1.四江一河壮黑龙,祖国塞北步繁荣,万众欢腾迎国庆,载歌载舞庆升平。
2.十载伟绩非寻常,万里大地放曙光,穷乡白城树厂矿,僻野荒原变粮仓。
3.十载伟绩胜千秋,我添欢悦敌添忧,和平阵营增威力,战争狂人魂胆丢。
4.十载伟绩颇辉煌,归功群众归功党,发愤图强续新页,建设美好新边疆。
作者:李范五(1912~1986),黑龙江穆棱人。东北沧陷时期历任中共穆棱、宁安县委书
记、中共吉东特委组织部长、书记。抗日战争胜利后,历任中共合江工委书记、合江省委副
书记、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省军区政委,松江省人民政府主席。新中国建立后,历任中央人
民政府林业部第一副部长、党组书记,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二书记、省长等职。主要著作有诗
集《壮怀集》。
八、《思佳客·吊杨靖宇将军》
淡淡青天瑟瑟风,黄花白酒吊英雄。十年挥戈山河重,一旦临危生死轻。眠盖雪,馑吞
荆,白山黑水任纵横。当年豪气知多少,枕畔龙泉似有声。
作者:李可,字聊之,黑龙江省望奎县人。曾任中共黑龙江省委办公厅副主任、中共嫩
江地委常委、常务副专员、齐齐哈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是中国书协会员、黑龙江省
书协名誉理事。工于诗词,在省内外一些报刊发表诗词数百首。
九、《啊,祖国,我的祖国!》
还是少年时候/我就时常久久地凝视地图,/我的心为你的深重的屈辱与苦难而绞痛……。
我从乡村走到城市,/到处我都看到残破与贫穷;/人民在苦痛的重压下弯曲着脊骨,
/饥饿而且疲惫……
而到处是喝血者在欢笑,/豺虎横行……
我曾和我无数的同志们/走进了伟大的战斗行列,/我们的头上飘扬着鲜血染红的旗帜!/
曾经在无数次的斗争中/我们高呼着你的名字冲向仇敌,/在那些甚至/面向死亡的时刻/
你的无数的儿女们笑向未来!
如今我阔步在你的自由的大地上,/我深知道每一寸土地都是浸透着爱情的,/我行进
在六亿英雄人民的中间,/我也懂得每一颗崇高的心:
只有在最大的穷困中走来的,/才会以最坚强的劳动使祖国丰富;/只有在最深的苦难
中长成的,/才会以最赤诚的心给予人类幸福与和平!
十年的时间是短促的,/在人类的历史上也许只是一个“逗点”,/可是你,我的祖国,
/你的业绩/亿万册书籍无法记载完全!/我的诗思尽管迟钝,/每当最新的意象还不曾涌出
喉咙,/“时间”却已经使它褪色,/可是我即使仅仅因为机器的节奏、麦穗的切切细语…
…/我们一生也歌唱不完!
我在少年时候/曾经时常久久地凝视地图,/现在我还是一样,/可是你的屈辱与苦难
永远不复返了,/而在我的心的翅翼下/展开了绚烂的诗篇:/我看到城市从荒原上生长起
来,/小麦的海洋,/水库的山色微光,/森林在向沙漠进军,/铁道伸延向天地的边缘……
运河是经过这儿吗?/沼泽地也许荡漾着水稻的清香……/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人的思想,
/创造与热情,/在这每一平方分的图面上/都是怎样的芬芳强烈的世界啊:/劳动的沸腾
,/胜利的欢呼,/歌声与微笑……
当然,/这一些还只是开始,/只不过是你的航程的开始;/啊,祖国,我的祖国!
该诗作于1959年9月。
作者:吴越(1910~),原名吴春恒,笔名江清、兰后、吴广、吴惠生、风尘等,江苏泗
阳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诗人。曾任中共福建省委直属部队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上
海文化艺术工作者工会副秘书长。1958年调到黑龙江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主要诗作有诗
集:《最后的星》、《暴风雨》、《初雪》等。
十、《王杰的号音》
黄海头,日观峰,/高天蓝如碧,/旭日似火红。/王杰立在立观峰,/吹奏金色的号
角,/号角上红巾飘动。
号音呵,好似/黄海波声起,/号音呵,好似/泰山松涛鸣。
王杰呵,/我们的血/在沸腾,/王杰呵,/我们的心,/在倾听。
听吧,这是/王杰的号音:
读马列的书,用我们的心灵。
读马列的书,/不是为写一篇/华丽的文章,/博得赞许的微笑;/不是为作一次/雄
辩的演讲,/赢得雷动的掌声;/不是为“理论家”的头衔,/不是为“好学”的虚名。
读马列的书,/用我们的心灵。
承受丰美的雨露,/让它把我们,哺育成/红彤彤,遍地冬梅;/承受温暖的阳光,/
让它把我们,哺育成/苍郁郁,满山劲松。
读马列的书,/用我们的心灵。
取得锋利的宝剑,/斩断敌人残忍的魔手,刺伤敌人凶狠的心;/取得炽烈的火炬,/
焚烧敌人罪恶的旗帜,/摧毁敌人腐朽的阵营。
马列的书呵,/马列的书!/红日东升的宝卷呵,/雷霆万钧的宏文!/给了我们/又一
架骨骼,/又一身肌肤,/又一副头脑,/又一颗心,——/呵,给了我们/一个红色的生
命。
听吧,这是/王杰的号音:/战士的心,/如同一颗红色的水晶,/不容分毫,自私的
灰尘。
多少亲爱的同志,/在就义之前,/用自己的热血,/在雄伟的峭壁上,/书写豪壮的
诗句,/让一字一句,/放射炯炯的光辉,/成为不灭的星群。
多少亲爱的同志,/在临终的时刻,/用恳切的声音,/呼唤着:“党呵,/命令吧,
/命令吧,/指定任何岗位,/让我再去斗争,/直到生命最后的时辰。”
同志呵同志,/难道我们,/在党指定的岗位旁边,/让私心死死纠缠,/苦苦盘算,
踌蹰不进?
只有市侩,庸人,/在自己岗位的旁边,/仔细估量——/眠床是否柔软,/空气是否
温馨,/桂冠的大和小,/黄金的重和轻,/脚下的这块土地/会不会裂,/头上的这片天
空/会不会崩。
我们呵我们,/党指向哪里,/就走向哪里,/我们的决心——/把我们生命的滴水/
溶入滔滔的革命洪流,/奔腾呵奔腾,/向共产主义伟大的前程。
听吧,这是王杰的号音:
不怕山岭陡峭,/不怕江河汹涌,/不怕泥土岩石般坚硬,/不怕大地上荆棘丛生……
是董存端,/铁打的臂膀,/托起拦路的山峰,/把它摔得粉碎,/开辟了进军的路程;
/是黄继光,/钢铸的胸膛,/筑成一座堤坝,/挡住死亡的洪水,/让胜利的号角震动云
层;/是雷锋,/为人民金黄的丰收,/风里,雨里,/雪夜,霜晨,/大地上辛勤耕耘。
数不尽,数不尽,/灿烂的群星呵,/永远地,永远地,/辉耀着我们的心中。
我们呵,/肩挑千斤重,/我们呵,/背负万斤沉,/过江,渡河,/翻山,越岭,……
/给我们最大愉快的/是汗水浸透的衣襟,/给我们最大幸福的/是人民欢乐的笑声。
我们呵,/肩挑千斤重,/我们呵,/背负万斤沉;/来吧,十二级台风!/我们冲向你,
/撕碎你乌黑的翅膀,/把胜利和幸福,/献给人民;/我们冲向你,/撕碎你乌黑的翅膀
,/把失败和死亡,/送给敌人。
我们最崇高的愿望——/拥一腔热血,/你一颗红心,/跃铁马,/挥金戈,/浴硝烟,
/披征尘,/革命疆场,/战斗一生。
为革命,必要时,/我们将慷慨赴死,/不,不是赴死,/是在电闪雷鸣中/走向永恒的
生存;/这时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无数胜利的旗帜,/如同早晨明艳的红云。
黄海头,日观峰,/高天蓝如碧,/旭日似火红。/王杰立在日观峰,/吹奏金色的号角,
/号角上红巾飘动。
号音呵,好似/黄海波声起,/号音呵,好似/泰山松鸣。
号音呵,/呼唤我们斗争,/号音呵,/鼓舞我们前进。
王杰呵,/我们/学习你——/为革命生,/为革命死,/革命路上,/脚步永不停。
/看,/我们手中的/红旗,/和你号角上的/红巾,/在一起猎猎飘动!
该诗作于1965年11月,哈尔滨。
作者:方行(1917~),原名张协和,又名张汉,浙江湖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
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黑龙江大学副校长兼中文系主任,中国文联全国委员
会委员,黑龙江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等职。主要作品有《莫阿比特诗抄》、诗集
《泪的花环》等。
十一、《满江红·鹰角亭观日出》
晓色迷蒙,登高处,海风习习。抬望眼,霞光一片,水天尽赤。鹰角亭前人笑语,秦皇
岛上灯明灭。会高歌一曲《东方红》,迎日出。
黑夜尽,天下白,潮水涌,浪花激,笑旧时权贵,销声匿迹。绿树红楼人似玉,良晨美
景今胜昔。喜河山从此属人民,任憩息。
该诗作于1964年8月25日。
作者:赵扬(1914~1974),笔名宋扬、李昂等,浙江镇海人。曾任《浙江日报》副社长、
副总编辑,浙江省工业厅副厅长、《黑龙江日报》总编辑。赵扬工于旧体诗词,主要作品有:
诗集《晓望集》、组诗《松花江之夏》、《哈尔滨之夏》和《钗头凤》等词。
十二、《铁姑娘驾铁牛》
身子象铁一样结实,/充满了青春的活力。/意志象铁一样坚强,/在困难面前把头昂
起。
李贞芬,一个农家女,/结实,坚强,象铁一样,/人们不叫她李贞芬,/人们都叫她
铁姑娘。
“我们的铁姑娘,你呵,/为什么急急慌慌地跑?”/“我听见铁牛突突地叫,/就象听
见新农村哈哈地笑!”
“我们的铁姑娘,你呵,/为什么把铁牛反复地瞅?”/“从前我爱的是铁犁,/今天我
爱上了铁牛!”
“铁牛的脾气又倔又暴,/不是三五天能驯服得了。”/“我有天大的信心来取胜,/
只要你肯把着手来教!”
铁姑娘的热情象团火,/老司机再没二话说。/铁姑娘纵身跑上了驾驶台,/老司机给
讲解铁牛干活。
“又要牛儿好,又要不吃草,/没有铁牛办不到;/又要耕的深,又要种的巧,/只有
铁牛效率高……”
自从铁牛进了村,/它就扰乱了铁姑娘的心,/铁姑娘把心思用在铁牛上,/坐不安来
睡不稳。
她白天捉摸着水牛,/她晚上翻阅着书本。/书本上寻找铁牛的图样,/睡梦里寻找着
铁牛的踪影。
“让我自个儿驾驶吧!”/铁姑娘过一个时期提出申请。/“你想领取驾驶证吗?”/老
司机笑着点头答应。
铁姑娘转动着方向盘,/铁牛顺垅台跑的周正跑的欢。/老司机在旁边拍手叫好,/社
员们在旁边啧啧称赞。
自从公社有了铁姑娘,/一个个铁姑娘在成长。/党支部组织铁姑娘生产队,/十一个
铁姑娘个个强。
“井底之蛙想吃天鹅蛋,/黄毛丫头也想夺高产!”/“兔子的尾巴怎么也长不了,/干
几天还不得累的鸟兽散!”
铁姑娘听了不服输,/有党的支持胆气粗!/铁姑娘们听了齐发愤,/小女子要赛过大丈
夫!
奋战巧干实现了满肥田,/地多土硬整不过来咋办?/铁姑娘队长夜奔铁牛站,/开来了
铁牛连夜把地整完……
二十五亩地长的苗全苗壮,/二十五亩地到秋空前高产。/我们的铁姑娘队成了先进队!
/我们的铁姑娘队长考上女状元。
作者:李熏风
十三、《粮车》
马儿踏着月亮跑,长鞭把流星甩掉。车儿装得太满了,马儿跑得太快了,容不下了笑声、
小调,把欢乐颠撒了一道。
该诗作于1957年2月。
作者:鲁丁(1926~),原名孙成名,吉林辽源人,毕业于东北大学,长期从事中学、师
范教育工作,黑龙江作家协会会员。主要诗作有《咱坐在粮车上》、《老五赶车》等30余首。
十四、《站在大顶子山上唱—— 一个赫哲老猎人的歌》(节选后一部分)
赫尼那,/赫尼那,/枪响了!/炮响了!/地覆了!/天翻了!/五星红旗,/从老林子
里升起来了!/大顶子山笑了!/赫家的春天来了!/赫尼那,/赫尼那,/吹起我的口弦琴,
/放开喉咙歌唱:/唱我新生的公社,/唱我油漆的门窗,/唱我青青的林子,/唱我的鹿
群和山羊,/唱我绿色的草滩,/唱我那美丽的乌苏里江,/唱我那婴儿的摇篮,/唱我那
村子里缝纫机响,/唱我那金鳞闪闪的鲤鱼,/唱我那原野上红梅花香,/唱我那青山下的
学校,/唱我那夜里星一样的灯光,/唱我那姑娘的笑脸,/唱我那高高的红旗飘扬!赫尼那,
/赫尼那,/赫家的头顶上,/升起了红太阳,/升起了圆月亮。/赫家的头顶上,/闪满
了亮星星。/赫家的头顶上,/青天象湖水一样。/赫尼那,/赫尼那,/跳上我的枣红马,
/挎上我的狩猎枪,/马蹄在路上哒哒响,/我们是走在祖国的土地上。/赫尼那,/赫尼
那,/猎刀挂在腰带上,/撒起我的扑鱼网,/大江大河迎主人,/我们的渔场多兴旺,/
鱼堆象山岗。/赫尼那,/赫尼那,/走在祖国的土地上,/我们的马蹄哒哒响,/走在祖
国的江河上,/我们的渔场多兴旺。/从黑夜中飞出的天鹅,/它会百倍的赞美阳光!/从死
亡中走出的赫哲人,/他会永生永世的,/感谢中国共产党!/天鹅起飞了,/在晴空里自由
地飞翔!/赫哲人站起来了,/他要为幸福的生活歌唱。
站在大顶子山上唱,/我的歌象彩云一样。/飞向南方哟,/飞向南方!/带着赫家的激
情,/带着赫家的风光,/带着赫家的幸福,/带着赫家的吉祥。/飞向南方哟,/飞向南
方!/北京城哟,/我生活的源泉!/毛主席哟,/我心中的太阳!我的歌,/献给北京城,/
我的歌,/献给火红的太阳。
该诗作于1959年10月。
作者:赤叶(1930~),原名李军,辽宁瓦房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当过《北方文学》
编辑,是黑龙江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主要诗作有诗集:《初歌集》、《致故乡》、《掘进集》。
十五、《林海鹿场》
峰回把人迷,/林海一声鸣,/树深见鹿影,/鹿场深山里。
花鹿溪边饮泉水,/小鹿呦呦伴鹿笛,/桦林吹笛人,/双辫绿衣女。
东北大姐砍柞枝,/鄂伦春小妹喂小鹿,/江南姑娘正锄地,/朝鲜族大嫂滤蜂蜜。
桦林美,/好养鹿;/椴花开,/酿蜂蜜;/山土好,/菜苗齐;/兴安岭上林业村,
/各族姐妹新天地。
一群群鹿儿精壮壮,/一坡坡苗儿翠滴滴,/一箱箱蜂儿唱新曲,/一个个人儿笑飞眉。
夜来木屋电灯亮,/收音机唱北京戏,/林海有他斧锯声,/斧声乐声荡心里,/轻歌
引线密密纳,/纳双登山厚鞋底。
家乡美,/记心里;/边疆好,/爱心里;/人儿呢,/何用提!/祖国山川千万里,/
何处不展双飞翼!
一车车原木运下山,/一对对茸角送内地,/兴安林海有鹿场,/酿着幸福酿着蜜!
该诗作于1963年。
作者:陈国屏(1935~),原名陈明藻,笔名嘉川、川子等,四川省人 。黑龙江作家协会
会员,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主要诗作有:组诗《植树诗传单》、《水库组诗》、《秋
收组诗》等百余首。
十六、《歌》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一个太阳最亮的日子,/我抱着红缨
枪,/学会了这支歌;/从深夜唱到黎明,/从农民会唱到每一个小院落……/唱呵,越唱
越响亮,/唱呵,越唱越快乐!/放猪娃唱着/第一次走进小学;/老羊倌唱着/抛下那双多
少辈的毡靴;/那个黄瘦的童养媳呵,/唱起这支歌,/挺起腰板讲话,/指着三角眼的婆
婆……/唱呵,一年又一年,/唱呵,一月又一月……/土地拉起了手,/多少把镰刀一齐
割,/割来了多少个丰收,/合作社呵是淘金的窝……/唱呵,越唱越有劲,/唱呵,越唱
越亲切!/唱来人民公社好,/唱来五业大飞跃;/黄牛要让给铁牛,/犁锄要让给机械……
/唱呵,越唱越幸福,/唱呵,越唱人越多!/我在唱,/孩子在唱,/子子孙孙,/永久唱
着这支歌……
作者:陶耶(1928~),原名王云笑,黑龙江尚志人,黑龙江作家协会会员。曾任《松江
文艺》编辑、《黑龙江日报》文艺部主任。主要作品有:儿歌集《上姥姥家》、《人民公社
万岁》、诗集《三个少年队员》。
十七、《生活即景》(组诗)
《虹》草原上,/雷声隆隆,/拖拉机过处,/犁出一道长虹。
《银》远望草原一片银,/近看地上是羊群。/耳闻牧人高声唱:/“合作社是聚宝盆……”
《晚归》红楼绿树映晚霞,/少妇凭窗抱娃娃,/娃娃向外招手笑,/迎接爸爸转回家。
《灯火》灯火辉煌照窗明,/夜来工地更沸腾,/晨起推窗望出去,/新楼又长一层。
作者:舒展(1932~),原名洪耀天,黑龙江人,黑龙江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哈尔滨、齐
齐哈尔从事新闻、文艺工作。主要作品有:长诗《红日赞歌》,组诗《颂歌》等数十首。
十八、《完达山抒情》(全诗共六部分,节选后两部分)
(五)又到了千里飘香的秋天,/坡下的水碧绿如染,/我作一个革命的后辈,/来谒见
红色的大山。
林边的花脸蘑又撑起了小伞,/岭上的黄花菜金黄一片,/象等待着英雄们前来采摘,/
好回味往日生活的香甜。
鸟拉草呵!又长起来了!/金丝绒一样柔软,/象等待着游击队员来收割,/好重温战争
年代的冷暖。
深秋的雾哇!慢慢飘散,/把森林里的炊烟遮掩,/好象往日掩护部队的行踪,/丝毫不
让敌人发现。
秋高梁又燃起了火把,/苞米地里枪缨闪闪,/蝈蝈在声声地唤着,/请英雄们去回首
当年。
(六)英雄们呵!你们能回来吗?/重相聚松林中间,/再以往日的英姿,/驰骋在这壮丽
的群山?
我知道有的人手拿建设的蓝图,/皮箱内仍珍藏着红缨枪尖,/如果需要,能马上离开
工地,/为和平再去扑灭战争的烽烟。
有的人正管理庞大的钢厂,/为生活铸造着梁架、铧尖,/敌人若胆敢来侵犯祖国,/
他不惜将犁铧改作刀剑。
有的人也许在经营富饶的农场,/让战壕代替麦田不合我们心愿,/但是一旦要回到这
荒山坡下,/他仍能用刺刀把野菜来剜。
有的人案头上虽摊着科学著述,/但没忘往日那战斗的宣传,/需要时立刻会提上装满
石灰的小桶,/把标语写上那村头的墙垣。
永不凋谢的青松林呵!/红旗不倒的完达山!/战斗时我们曾生死与共,/建设中我们又
携手并肩。
过去的要让它象川上的逝水,/一去永不复返,/未来的仍然是万里征途,/我们要勇
往直前。
假若历史真学那季节的变换,/残冬后还会有一阵春寒,/寒流拖延着春花的怒放,/
新芽遭受到风霜的摧残——/英雄们将重聚在青纱帐内,/其英武决不会稍逊当年!/高举起
先烈们血染的红旗,/反逆流挽狂澜纵马挥鞭!
该诗作于1962年9月至1963年1月。
作者:彩斌(1930~1972),原名朱彩斌,湖北房县人,黑龙江作家协会会员。曾在陕西
省军区文工团任创作员、八一电影制片厂搞新闻片摄制工作、在哈尔滨市文联从事专业创作。
主要诗作有:诗集《完达山抒情》。
十九、《战士情怀》(三首)
《蓝天并不高呀》山鹰,在脚下盘旋;/白云,绕在身边;/月亮,挂在窗口;/星星,
缀在屋檐……/蓝天并不高呀,/比刺刀只高出一拳,/于是,我们互相提醒:/小心,别
碰破了天!
《苍松》寒风使林木都害怕,/纷纷搬到山背住下,/连小草也不敢直腰生长,/紧贴
着地皮蔓爬。/边防战士迎风修一座哨所,/在大风的故乡安下了家,/于是,我看见苍松
插入云霄,/枪刺是它刚劲的枝丫……
《钢盔》我们在一个山洞里,/发现一只怪物,/原来是一顶美造钢盔,/子弹给它开
了两个窗户。/它的主人早已在我们抢下毙命,/钢盔里却住进了两只鹰雏,/于是,我们
给它添一把软草,/巡逻道上还为小鹰的平安祝福。
该诗作于1956年鸭绿江边。
作者:钱英球(1932~),笔名茵秋,广东云浮人,黑龙江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哈尔滨广
播电台记者、编辑、文艺部主任等职。主要诗作有《朝鲜三月的夜》、《兵的作风》等数十
首。
二十、《送料工啊》
送料工啊,/你每天推着小车在车间里串行,/从这一台机器到那一台机器,/你象一
位永不疲倦的使者,/把幸福的种子到处推送!
早晨,/一切还都是那么寂静,/车间里就响彻你车轮的歌声,/直到你走过最后一台
机器,/那千百个马达就一齐沸腾!
从这一台机器到那一台机器啊,/你到处都受到同样的欢迎,/小伙子看着你就卷起了
袖子:/“来,有难干的活往咱这送!”
你含着笑送去一批批荒料,/你又含着笑把成品一个个数清。/每当你送走一批新出的
产品,/喜悦就飞出你微笑的眼睛。
工人们用微笑迎接你,/他们愿意听你车子的响声,/谁机床前的车轮印子最多,/谁
就会感到莫大的光荣。
送料工啊,/车子仿佛是你的弟兄,/你推着它不停地奔走啊,/每一步都记录着生产
的进程!
作者:任国顺(1936~),哈尔滨第一工具厂工人,黑龙江作家协会会员,是五、六十年
代哈尔滨著名的工人诗人。主要诗作有《早给农村送光明》等。
二十一、《夸土地》
哎哟哟!我的妈,/这里的土地肥到了家,/插上根筷子会发芽,/栽上块柴禾也开花。
不是咱们瞎吹牛,/这里的土地真少有,/抓一把泥土捏一捏,/油花顺着手背流。
看这土地有多好,/打着灯笼没处找,/肥田沃土千百里,/真是祖国的一块宝。
作者:杨荣秋(1929~),四川筠连人,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曾经当过文工队创作员、
文工队长、报社记者。主要诗作有《土》、《路》、《重返小青河》(长篇叙事诗)等。
二十二、《永不放下枪》
感谢郭老称赞,/我们去向地球开战。/举起科学技术大旗,/冲过艰难战胜自然。
一颗红心交给党,/英雄解甲重上战场。/不是当年整装上舰艇,/不是当年横戈渡长
江。
女儿离队要北上,/响应号令远征北大荒。/用拿枪的手把起锄头,/强迫土地交出食
粮。
让血迹漫染的军装,/受到机油和泥土的赞赏。
让子弹穿过的伤疤,/在黑土地上泛红发光。
一颗红心交给党,/英雄解甲永不放下枪。
作者:徐先国(1933~),湖北人。1958年从军队转业到北大荒,当过农工、宣传科长。
该诗发表于1958年5月7日《人民日报》,受到王震、郭沫若、郭小川的好评,曾被选入中学
课本,谱成歌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