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世俗生活故事

 一、《熟皮子》(赫哲族)
    太阳升起老高了,熟皮子老汉还蒙着鱼皮睡大觉。老伴火了,举起拳头就砸。不料三砸 两砸把鱼皮砸软了。老汉受到启发,干脆用木棰木糟来砸鱼皮,果然砸得柔软暖和耐穿耐用。 从此留下熟皮子的好方法。
    流传在同江县赫哲族中间。吴连贵口述,马名超、黄任远采录整理,载于《民间故事》 54期。
    二、《考媳妇》(赫哲族)
    婆婆要考考新过门的媳妇,令媳妇做一道鱼菜,这道菜要看看是生的,吃吃是熟的。媳 妇很巧,没感到为难。媳妇挑了两条新鲜鱼,飞刀片肉,切下细丝,放入桦皮盒内,用醋泡 上;把鱼皮放火上一烤一抖,鱼鳞全掉,鱼皮烤得焦黄喷香。媳妇把鱼皮加上鱼丝佐料一拌, 一大盘生鱼凉菜就做好了。公婆一吃,交口称赞:“新媳妇做了一道新鲜菜。”从此留下吃 “刹生鱼”的习俗。
    流传在赫哲族中间。徐昌汉、黄任远提供。
    三、《猎人为什么养狗不养狼》(鄂伦春族)
    早先鄂伦春族人养狗也养狼,带着狗和狼进山帮着猎取野物。这天猎人进山什么野物也 没有打着,狼和狗也都跟着挨了饿。夜间猎人睡着了,狗守在猎人身边没有睡,狼饿急了就 张开血口要吃猎人,狗见状就汪汪地跟狼干起架来。猎人被惊醒,狼就趴在一边装没事,猎 人把狗申斥了几句又睡下了。这时狼又张开血口要吃猎人,狗又汪汪地跟狼干起架来。这样 反复几次,猎人终于看出真相,一骨碌爬起来,抽出猎刀,冷不防上去一刀把狼宰了。从此 猎人只养狗不养狼了。
    流传在逊克县鄂伦春族中间。莫希那讲述,王朝阳于1982年采录整理。
    四、《长顺和人参姑娘》
    爷俩随大帮人进山挖参,没有挖到就留在山上了。儿子长顺见青石板上坐着穿一身红衣 的水凌凌的大姑娘,正用一双大眼睛笑眯眯地看着他,憨厚的长顺臊得调头就跑。第二天爷 俩出去,果然看到一道红影一闪不见了。爷俩分头堵截,爹爹告诉儿子见到那姑娘就拦腰抱 住,那是人参精。可是长顺见到姑娘刚要伸手去碰,却又把手缩了回来,又把姑娘放跑了。 又一次老人见长顺竟和姑娘坐在一起亲热的又说又笑,一见老人,姑娘一转身又没了,长顺 又没抓住。老人一气病倒了,参姑娘每天来给老人熬药,做饭。老人受到感动,看出姑娘对 儿子很好,就同意姑娘留下一起生活。姑娘含羞地叫了声“爹!”从此就和长顺结成了夫妻, 一家三口过上美满日子。
    流传在宁安县马河乡。李连璧口述,李萍采录整理,载于《黑龙江民间文学》第14集。
    五、《巴隆色被斩》(满族)
    孤苦伶仃的小伙子巴隆色上山采参,无意中把被野兽踩倒的一棵红花扶起来,救活了。 第二天见一老太太,送给巴隆色一个宝物索拨拉棍,巴隆色用这宝物找到了10棵6品叶大苗参。 回到家表兄骂巴隆色是穷命鬼,说那老太太是人参精,抓住挖出来献给皇上就能当二品官。 巴隆色心活了。两人进山把老太太骗出来,表兄立刻用红头绳套上,挖出一棵24两大人参。 正要进京,有5个小孩突然跑来跪下,请求把他们的额娘给放了吧。巴隆色一看心软了,正要 放,表兄说那都是老太太的儿子,叫母子参,送给皇上就能当宰相了。巴隆色一听又心活了, 两人就把5个小孩套住,挖出来,把6棵参装进桦皮篓里,背着上路了。6棵母子参在篓里唉声 叹气,说没想到巴隆色这么忘恩负义!桦皮篓问出事情原委,就和路边花喜鹊商议出个搭救人 参母子的法术,使两人越走感到背上越沉。这时来一老头,说6棵人参是6路天兵天将,能帮 他们打天下,做皇上,还用法术当场演习一遍。两人一听能当皇上更好了。就用法术指挥6路 兵马去攻一座山城。忽降大雨,6路兵马不见了,皇上的官兵涌上前把他俩逮住,就地斩首了。
    流传在宁安一带。傅英仁1983年口述,王士媛采录并于1984年整理,载于《黑龙江民间 文学》第14集。
    六、《巧媳妇故事》
    甘老汉有4个儿子3个媳妇,一日放3个媳妇回娘家,让大媳妇去住七八天,二媳妇住半个 月,三媳妇住15天。又让各捎点东西回来,让大媳妇捎点纸包火,二媳妇捎点没有刺儿的方 白鱼,三媳妇捎点红心罗卜。还特别嘱咐三人同一天去同一天回来。三个媳妇赶紧收拾收拾 走了。到岔路口要分手时,三个媳妇都愣住了,到底老公公让哪天回来,都捎啥东西呀,谁 也没弄明白。三个媳妇愁得哭起来了。路旁有家肉铺的姑娘出来问为什么哭,三个媳妇一说原委,姑 娘立即说7天加8天是15天,半个月也是15天,你们三个不都是15天回来吗?姑娘说纸包火是纸 糊的灯笼;没刺儿的方白鱼是豆腐;红心罗卜是煮熟的鸡蛋。三个媳妇恍然大悟,高高兴兴 地走了。过半个月,三个媳妇都在同一天回来并把各样东西都捎来了。老公公很奇怪,三个 媳妇怎么一下子变聪明了呢?一问才知道是路旁肉铺的姑娘说破的。老头就特意去访这位姑娘, 姑娘问要买啥样的肉啊?老头说要买皮打皮、皮靠皮、瘦的不带骨头、肥的不带骨头四样。姑 娘按老头的要求把肉割好一包包递给老头,老头打开一看,皮打皮是猪尾巴,皮靠皮是猪耳 朵,瘦的不带骨头是猪肝,肥的不带骨头是猪肚子,心想这姑娘是真行啊。回去托媒人给四 儿子作了亲,没几天就娶过来作了四儿媳妇。老头拿来绿豆、大米、小米和韭菜、鸡蛋,问 四个媳妇谁能用这些东西做出8样饭20样菜?三个媳妇都说做不出,四媳妇巧妙地给做出来了。 老公公乐了,十分得意,在门外写上“万事不求人”几个大字。这下触怒了县官,县官要老 头三天买来天那么大一块布、海里面的五斤油、公牛下的一个犊,否则就要判罚。三天头上, 四媳妇巧妙机智地应付了县官,县官只好认输,灰溜溜地走了。老头高兴极了,觉得四媳妇 真够得上万事不求人了。
    流传在黑河等省内各地。王正清口述,谷丽辉采录整理。有多种异文。
    七、《石头人的故事》(满族)
    哥哥索儿泰娶了媳妇忘了娘,霸占了阿玛留下的一点财产,狠心地把老额娘和年幼的弟 弟赶出家门。弟弟英翅窝和额娘在山脚下压个小窝棚,每天上山打柴,母亲织布,相依为命。 一天英翅窝在山上偶见一石头人,张着大嘴似笑非笑,很是好玩,便顺手把冻得又冷又硬的 干粮放在石人嘴里,又去打柴。待回头取出吃时,干粮变得热热乎乎。英翅窝把吃剩下的最 后一个重新放进石人嘴里,准备带回家去孝敬母亲。可是在掏这最后一个干粮时,却从石头 嘴里掏出一包金子。英翅窝乐颠颠地拿回家去告诉额娘,额娘让英翅窝送回去,教育英翅窝 不能收取不义之财。然而石头人一再给英翅窝金子。母亲感到这是天意,只好收下。用以置 房置地,发了大财。见此情景,哥哥索儿泰跑来弟弟家套出真情,也去山上打柴,往石人嘴 里放干粮,结果掏出的是树叶子,是青苔。他气得大骂,使劲往里掏,只听“格登”一声, 石人大嘴一闭,把索儿泰的胳膊死死咬住,再也抽不出来。黑心的索儿泰被冻死在大森林里。
    流传在宁古塔满族中间。赵大娘口述,王树本1984年采录整理。载《满族民间故事选》 第2辑。
    八、机智人巴拉根桑的故事(蒙古族)
    普通劳动者巴拉根桑用自己的无穷智慧一次又一次地斗败了巴音(财主),使巴音上当、 倒霉,为穷苦牧民出了气。巴音恨透了巴拉根桑。一次巴拉根桑正靠在树上休息,一个巴音 来要和巴拉根桑比智慧,说若是巴拉根桑输了,要用马刀砍下巴拉根桑的头。巴拉根桑说: “行。不过我的智慧囊拉家了。”巴音命令说:“快回去取去!”巴拉根桑说:“那你得替我 支着这棵树,不然它就倒了。”巴音说:“行。”巴拉根桑说:“你得在这等着我,可不许 走啊!”巴音说:“你骑我的马,快去快回来!”巴拉根桑骑上巴音的快马,抖动缰绳箭一般 飞向草原深处,再也没回来。巴音这才知道他又一次输了。
    流传在杜尔伯特蒙古族中间。波尔固德口述,波·少布采录整理。
    九、大力士德布库的故事(达斡尔族)
    德布库把砍下来的200多捆柳条装在车上。上坡时见牛拉不动,就把牛卸下拴在车后,自 己扛起车便往坡上走。又觉得老牛在车后一拽一拽的,于是放下车把老牛捆把捆把塞进柳条 里,连车带牛一下都扛起来上坡了。一次德布库路遇花花公子鄂库尔抢亲,一拳把鄂库尔打 个仰巴叉。狗腿子上来,又一拳把狗腿子打个嘴啃泥。抢亲的人赶车要逃,德布库一把拽住 车尾巴横杠,车纹丝不动,随后把车一下子扔出三丈多远,把人马摔得伤的伤残的残。一看, 他脚上穿的“其格猊”(牛皮靴子)都撑破了,站过的地方陷进去一个大坑。
    流传在嫩江流域达斡尔族地区。杜荣山口述,伊仁、王金玉、杜世文采录整理。
    十、《淹死鬼》
    一钓鱼者,傍晚收竿回家,忽听有人和他说话,细一看又无任何人,如此反复几次,便 大声问:“你是什么人?为什么只听说话不见人?”“我是淹死鬼,你不怕我吗?”“我不怕, 你出来吧。”少顷,只见一少妇从水中钻出,问其身世,说三年前因遭婆婆毒打而投河自尽, 阎王爷怜其命苦,令其守河,只要抓到替身,便可投生。钓者顿生同情之心,与鬼成了朋友。 鬼每次都帮钓者钓到很多鱼。一日鬼告诉钓者明日她将抓一替死鬼,好去投生,以后就无缘 再见了。三天后鬼却出现在钓者面前,原来鬼可怜那替身有一大帮孩子,不忍心抓,把替身 放回去了。钓者想起前天果有一女人落水后又被救活了。数日后鬼又要抓一姑娘,见姑娘青 春年少,于心不忍又放回去了。淹死鬼错过了好时机,阎王不再让她投生,派淹死鬼到某娘 娘庙上去侍候娘娘。四月十八,钓者逛庙会,果见娘娘旁边的塑象正是那淹死鬼,见他进来, 还对他微微地笑着。
    流传在饶河县。姚中岷口述,张玉银采录整理。
    十一、《鬼劝夫》
    某人嗜赌成性,妻子苦劝无效。家无柴米,日子难熬,妻子病倒,赌徒仍恶习不改。妻 子一怒之下悬梁自尽。赌徒闻听妻子死讯,毫不悲伤,只顾乐颠颠地牵一头赢来的毛驴回到 家来。一进门,妻子迎了出来,赌徒吓了一跳,心想这娘们不是死了吗?既没死,也不细问, 便支使妻子做饭。妻子操刀一刀将驴砍死,卸下两条驴腿填进灶坑点火,从驴屁股割下两块 肉扔锅里就煮。赌徒知道是鬼,撒腿就跑,妻子早堵住门口,目光如电,面色铁青,手持菜 刀,怒目而视。赌徒吓得魂飞魄散,慌忙跪地求饶。妻子泪流满面,指斥道:“你嗜赌成性, 将父母遗产赌净输光,死后有何面目见二老于地下?你偷鸡盗狗,坑蒙拐骗,将来能有好下场 吗?”赌徒吓得一身冷汗,羞得无地自容,从此改邪归正。
    流传在龙江一带。王明贵、赵玉生口述,海英、中德采录整理。
    十二、《狐狸报恩》
    郑不邪父母死后,不务正业,吃喝嫖赌,几年便把家业败祸精光。一日向姐姐借钱,受 到姐姐责骂,说如果是说媳妇,干正用,姐姐就可以把钱借给他。这天郑不邪想个歪主意, 请画匠用纸给他糊了个女人,用被盖上,就去骗姐姐,说媳妇已经娶到家了,姐姐若不信可 去看看么。姐姐真的跟郑不邪来了,不邪忙解释说媳妇长得好,就是临时有点小病,正躺在 炕上,请姐姐别挑礼。到了家郑不邪装模作样地喊道:“姐姐来了,你能不能挺着起来见个 面呀?”突然里屋答应了一声,走出一个天仙般的美人来。美人上前叫声姐姐,姐姐乐得合不 拢嘴,郑不邪不知这是怎么回事儿,心里直发毛,被迫假戏真做。美人热情招待姐姐。郑不 邪借送姐姐之机溜走了,一连几天不敢回家,怕是妖精。总是躲在外面也不是办法,便小心 翼翼地回家探视,美人喜笑颜开迎出来,指责不邪好狠心,不回家!不邪被美人的美貌殷勤迷 住了,越来越不怕了。美人说了真话,她原是一只狐狸,因醉卧路旁,有恶狗扑来,郑不邪 赌后归来,打跑恶狗,救了狐狸一命。今日狐狸特借纸身报恩,两人成婚,就此过上好日子。
    流传在宾县及全省。郑子芳口述,李沛春采录整理。有多种异文。
    十三、《摆谱》
    一日一地主婆去一穷人家串门,晚上穷人给地主婆包饺子吃,地主婆想一个大粮户吃多 了不是叫人笑话吗?就摆起谱来硬说饺子不好吃,吃了几个就撂筷了。穷人家把剩下的饺子装 在筐里挂在磨盘顶上的吊钩上。吹灯后穷人家早早睡了,地主婆没吃饱,心里惦着那饺子, 就从被窝爬出来去偷饺子。磨盘上放个装菜汤的大盆,地主婆把大盆挟在胳肢窝里,伸出一 只手去摘饺子筐,一低头把疙疸髻挂在钩上了。一手挟盆一手拿筐,想撂撂不下,想下下不 来,又没法摘疙疸髻,左晃右晃,哗啦一声菜盆落地,惊醒主人,以为是猫偷饺子,一边喊 一边点灯,一看,哎呀!原来是摆谱的富家太太光着腚偷饺子吃呢。
    流传在佳木斯、林口一带。侯相九口述,潘青采录整理,载于1948年《民间故事》一书, 后《东北文学》转载。
    十四、《圣贤愁》
    有个人又小气又贪婪,对自己一毛不拔,对别人白吃白拿,脸皮厚,不在乎,神人也没 法,人称“圣贤愁”。吕洞宾和铁拐李二仙闻说,决心要治治圣贤愁。二仙下得界来,设宴 请来圣贤愁,提出以“圣贤愁”三字为题,作诗出菜喝酒。圣贤愁眨巴眨巴眼睛,想:“咋 喝我也是白喝”,即慷慨表示:“行”。吕洞宾先说:“口耳王口耳王,壶中有酒我先尝。” 说完啜了一口酒。接着又说:“桌上没有下酒菜,割下耳朵尝一尝。”于是抽出宝刀把自己 的耳朵割下一个,放在桌上。铁拐李接上说:“臣又贝,臣又贝,壶中有酒我先醉。”说完 也啜上一口酒。接着也说:“桌上没有下酒菜,割下鼻子配一配。”一边说一边拿过吕洞宾 的宝剑把自己的鼻子割下一块,放在桌上。圣贤愁眨巴下眼睛,嘿嘿一笑,说:“禾火心、 禾火心,壶中有酒我先斟。”说着使劲喝了一大口酒,抹抹嘴巴,看看二仙说:“桌上缺少 下酒菜,没法子啊,拔根汗毛表表心。”说完扯了根汗毛放在桌上。二仙甚感不悦,互相对 视了一下,说这真是个圣贤愁啊,问:“我们又割耳朵,又割鼻子,你为啥只拔根汗毛呢?” 圣贤愁笑笑说:“若不是看在二位神仙面上,我就一毛不拔了。”
    流传在海林及全省。姜洪为口述,李晓彦采录整理。
    十五、《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古有路遥马力二人,同窗莫逆,情同手足。路遥家富,有书童叫日久;马力家贫,有书 童叫人心。路遥常使日久为马力送去柴米,马力感激在心。时逢马力成婚,缺少银两,向路 遥求助,路遥慷慨应允,但提出一个条件,要“睡头一宿”。马力反感,但迫于无奈,只好 同意。婚后第二天,马力见娘子,羞恨交加,娘子却埋怨他一夜挑灯夜读,多次相劝上床休 息,竟头也不抬。马力这才明白路遥用心,十分敬佩。几年后马力金榜题名,为官上任去了。 路遥家突然遭一把天火,家道衰落,无奈 ,便携日久投奔马力。马力只日日好酒招待,不提 如何接济。半年后,路遥深感世态炎凉,告别马力空手还乡。到家只见新楼大院,豪华无比, 妻子喜笑颜开叙述马大人如何差人前来修此宅第,方知马力一片真情。为表感激,路遥再携 日久前去拜谢马力,日久再度见到人心,大家好不欢喜。
    流传全省。李振生、邢殿福口述,太荣江、李美林、邢殿福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