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黑龙江省评剧团

第二章 主要演出团体

  黑龙江省评剧团为全民所有制,隶属于黑龙江省文化厅。团址在哈尔滨市。剧团原为松 江省文联评剧团,1950年12月5日成立于牡丹江市,1951年6月迁入哈尔滨市。1954年松、黑 两省合并后改为现名。首任团长王一忠,副团长黄耀山。团内有吴素舫、碧燕燕、肖丽华、 杨振邦、姜丽娟、郑敏、齐连兴、卢吉祥、范玉环、马兆录等老一代演员;有李金声、张丹、 张选等中年演员;有马会民、崔鲁囡等青年演员。35年来共演出大、中、小剧目300多个, 其中剧团创作的历史剧目8个,现代剧目31个,整理传统剧目7个,移植历史剧目及现代剧目 32个。
    剧团在创作中博采众长,多次试验演出影腔戏、西路评剧、河北梆子、蒲剧等剧种,借 以吸收兄弟剧种的长处,丰富自己的表演能力。先后为中国唱片厂灌制唱片6次,为各级人民 广播电台、电视台录音、录像百多次。1953年在东北区第一届戏剧、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大 会上演出《葡萄与嫁妆》,获演出奖,多人获单项奖;1956年在黑龙江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 出大会上演出《花木兰》、《千河万流归大海》获剧本奖、导演奖、音乐奖、舞美奖,多人 获优秀表演奖和表演奖。1959年赴福建前线慰问演出3个月。接着在上海为中
    国共产党第八届六中全会演出《茶瓶计》,受到党中央有关领导的接见和好评。剧团多 次为省内重要会议、外国首脑、中央领导演出,并巡回、慰问演出于福建、杭州、上海、南 京、天津、辽宁、吉林各省市及省内各地、市、县、乡镇、工矿、林区、边防哨所。由于长 期坚持上山下乡为基层演出,坚持多演现代戏和勤俭办团,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文 化大革命》中,剧团被撤销,30多名演职人员被锹斗,大部分人员下乡插队和下放工厂劳动。 1972年恢复建制。
    35年来,剧团共举办8期学员班,培训艺徒139名,接受各级艺术院校毕业生70余名,为 剧团增添了新的力量。
    深受观众欢迎的代表剧目有《刘胡兰》、《跃进之花》、《战斗的大登岛》、《烈火丹 心》、《花木兰》、《女皇武则天》、《孟丽君》、《女飞行员》、《啼笑姻缘》、《东进· 东进!》、《泪美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