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节目

第一章 杂技艺术门类

  一、《武术》
    1922年亚细亚文武魔术班韩敬文、李和庆等首演于哈尔滨道外大舞台。主要技巧有:站 顶——俩人一前一后站好,后人拉前人手成单手倒立;躺顶——前人躺下,后人拉起前人成 单手倒立;大拉——俩人前走,前人侧身拉起后人成单手顶;一人坐在椅子上左手拿报纸看, 后人将前人右手拉起成单手顶,并继续看报纸。1945年艺人关世杰在哈尔滨等地演出《大武 术》,主要技巧有:蹬车跤子——用两个大车轱辘,中间有大车轴;蹬石担子——用两扇大 石磨,中间穿一根木杠。石担子约三五百斤,再加上七八个人,总重量约一千多斤。1958年 哈尔滨市杂技团演出《大武术》,主要技巧有:钱小侠、赵亚琴表演的拉拽;张金中、蔡纯 波表演的三控和小船;王振和等表演的七人撮等。
    二、《上刀山》
    马子红兄妹1926年演出于哈尔滨道外北五道街江沿。有在高竿上演挟包、坐垫、探海等 技巧。高竿上挂有绳梯,绳梯用12把铡刀做横梁,表演者光脚踩刀刃爬上爬下。
    三、《三上吊》(即吊小辫)
    艺人草上飞1930年演出于克山、克东等地。表演者头顶梳一小辫,表演时把小辫栓在悬 空的横绳上,由别人推动悠荡。1940年前后胡庆和表演吊小辫,在空中悠荡时能连脱27条裤 子,还能在竿顶的小吊子上拽辫子起落,人送外号胡小辫。
    四、《马术》
    1938年艺人靳兴武(艺名麻子红),演出于哈尔滨等地。主要技巧有:马上大站、担梁、 撂索儿等。拿手活是八步赶铲。1958年齐齐哈尔市马戏团郭绵九等表演马上杂耍。主要技巧 有:扔棒、三把刀和马上红旗、马上翻跟头等。
    五、《载种》(即《种瓜》)
    1940年艺人于世文在哈尔滨道外南市场撂地摊时表演的民间传统戏法节目。表演时拿一 个布筒子放于平地,上面蒙布,卖口曰:“戏法灵不灵,全靠毯子蒙”。掀开布,拿起布筒 子,平地上长出一棵小树苗;二次把布筒子扣上,蒙上布,打开时,树苗长高;三次重复动 作后,树苗长一尺多高。1945年艺人赵世魁(艺名十三刀)表演《种瓜》。表演程序和于世文 同样,不同的是:先拿一块整砖,交待后放在地上,再拿个花盆放在砖上,取一粒种子放入 盆中,培上土,喷点水,三次打开时,秧苗上结出了黄瓜。节目演出时伴有锣歌子。
    六、《蹬大缸》
    艺人赵妙香1940年演出于哈尔滨等地。有时也演《蹬坛子》。主要技巧有:抹圆发高, 大翻个、助手在缸、坛子上拿顶等。道具每到一地临时借用,不管大小和轻重,借来就演出。 飞快的抹圆受到内行称赞。
    七、《小吊子》
    艺人赵亚琴1940年演出于哈尔滨等地。主要技巧有:前鸭、后鸭、单把鸭、背缀子等。 挂脚后跟是赵亚琴的绝活,背缀子能连作十二次,因此得名“十二红”。
    八、《井底人》
    艺人赵世魁1944年首演于哈尔滨市极乐寺。观众围观在井台上,由井口观井底,初看井 里有水,再看井底有人;忽而有人桌前看书,忽而有人桌边吃饭。
    九、《米簸子》
    艺人张殿明(艺名跟头匠)1945年前后演出于齐齐哈尔、哈尔滨等地。主要技巧有:架子 上翻下(有时用三张桌子摞起来由上翻下)、挟碗翻下和端簸箕翻下。
    十、《搬斗子》
    艺人赵世魁、李天朗1945年前后演出于哈尔滨等地。主要技巧有:从搬斗箱变出布娃娃、 装满水的大盆,最后变出一个人,即大变活人。
    十一、《男女换像》
    巨型魔术艺人傅兴文1945年前后演出于哈尔滨等地。主要技巧有:表演者先把女助演装 入袋里,把口系死,再装入大木箱中,把大木箱用绳子系好,放下前面的布帘,表演者露出 头来,喊到一、二、三,随即出来的是女助演;然后打开箱子,解开口袋,里面却是表演者。
    十二、《罩子》
    艺人赵世魁1945年演出于哈尔滨等地。主要技巧有:罩子中变出水果、蔬菜、酒坛子等 (坛子里有酒)。最后将水果、蔬菜,连同坛子全部放回罩子中而不见。因其表演变幻神速, 送绰号罩子魁。
    十三、《水流星》
    1945年艺人蔡纯波演出于哈尔滨等地。主要技巧有:抹圆发高、骗马背花和担山等。1958 年齐齐哈尔市马戏团王正余表演的水流星绳子加长,颇有风趣。1961年哈尔滨市杂技团戴书 成、顾亚玉表演了八个头的水流星;刘永祥舞流星时还加进了小翻、站提等跟头。
    十四、《对拉弹唱》
    艺人张金中与长子张林1945年演出于肇东、哈尔滨等地。主要技巧是对头顶子。“底坐” 张金中拉京胡,“尖”张林倒弹月琴,唱一段京剧。
    十五、《小魔术》
    1947年力莫于北安演出变手绢,滑稽飞鞋等。1952年哈尔滨市杂技团赵世魁、李天朗演 出小魔术《滑稽会客》;1958年叶明飞演出小魔术束手、系带子、遁收音机等;1959年任端 科演出小魔术飞杯、大苗、变扑克牌等;1962年任端科首创、首演了《百花盛开》。其中有 木盆出花束、出标语、出串灯等。内行赞扬节目新颖、红火。
    十六、《地圈》
    1950年艺人钱小侠、胡庆和、关中元演出于哈尔滨等地。主要技巧有:二圈轱辘毛、两 人对钻和钱小侠表演的三圈吊毛、三圈倒撮顶(原地不动,旱地拔葱)等。内行都为钱小侠的 轻、快、帅叫绝。1963年钱小侠、范瑞才培养的学生表演的《地圈》有了新发展。主要技巧 有:朱荣胜、冯建生表演的三圈吊毛和三圈前跑;郑祖勤表演的燕式过圈;李彦文表演的跳 窗户;赵德福表演的底圈拧个360度。1978年后新的《地圈》接班人把《地圈》表演又向前推 进一步。主要技巧有:陈岩表演的四圈前空翻:孙学刚表演的四圈转体三百六。1985年谭景 旭表演了飞腾越五圈(高度242米),创造了新纪录。
    十七、《皮条》
    艺人关中元(艺名面包)、赵亚琴1951年演出于哈尔滨市等地。主要技巧有:前鸭、后鸭、 单把鸭、货郎鼓等。赵亚琴是中国较早的女皮条演员。
    十八、《椅子顶》
    1952年哈尔滨市杂技团赵亚琴演出于哈尔滨市。主要技巧有:剪子股、旱水转和椅背单 手顶。1961年孙力力演出了单手顶转、双飞燕拐子顶;此后继续发展,1979年又演出了散砖、 倒撮顶和侧空翻下。1985年刘英又进一步创新,演出了椅背单手后撮顶。
    十九、《柔软体操》
    哈尔滨市杂技团张文兰(七岁红)1952年首演于哈尔滨市。主要技巧有:单脚站探海、元 宝顶等;1958年又演出了叼花。黑龙江省杂技团王文丽1978年演出了元宝顶、三折腰等;1985 年又继续创新,演出了元宝推起变单手顶、三节腰折顶变拉顶、抱腿单手顶和滚杯双元宝(九 摞双元宝)等。
    二十、《倒立》
    内行管倒立叫小顶,即头顶子。在三条腿支撑的一米高的铁管顶端有一小圆盘,演员将 头顶圈放于小圆盘上,头顶倒立表演。主要技巧是:脑瓜顶转、双手各耍一块盘子,顶端在 一只脚掌心上放一根扁担,另一只脚拨动扁担飞快旋转。1962年又创造了脑瓜顶、耍花盘、 双脚蹬花瓶的技巧。
    二十一、《晃梯》
    齐齐哈尔市马戏团范洪训、范洪生1954年首演于齐齐哈尔市。主要技巧有:卡脖顶、对 头顶子、三节人挂画。1982年任忠良创造了五人十字牌楼,并能原地自转一周。
    二十二、《飞杠》
    1956年齐齐哈尔市马戏团俞维武等首演于齐齐哈尔市。主要技巧有:脚蹬飞、跟头飞等。 1959年俞维武又首演了排子飞。1959年哈尔滨市杂技团演出了《飞杠》。1964年哈尔滨市杂 技团的周福顺、冯玉堂创造了俩个,即后空翻两周;王会金创造了拧个,即360度;冯玉堂创 造了大直空后转体180度,冯建明创造了单把顶脖子勾。
    二十三、《爬杆》
    1956年哈尔滨市杂技团于振明、关中元、薛金波首演于哈尔滨市。于振明是《爬杆》节 目的创始人。主要技巧有:挟包、坐垫、扯旗、抗鸭等。1958年哈尔滨市杂技团的蔡纯波和 于长林分别表演了平旗和快而险的单挂腿倒下。1960年哈尔滨市杂技团又首演了《双飞杆》。 主要技巧有:猫型飞、探海飞、抗鸭飞等。
    二十四、《马上劈刀》
    齐齐哈尔市马戏团赵凤歧1957年首创、首演于齐齐哈尔市。赵凤歧扮演关云长,张殿明 扮演马童。主要技巧有:马上大站、快马劈刀和跑马穿梭等。
    二十五、《走大绳》
    齐齐哈尔市马戏团马盛阁、尹左臣等1958年演出于齐齐哈尔市。主要技巧有:三节掐葫 芦顶挑人,四节人过绳等。
    二十六、《驯狮》
    齐齐哈尔市马戏团蔡纯栋驯化,1958年1月首演于上海市。这是中国第一个演出的驯狮节 目。主要技巧有:人骑狮子、狮子过桌和钻圈等。两个狮子一个叫齐齐、一个叫哈尔。同年 5月由哈尔滨市杂技团范洪宽驯化的两头狮子和一只山羊作了狮羊表演。主要技巧有:狮、羊 排队、狮子跳木凳和钻火圈等。
    二十七、《驯虎》
    齐齐哈尔市马戏团范洪训、张桂琴驯化,1958年10月首演于齐齐哈尔市。这是中国第一 个演出的驯虎节目。老虎表演的技巧有:二虎把门(两只老虎同时站起,前爪搭在范洪训的双 肩上)、老虎推磨和虎、羊同餐等。1961年哈尔滨市杂技团也演出了《驯虎》节目。由刘兰发、 陈秀珍驯化。老虎表演的技巧有:老虎睡觉、走木桩、人骑老虎、人扛老虎等。两只老虎一 只叫前进,一只叫跃进。
    二十八、《双人柔术》
    齐齐哈尔市马戏团郭素兰、左玉晶1958年首创、首演于齐齐哈尔市。主要技巧有:举叉、 三折腰、肩上拿顶和双人咬花等。
    二十九、《杂耍》
    齐齐哈尔市马戏团杨小光等1958年演出于齐齐哈尔市。主要技巧有:杨小光、侯吉星、 张连启表演的扔圈、传圈,并与郭素兰、郭素琴、张桂荣等表演的扔棒、传棒和张连启表演 的扔草帽等。哈尔滨市杂技团1959年演出的杂耍,增加了叶明飞的顶玻璃塔,叶明飞与戴书 铭分别表演的叼皮球和集体表演飞盘子等。
    三十、《踩大球》
    1958年哈尔滨市杂技团王振和、范洪宽首演于哈尔滨市。主要技巧有:球上举顶、头上 单手顶和对头顶子。1978年黑龙江省杂技团许顺奎等演出了《小木球》。主要技巧有:三节 人踩球过桥板和五人踩三个球同时过桥板(前二人站头、后二人头顶子、中间一人表演滑稽滚 球)。
    三十一、《顶竿》
    哈尔滨市杂技团江中谦、郑金凤、郑玉凤1959年首演于哈尔滨市。主要技巧有:探海、挂脖和元宝晃托等。
    三十二、《空中体操》
    1959年哈尔滨市杂技团赵亚琴、赵小球演出于哈尔滨市。主要技巧有:蹬脖探海、前翻 晃托等。1978年刘丽娟、徐丽波演出了晃托和摇平;1985年创新演出了前空翻接双手和后空 翻接单脚的高难技巧,在参加1985年第二届全国杂技比赛时获铜奖。1984年齐齐哈尔市马戏 团孟玉雯、赵晓新表演了站肩后空翻倒挂接手、站杠转体360接手和空翻一周半接单脚等。
    三十三、《对手顶》
    1959年哈尔滨市杂技团王振和、赵小球演出于哈尔滨市。主要技巧有:提顶、举单手顶 和单手拉顶。1962年邹志清、赵田云演出了单手举旱水转和单手拉顶。1978年祁超、赵田云 演出了提顶接脚和单手拉顶推起。1981年杨沈波、吉洪军演出了单手拉顶直接推起;又于1985 年创造了提顶转体一百八成倒立。
    三十四、《驯水牛》
    齐齐哈尔市马戏团范洪训驯化,马祥奎扮演牧童,1959年首演于齐齐哈尔市。主要技巧 有:牧童坐牛背、吹竹笛和水牛表演跪行、转圈等。
    三十五、《滑稽驯驴》
    齐齐哈尔市马戏团赵凤岐驯化驴,1959年首创、首演于齐齐哈尔市。是中国第一个演出 的滑稽驯驴节目。主要技巧有:老汉赶驴、张国佬倒骑驴和骑驴跳圈等幽默的表演。
    三十六、《朝鲜跳板》
    齐齐哈尔市马戏团张来喜、牛福清等1959年首演于齐齐哈尔市。主要技巧有:空中套圈、 双人对翻、连续后空翻和云里翻等。
    三十七、《双蹬伞》
    哈尔滨市杂技团李小平、李小珍1961年首创、首演于哈尔滨市。这是中国第一个演出的 双蹬伞节目。主要技巧有:单伞对传、双伞对传、走伞边对传和对传毯子等。
    三十八、《滑稽软钢丝》
    1961年哈尔滨市杂技团李春来首演于哈尔滨市。主要技巧有:走步大摆、前后轱辘毛和 头顶子大摆等。1981年黑龙江省杂技团杨宾演出了双手倒立大摆、高车晃6个圈和后空翻落地 等。
    三十九、《高车踢碗》
    哈尔滨市杂技团李春来首演于哈尔滨市。主要技巧有:踢一个碗、踢俩碗、扣踢俩碗和 扣踢三碗上头顶、踢上一块平盘、再踢上一个布娃娃。黑龙江省杂技团徐克己1978年演出了 高车踢碗,创造了壶、勺两点、盆、杯、勺三点和手脚晃圈、另一只手一指转球技巧等。
    四十、《驯骆驼》
    齐齐哈尔市马戏团范洪训驯化骆驼,1963年首演于齐齐哈尔市。骆驼的表演技巧有:前 腿跪行、前足跳舞、原地转圈和向观众敬礼等。
    1964年哈尔滨市杂技团姚成波、冯玉堂、王会金、曹世权首演于宾县。主要技巧有:
    单腿跳桩和狮子在梅花桩上大站和地上看球、睡觉等。1971年黑龙江省杂技团周福顺、 冯玉堂等于齐齐哈尔市首演前后两个狮子踩球过桥。1980年黑龙江省杂技团蒲建新、冯建生、 张连生、朱荣胜等演出狮子站人踩球过桥。1985年黑龙江省杂技团陈岩、孙学刚等演出双排 狮站人踩球过桥;魏立杰、许顺奎等演出双摞狮站人踩球过桥。
    四十二、《飞夺泸定桥》
    哈尔滨市杂技团1967年首创、首演于哈尔滨市,1976年参加全国调演。主要技巧有:走 索、爬索、扔手榴弹和倒索。
    四十三、《敌后武工队》
    哈尔滨市杂技团1976年首创、首演于哈尔滨市。主要技巧有:单车迎敌(即后扇面舞双刀)、 抢自行车和骑车压汉奸,最后九人集体车出发。
    四十四、《公社电工》
    哈尔滨市杂技团1967年首创、首演于哈尔滨市。主要技巧有:战风雪接电线、刮风大摆 和前后轱辘毛等。
    四十五、《扛竿》
    黑龙江省东方红杂技团1973年首演于哈尔滨市。底坐王桂珍、二节赵田云、尖孙力力。 主要技巧有:二节表演竿上扯旗和挂脚套子探海,尖表演前鸭、后鸭、单把鸭和蔫卧等。
    四十六、《倒立技巧》
    1978年黑龙江省杂技团首演于哈尔滨市。主要技巧有:张德清表演的木砖顶和单手顶晃4 个圈。1979年黑龙江省杂技团的战国强首创了一指婵单手顶;1983年张德清、关小光创造了 双人单手顶掐脖转和张德清、战国强的单手顶晃10个圈,以及战国强、张德清的单手顶蹦上、 蹦下楼梯等。
    四十七、《蹬技》
    黑龙江省杂技团王虹1981年首创。首演于哈尔滨市。是中国第一个文活武演的轻蹬节目。 主要技巧有:持伞前桥翻下,单手顶单脚晃毯子和手脚晃四块毯子,为蹬伞的发展开辟了新 路。
    四十八、《蹦绳》
    齐齐哈尔市马戏团王辉、马勇1984年演出于齐齐哈尔市。主要技巧有:连续前空翻,连 续后空翻和翻两周、三周,后空翻转体360接前空,后空翻转体720等。
    四十九、《舞中幡》
    齐齐哈尔市马戏团黄玉林、尹左州1981年演出于齐齐哈尔等地。主要技巧有:舞幡连续 前滚翻、单脚踢幡落头顶、落后背、单指举幡和对传脑建、后滚翻单臂背翻等。
    五十、《箩圈》
    黑龙江省杂技团曹云龙1985年首演于哈尔滨市。主要技巧有:坛子变灯、出标语和彩桌 变花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