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街道、乡镇图书馆(室)
1929年和1930年(民国18年、19年),黑龙江省建有民众阅报处9处。1931年,肇州县古鲁
乡建立起六乜图书馆。1935年(伪康德二年),各市、县民众教育馆、民众图书馆成立阅报处
23处,抗日战争胜利后,都归入民众教育馆或文化馆图书室。
一、街道图书馆(室)
哈尔滨市街道图书馆(室)于50年代初开始出现。1950年至1955年,哈尔滨市图书馆在市
区广泛建立流动站,流通图书,并协助街道办图书室。1955年12月,市图书馆组织各区成立
基层图书馆(室)业务辅导网,对街道、工厂、中学、农村图书室进行业务辅导。1958年道外
区纯化街道图书室工作出色,市图书馆与道外区图书馆联合召开街道图书室工作会议总结推
广其经验。1965年,南岗区有街道图书馆(室)14所,其中芦家、先行、革新街道图书室配有
专职图书管理员。1974年道外区东莱公社文化站图书室的街道大院读书活动取得经验,市图
书馆召开现场会予以推广。
1976~1977年,牡丹江市普及了三级图书馆网,其中包括在各街道普及图书馆(室)。
1985年底,黑龙江省有街道图书馆(室)350所,多数藏书1 000至2 000册,有专、兼职管
理员1至2名。
二、乡镇图书馆(室)
1951年双城县开始建立农村图书室。同年4月,双城县希贤村图书室代表赵骅出席了东北
地区公共图书馆工作会议,并在大会介绍了办室经验。1955年12月哈尔滨市图书馆开始对农
村图书室进行业务辅导。1956年5月牡丹江市郊区政府在郊区建成13所农业合作社图书室;8
月,在铁岭河镇建成乡图书馆。同年,齐齐哈尔市图书馆在榆树屯乡图书室召开农村图书室
现场会,介绍榆树屯图书室经验。1956年至1960年,讷河县普及了农村图书室,鲁民、金星、
文化、共福、晨光等大队图书室常年开展活动。1958年至1960年,农村人民公社图书室开始
发展。1958年12月黑龙江省图书馆筹备处深入拉哈、四方台、河南、滨河等农村人民公社总
结公社图书室经验,进行推广。1959年,黑龙江省农村人民公社、大队和城市街道图书室有
3 780所。1961年至1966年,农村图书室因遇到经济困难而萎缩。1963年,双城县万隆公社建
新大队图书室藏书1 400册,配合社员生产、学习坚持开展借阅活动。
“文化大革命”前期,人民公社图书室全部停办,后期逐渐恢复。至1985年底,黑龙江
省农村、乡镇图书馆(室)有3 650所,其中多数是农村图书室。农村图书室平均藏书1 000
册左右。延寿县六团乡山河村图书室藏书5 000册,有两名图书管理员,是一所大的农村
图书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