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畜禽寄生虫病
畜禽寄生虫病是由寄生虫(线虫、原虫、吸虫、绦虫、蜱螨、昆虫等)引起、具有侵袭
性的疾病,影响畜禽发育,并能引发其他疫病,严重者最后导致死亡。黑龙江省畜禽寄生虫
病普遍存在。1945年以前,对畜禽寄生虫病从来没有进行过防治,任其传染蔓延。抗日战争
胜利后,根据马疥癣病的严重危害情况,组织广大群众和兽医人员开展驱虫灭癞活动,保护
了家畜的健康。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畜禽寄生虫病仍不断发生。1950年,马胃蝇疽病普遍发生;19
54年猪囊虫病的危害日益严重,和人绦虫形成恶性循环;1957年牛、羊肝片吸虫病广泛流行
;1958年马焦虫病在部分县暴发。经采取防治措施,均收到较好效果。1964年在26个发生重
点市、县,查出62种畜禽寄生虫病。“文化大革命”时期,未能全面采取防治措施。1979—
1981年调查,全省畜禽寄生虫病共有82种。其中牛有18种,羊有18种,猪有18种,马有12种
,鸡有11种,兔有5种。危害较严重的有胃线虫病、食道口线虫病、圆形线虫病、钩虫病、蛔
虫病、结节虫病、蛲虫病、肺线虫病;鸡异刺线虫病、肝片吸虫病、前后盘吸虫病、胰阔盘
吸虫病、鸟毕吸虫病;莫尼兹绦虫病、猪囊虫病、瑞立绦虫病、旋毛虫病、住肉孢子虫病;
焦虫病、猪弓形虫病、鸡组织滴虫病、球虫病;牛皮蝇蛆病、羊鼻蝇蛆病、马胃蝇蛆病、疥
癣病等。根据畜禽寄生虫病是直接接触侵袭或间接地通过媒介互相侵袭而流行的特点,在防
治上采取了驱虫、检疫、隔离、毁尸、消毒等综合性措施。到1985年,基本控制了家畜疥癣
病、马胃蝇蛆病和焦虫病,猪囊虫病的感染率也明显下降。但线虫病、钩虫病、结节虫病等
20多种畜禽寄生虫病还没有全面开展驱虫,对畜禽的危害仍然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