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计量管理
80年代以来,黑龙江省乡镇企业把加强计量管理作为质量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以及保
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来抓。全省有80%以上的乡镇企业设置专门计量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计
量管理人员,建立健全计量仪器的使用责任制度。
1985年初,一些市、县乡镇企业计量管理规章制度实行计量人员岗位责任制,规定计量
工作人员的职责:1.乡镇企业计量管理人员(计量机构的领导者和承担技术监督检查的计量工
作人员)在厂长或总工程师领导或上级计量部门的指导下,贯彻执行计量工作的政策、法令及
有关规定;组织计量人员及时检定或修理计量器;对违反《计量法》的人员和计量监督人员
违法失职时,视情节轻重给以行政处分,直至追究责任等。2.规定计量检定人员严格执行国
家计量法令和计量技术法规;维护和正确使用计量基准、标准仪器,做好计量检定、修理、
测试工作等。3.负责计量器具的调整修理工作,建立技术档案等。此外,一些乡镇企业还根
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计量管理制度、计量器具管理制度等。省内很多企业把计量管理工作
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齐齐哈尔水师制胶厂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紧紧抓住计量管理
工作,工厂购进足够的计量检验设备。厂设有中心化验室,各车间有化验室,化验设备和仪
器齐全且符合标准,并配有技术力量较强的产品质量化验队伍,分布在成品化验和各道工序
上,达到班班有化验员坚持化验,及时填写化验报告,汇报产品质量管理和计量管理情况,
使辅助生产过程、设计过程、生产过程、使用过程的每道工序、环节紧紧抓住计量管理不放。
骨胶生产是由骨料粉碎、提油、硫漂、洗骨、脱胶、浓缩、滴粒等九道工序组成,各道工序
在物料的供给量上和操作时间上都按计量管理要求办理。为了达到计量管理要求,在产品造
型上曾进行两次改形。第一次由片状胶改为粒状胶,第二次由大粒改为小粒。工厂为了达到
设计要求,淘汰了原来的凝胶和干燥工序的全部设备,新上了凝胶造型滴滚、干燥平床和浓
缩罐,由原三效浓缩改为四效浓缩,同时又改革了一次造型滴嘴。这样,干燥时间缩短到原
来的1/8,减少了3名操作工,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成本,使一级品稳定在100%。同时,
为了使骨胶透明度高、色泽好,降低残油率和提高粘度,还改革了提油罐、苯贮罐和分油机。
为脱胶工序创造计量管理基础,更新脱胶罐的所有管道,变组装式为焊接式,减少了管道内
壁阻力,杜绝了跑、冒、滴、漏现象。原来该厂提油工艺采用的是定点出罐法,硬性规定操
作时间,造成了残油率高低不均,产品质量不够稳定,通过对生产实践的计量管理,对提油
工艺改为“四保一看”(保投苯、保罐温、保时间、保苯水,看苯流清洁时间)的出罐法以后,
使残油率达到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