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通信网路

  线路与电报 中东铁路电信的建设是依据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中俄双方签订的《 关于中东铁路及经营契约》第六条规定进行的。规定:“铁路公司在它的土地上,可以建设 一切种类的建筑物,建设铁路上必要的电信,有经营受理之权。”又根据《中东铁路公司章 程》第三款戊项规定:“中东铁路应于沿线安设电线,与两国接近之俄国铁路电线相联,并 设局管理,凡两国交界站通过之电报及中俄两国往来的电报,均应一律随时接转传递,不得 延搁”。
    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1月27日,俄国电信技师英·努·西巴诺夫来到中国东北行使 俄国所谓在中国的电信权力。1898年1月,俄国完成了中东铁路干线预定线的测量。6月铁路 建设开始时,俄国已经完成了一回线电报线的架设任务,开始与本国进行电报联络。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中国爆发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沙皇俄国趁机入侵东北 地区,将黑龙江地区中国架设的电报线大部毁坏,并抢占中国海兰泡——齐齐哈尔的电报线 。同时,俄国以一条短线不足使用为由,架设了拉哈苏苏沿松花江右岸至哈尔滨的电报线。 当时,海参崴——绥芬河中东铁路专用线已完成接续,并于同年7月8日向中国电报总局发出 运用此线的照会。
    截止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7月,中东铁路建设完成。此时,中东铁路已建设电信杆 路2603公里,线条长度12793公里。其中:满洲里——哈尔滨935公里,5回线,与俄线相接续 ,直达伊尔库茨克;哈尔滨——绥芬河546公里,5回线,与俄线相接,直达海参崴;哈尔滨 ——旅顺972公里,5回线;哈尔滨中央局——旧哈尔滨7.5公里;哈尔滨中央局-江岸站4. 0公里,2回线。办理电报的局(站)120处。同年8月,中东铁路厅开始办理与俄国间的公众 电报业务。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前,中东铁路又紧急架设了满洲里——旅顺间的第六回线。战争开 始后,电信异常繁忙。1905年初,中东铁路完成了其被毁坏线路的修复工作,并新设了一些 线路,使其经营的电信局数以百计,电信机械达359台,全年办理电报件数2254万件,其中有 费电报资费收入69.7万卢布。
    战时,中东铁路除上述架设和强占中国的电信线路外,尚有(不包括各站间接续电话线 )齐齐哈尔——昂昂溪、海林——宁古塔、陶赖昭——吉林、陶赖昭——伯都讷(今吉林省 扶余县)、陶赖昭——宽城子(今吉林省长春市)、五棵树——宽城子、额木索——宁古塔 线等。
    在俄军方面,有齐齐哈尔——哈尔滨(两条)、哈尔滨——宽城子、满洲里——哈尔滨 和宽城子——旅顺等野战电信干线。俄军撤退时,宽城子以北所有军用线全部移交给中东铁 路。移交后,其中大部分电话线改为电报线。同年,日俄两军在昌图以北讲和停战,日俄重 新划分势力范围,将宽城子以南的铁路和邮政、电报、电话全部让给日本。
    电话 中东铁路电话始于1903年,当时各主要车站有19处设置了非交换式简单电话。随 后,在哈尔滨设置了小规模交换式电话局,有话机178台。中东铁路下列各重要车站相继也设 置了交换式电话网:满洲里、海拉尔、免渡河、博克图、扎兰屯、富拉尔基、昂昂溪、安达 、满沟(今黑龙江省肇东县)、哈尔滨车站、阿什河、乌吉密河(今黑龙江省尚志县)、一 面坡、石头河子、横道河子、海林、穆棱、绥芬河、双城堡、松花江、奎门、宽城子。
    1909年(清宣统元年)10月1日,哈尔滨——宽城子各站间(237公里)开始办理长途电 话;1910年6月1日,哈尔滨——昂昂溪间(270公里)开始办理长途电话。哈尔滨电话局于1 915年4月20日与傅家甸架设中继线;1922年,设置自动电话局,哈尔滨——横道河子——牡 丹江间(354公里)开办长途电话业务;1925年,电话交换机容量达3000号(2000——4999) ,安达站——昂昂溪站设置自动中继器,使哈尔滨——扎兰屯间416公里能够直通电话;后又 在7个地方设置了中继器,哈尔滨——满洲里间、哈尔滨——绥芬河间均直通电话。1927年1 月,上述各站电话台数3861台,其中铁路用电话1658台,其余为一般用户电话。
    无线电报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10月10日,俄国政府为在有线电信隔断时,保持 哈尔滨与远东(赤塔、伯力、海参崴)的通信联络,在哈尔滨懒汉屯建立临时电台。1907年 ,改为永久性无线电局,机械设备为10千瓦,发射距离夜间1750公里。1912年,设备更新, 发射距离夜间达3700公里,除赤塔、伊尔库茨克、伯力、海参崴之间外,可远至库页岛、亚 历山大洛夫斯克、堪察加半岛及彼特罗巴甫洛夫斯克等地。该无线电局开始由中东铁路守备 队管理,1920年,守备队解散,改由中东铁路电信科管理。1922年9月28日,该无线电台被中 国电信当局收回,为黑龙江地区无线电台之始。
    1923年8月28日,中东铁路护路军总司令部在哈尔滨义州街(今奋斗路)与邮政街交角处 又设立无线电台。
    邮政 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随着中东铁路建设工程的进行,沙俄在哈尔滨设置 了小规模的邮政局,并委托铁路人员代办业务。其后,向若干主要城镇扩展。1900年,俄军 趁义和团运动之机入侵中国东北,随处建立野战邮局。1902年10月俄军从南满局部撤退后, 其撤退地区的军邮局多改为民用邮局。1903年1月14日,俄国政府明令将东北各军邮局改为民 用,隶属帝俄邮电管理局黑龙江区部管辖。同年10月,为应付对日紧张局势,又全部恢复为 军邮局。日俄战争发生时改为后备野战邮局。战后,俄军于1907年4月自南满撤退完毕,在未 被日军占据的地方,原有的军邮局亦多改为民用邮局。1910年以后,俄国沿中东铁路设置的 邮局日渐增加,至1914年,几乎每个车站都设有邮局,直到1920年11月才全部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