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电力通信

  通信网 黑龙江地区的电力通信始于30年代,主要为生产指挥调度及电网安全运行服务 。东北沦陷时期,日伪电力部门于1934年在牡丹江地区架设了第一条电力通信线路。此后, 牡丹江电网、延吉电网、鸡西电网、佳木斯电网也相继架设了电力通信线路。1936年3月,在 哈尔滨发电厂——水泥厂22千伏输电线杆路上架挂通信线条20公里,同时,在哈尔滨发电厂 ——道里变电所间利用6千伏输电线杆路添挂电话线4.3公里,为哈尔滨电力部门早期的电力 通信系统。当时使用的电话机为日式电话机及携带型磁石电话机。1938年建设松绥66千伏输 电线路时,一并架设了松浦——呼兰——绥化的专立杆通信线路,全长113杆程公里,实现了 哈尔滨与上述地区变电所的直接通话。1943年,哈尔滨电网添挂通信线5条、目6公里,架设 专立杆通信线路两趟、121公里,形成了哈尔滨发电厂与道里、水泥厂、平房、阿城、拉林、 双城、松浦、呼兰、绥化变电所间相互直接通话的通信网。同年9月,架设了哈尔滨——丰满 发电厂的通信线路。至1945年,黑龙江地区电力通信网共有7处:哈尔滨电网通信网、齐齐哈 尔电网通信网、北安电网通信网、佳木斯电网通信网、牡丹江电网通信网、鸡西电网通信网 、延吉电网通信网,各自独立,互不联网。建国后,黑龙江地区电力系统一直使用原有的通 信设施。1958年黑龙江省电业局成立时,全省电力通信仍没有形成统一的网络。当时黑龙江 地区各电网各自分片管理,通过地方电话线路与哈尔滨(中心网)进行通信联络。1965年, 哈尔滨开通了阿城、尚志、苇河变电所间的电力载波线路。1972年4月,佳木斯、鸡西、牡丹 江、延吉电网联网,通信线路也沟通起来。1976年,开通哈尔滨——五常山区各变电所间和 五常——丰满间的电力载波线路。1983年,哈尔滨又开通了与大庆、新华、富拉尔基、北安 、齐齐哈尔的微波线路。同年,牡丹江、鸡西、延吉、佳木斯微波系统亦与哈尔滨微波联网 。
    1985年,黑龙江省电力系统的通信全部联网,形成了以省电力局为枢纽,省内四通八达 的电力通信网。通信线路为13125杆程公里,其中电力载波线路目664公里,通信线路461公里 ,省网架空明线792杆程公里,市内电缆3条、22.6公里。
    载波通信 黑龙江地区电力系统于1942年开始使用载波通信设备。当时,牡丹江电网与 延吉电网联网,利用电力载波设备进行电话联络。1943年,哈尔滨一次变电所和丰满发电厂 间使用电力载波设备实现了相互通话。1957年,哈尔滨一次变电所载波室装设苏联产9170— —2型单边带载波机两台,取代了原日本产的电力载波机。1962年开始,在鸡西、牡丹江、延 吉电网使用国产大功率单边带载波电话机。1965年,阿城、尚志、苇河、亚布力、214、215 、背荫河、拉林301等地变电所也开始使用载波通信设备。1976年,又相继在五常——哈尔滨 、五常——绥化的通信线路上装设了八端载波机。至1985年,全省电力系统共有38个载波室 ,装有载波机244端,其中电力载波机198端,有线载波机26端;根据电路状况,设立了哈尔 滨一次变电所、齐齐哈尔一次变电所、新华电厂、鸡西一次变电所、佳南变电所、牡丹江第 二发电厂6个载波室为通信枢纽站,并根据1985年全省电力通信载波高频频率已基本达到饱和 状态的实际情况,规定一次系统线路全长在30公里以下的不再设载波设备。
    微波通信 哈尔滨——齐齐哈尔的微波通信线路始建于l978年,1981年10月投入试运行 ,1985年1月正式运行。该线路采用国产2GC120路模拟微波设备,线路全长417.45公里,设 哈尔滨、呼兰、兰西、宋站、中本、让胡路、创业、新华、红旗、烟筒屯、齐齐哈尔、富拉 尔基12个微波站,共有微波收发信机44部,12路分路机8部,120路终端设备1套。
    哈尔滨——第三发电厂(呼兰)的微波通信线路于l983年7月动工兴建,同年9月投入试 运行。该线路采用国产2GC120路模拟微波设备,全长23.3公里。
    哈尔滨——牡丹江无人值守数字微波通信线路于1983年动工兴建,1985年11月完成设备 安装调试任务,12月15日投入试运行。该线路采用日本NEC2GC480路数字微波设备,全长286 .55公里,设有哈尔滨、哈东、玉泉、蜜蜂、尚志、九江泡、高岭子、老黑山、凤凰山、牡 丹江10个微波站。
    自动电话交换机 省电力工业局采用的北京738厂生产的JZHQ型360门纵横制自动电话交 换机的安装调试工作于1980年10月开始,12月投入试运行,实现内部通话。1981年5月,该交 换机通过哈尔滨市内电话局的中继线接入公用网。1985年,该交换机增容120门,总容量达4 80门,实装260门,其中哈尔滨市内的住宅电话55部。同年,增设了长途电话直拨设备,省电 力局及其调度局对省内的齐齐哈尔、牡丹江、鸡西、大庆电业局和富拉尔基第二发电厂、富 拉尔基热电厂、新华电厂、牡丹江第二发电厂、东部网调度局、哈尔滨第三发电厂等11个局 、厂开通了长途直拨电话。
    通信组织机构 1934年以后,黑龙江地区各个独立的电力网都相继自行设立了通信调度 室,每室编制10人左右。各通信调度室在各发电厂、变电所下设电话室,编制3——5人,负 责各自电网内的通信联络。1945年底,全省电力系统有21处电话室。1958年1月1日黑龙江省 电业局成立后,全省电网通信首次实行统一管理,在生产技术处内建通信调度室,设管理人 员5——7人。1974年8月,黑龙江省电力调度局成立,局内设通信科,设管理人员5——10人 。同时,东部电网调度局和西部电网调度局也设相同的通信管理机构和人员,业务均从属于 省电力工业局领导。1985年东、西部电力网与省网联网后,撤销了东、西两网的通信管理机 构,由省电力调度局通信科统管全省的电力通信联络工作。该年,省电力调度局通信科有25 人,全省电力系统从事通信工作的人员3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