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铁路通信

  线路 为铁路营运调度而设置铁路专用通信网,是铁路运输生产必需的通信手段。黑龙 江地区铁路通信线路的建设始于中东铁路修筑之时,1901年2月架通了哈尔滨——绥芬河、哈 尔滨——满洲里、哈尔滨——大连的铁路通信线路;民国初期,随着铁路线的延伸,铁路通 信也发展起来。1925——1930年,先后建成下城子——梨树镇、昂昂溪——洮南、莲江口— —鹤岗、昂昂溪——齐齐哈尔、松浦——海伦、齐齐哈尔——依安的通信线路,计709.5公 里。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伪政权出于掠夺和统治的需要,在黑龙江地区大量筑路 的同时,也架设通信线路。1932——1944年间,先后建成三棵树——山河屯、拉哈——嫩江 、海伦——克山、克山——依安、下嘎牙河——牡丹江、牡丹江——林口、北安——黑河、 林口——密山、密山——虎头、南叉——佳木斯、南叉——伊春、林口——佳木斯、绥化— —神树、绥西——东宁、嫩江——绿神和火龙沟支线的通信线路2103.6公里。当时,除莲江 口——佳木斯间有一段过江通信电缆外,其余均为架空明线。
    抗日战争胜利后,佳木斯——富安站通信线路于1948年1月建成交付使用。
    建国后,黑龙江地区的铁路通信线路又有很大发展。1952年后,先后建成昂昂溪——三 间房、伊春——五营、五营——新青、密山——虎林、虎林——迎春、迎春——东方红、嫩 江——加格达奇、加格达奇——塔河、塔河——樟岭、林海——碧水、樟岭——古莲,以及 勃七线、通让线、鹤北线、福前线的通信线路,共1922.3公里。其间,相继开始使用长途对 称电缆和小同轴电缆。1978年,王岗——哈尔滨埋设小同轴电缆,齐齐哈尔——昂昂溪30公 里同沟埋设四管小同轴电缆及长途对称电缆各1条,鸡西——恒山埋设12.9公里长途对称电 缆1条。1979年,双城堡——蔡家沟埋设36.9公里小同轴电缆。1980年,蔡家沟——陶赖昭 埋设38.2公里小同轴电缆。1982年,哈尔滨——陶赖昭123.526公里小同轴电缆高频组投入 使用。1983年,哈尔滨——齐齐哈尔埋设小同轴电缆。
    截止1985年末,哈尔滨铁路局管内共有架空明线6425.3杆程公里,地区通信线路274. 3杆程公里,站埸通信线路229杆程公里;通信电缆2701.75公里,其中长途通信电缆439.4 48公里,地区通信电缆1375.984公里,进局引入电缆338.818公里,站场通信电缆547.5公 里。
    电报 清末、民国初期及东北沦陷时期,黑龙江地区的铁路电报通信主要采用幻线电路 ,电报设备采用莫尔斯电报机和人工音响电报机;电报文字中东铁路时期使用俄文,东北沦 陷时期使用日文。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11月,哈尔滨铁路局所用电报文字改用国音(注音符号)。1947 年开始,采用电报载波设备,设有两端载波机。1949年,铁路管理局共有电报机303台,机型 以音响机为主,还有无线电报机。同年3月,在齐齐哈尔——白城子间试用拉丁文字电报码。
    建国后,中长铁路管理局于1950年开始使用苏联产巴夺电报机。1955年,为使铁路局编 组站、区段站或调度所及时将列车编组顺序、车型、车号、载重、到站等内容向前方编组站 或区段站正确报告,开办了确报电报,首先在齐齐哈尔——白城子间试用。1958年,全国铁 路电报码改用汉语拼音。此后,由于铁路运输业务量迅速增长,铁路电报通信也随之发展。 在设备上,1959年采用了五一型电传机;1960年采用九五式振荡电报机,1961年发展到115台 ,同时,局内载波机发展到15部;1965年以后,逐步采用8路、16路、48路载波电报机;197 2年,省内铁路部门共有电传机25部,主要电报所的干线电报全部使用电传机。同年,交通部 决定全国铁路统一改用四码电报。1979年,哈尔滨、齐齐哈尔使用中文译码机代替人工译电 。1981年,采用人工电报交换机,减少电报中转作业。1983年10月,哈尔滨铁路局枢纽电报 所通达牡丹江、佳木斯、齐齐哈尔、海拉尔、加格达奇、伊图里河铁路分局电报所,各铁路 分局电报所通达管内各电报所,形成两级辐射式普报网。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海拉 尔铁路分局采用BJ——Ⅱ型电报交换机,构成较完整的分局确报网。同年,齐齐哈尔通信段 利用ZXIX-I微型计算机系统完成电报四码输入和汉字输入、发报受理、来报译电、纸带输入 、原稿存储、电报查询、纸带凿孔等电报工序。1984年,铁道部引进日本产DKIFA——700型 传真机,在铁道部——哈尔滨间使用。
    1985年10月,哈尔滨铁路分局确报所试用TDP——10计算机系统,配以自制集中器,受理 长春、安达、一面坡、绥化、南岔等方向的列车确报。同时,哈尔滨铁路局增开日产7700型 高速传真电报机。该年,全局有电传机363台,传真机35台,电报交换机16台,电报译码机5 台,振荡电报机25台,电报载波机161部;构成电报电路144条,其中载波报路110条;有确报 所27处,确报用电传机65台,电报交换机4台,自动发报机15台,凿孔机14台;普通电报业务 量达338万份,国际联运电报业务量8188份。同年11月,哈尔滨铁路局7个分局间开办传真电 报业务。
    长途电话 1947年,黑龙江地区铁路长途电话接续台为人工式,有日本产M型、C型3路载 波机23端。1948年,哈尔滨——齐齐哈尔、齐齐哈尔至彰武、博克图、海拉尔开通了3路载波 机。1950年,省内铁路局安装了东德产ME——8型8路载波机、苏联产OB——3型3路载波机及 匈牙利产BTO型3路载波机。1953年,齐齐哈尔铁路管理局电务试验室工程技术人员试制成功 单路载波机,并在齐齐哈尔——佳木斯间开通试用;同时,哈尔滨铁路局在哈尔滨——沈阳 间首次安装使用自动电话。1958年,省内铁路电务职工大搞技术革新活动,各电务段自制长 途自动电话设备,哈尔滨、佳木斯、绥化、北安、南岔自制3路载波机,哈尔滨、齐齐哈尔自 制12路载波机。1959年,哈尔滨——绥化间在架空明线上开通24路载波机,齐齐哈尔——白 城子间开通12路载波机。1960年,省内铁路20个区段采用12路载波机,并开通长途自动电话 。1968年,哈尔滨铁路局安装上海产685型和701型12路载波机,人工长途接续台增到174个座 席。1973年,哈尔滨铁路局安装长辛店通信工厂产CZ型晶体管长途自动接续机,人工长途接 续台发展到210个座席。1980年,齐齐哈尔——昂昂溪间装设ZDT——300路载波设备,开通音 频话路60路。同年,齐齐哈尔——昂昂溪、哈尔滨——玉泉在对称电缆上开通12路载波机。 1981年,省内铁路在架空明线上开通中12路载波机和高12路载波机。
    1985年,哈尔滨铁路局管内有载波电话机513端,其中高12路10端,中12路26端。12路1 45端,3路332端,构成载波电路959条;长途人工接续台275个座席,长途自动接续机177台; 长途通信电路2560条。铁路局对铁道部、对邻铁路局和铁路分局,铁路分局对主要地区,全 部构成长途自动电话网;有电话所82个,办理电话10212711次。
    铁路局(所)驻地区域通信 中东铁路建路初期,黑龙江地区铁路部门只有管理局所在 地和较大地区设电话所。1910年,哈尔滨设中央自动电话局。1925年,呼海铁路局在松浦设 立电话室。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齐齐哈尔、海拉尔、博克图、满洲里等处都设立了 通话局(所)。东北沦陷时期,哈尔滨、齐齐哈尔、海拉尔、博克图、满洲里设置了自动电 话交换设备2400门,其他各电话所为磁石式人工局,设备容量共2080门。建国后,1965年, 省内铁路共有电话所73处,其中装有自动电话交换机的电话所25处,设备容量10585门;装有 共电式电话交换机的4处、560门,装有磁石式电话交换机的44处、4260门。1969年,省内铁 路在中间站发展小容量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1972年,齐齐哈尔电务修配厂研制出黑龙江 省铁路第一台120门准电子自动电话交换机。1980年,省内铁路开始采用按键式自动电话机。 1984年,哈尔滨地区开始采用“1十1”市话载波机。
    1985年,哈尔滨铁路局共有电话局(所)105处,市话交换机容量32167门,其中纵横制 66处、16897门,步进制11处、11480门,全电子及准电子制20处、3290门,磁石式及共电式 8处、500门。
    通信组织机构 中东铁路初期,黑龙江地区铁路部门只在车务处内设1名工程师,主管通 信、信号工作。随着设备逐年增加,192 8年设立电务处,下设3个电务段(博克图、哈尔滨 、横道河子),管理中央报房、自动电话局、电务工厂。1935年日伪政权收买中东铁路后, 将黑龙江地区铁路划分为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3个铁路局,局内设电气课,下设电气工 区。1941年,局内改设电气部,部内设通信课,下辖16个工区。
    1946年7月东北铁道总局成立后,设工电处,负责全局的电务工作。1948年,工电处改为 工务处和电务处,电务处负责通信工作,各铁路分局设电务段,段内设通信技术室;各分局 电务段设主任1名、工务员(工程师)2人、技术员l——2人、报话监察1人。1958年,哈尔滨 局电务处管辖6个电务段和1个通信段,牡丹江局电务处管辖5个电务段和1个电务工程队。19 67——1972年间,齐齐哈尔、哈尔滨铁路局在生产指挥部内设工电组,各设1名工程师指导电 务工作。1973年,齐、哈两局设立工电处,处内设通信科。1978年,各局恢复电务处。1983 年齐齐哈尔铁路局并入哈尔滨铁路局后,局内仍设电务处。
    1985年,哈尔滨铁路局的通信组织机构有电务处,内设通信科、无线机要科和通信试验 室,通信科内设报话监察室负责报话工作;各分局分别设电务科,负责各分局的通信工作。 全局通信工作管理人员77人,报话业务管理人员31人,通信生产班组826个,通信生产人员5 50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