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石油通信
通信网 黑龙江省石油通信网主要为大庆油田建设和生产服务。1959年2月油田勘探、开
发开始后,在大同镇西北设立大同通信班;9月改为通信站,并架设通信线路4.0铁线37.7
公里,其中大同——高台子15.2公里,还设置了8部无线电台,沟通了大庆会战指挥机构与
总部调度、施工队和140余个前线井队的通信联络。1960年7月,萨尔图三勘区设电话站(中
区电话站前身);11月,松辽石油会战总部由安达迁至萨尔图,当年架设架空明线245.69杆
程公里,电缆3.73皮长公里。1961年设西区话务班。1963年3月,三勘区电话站发展成为中
区电话站,主要担负市(局)机关、指挥机关和中区的50多个厂、公司、院校和油田通信的
转接任务,设有架空明线69.56杆程公里,电缆67.71皮长公里,总服务面积64.4平方公里
。
1963年以后,按照油田分布情况,初步确定了在萨尔图——杏树岗间建设5个平行电话局
的方案。1964年11月,设立了南区话务班,并架设架空明线10.4杆程公里。1966年,北区采
油三厂设立电话总机班,主要为油田北部地区十几个单位提供通信服务。同年,在红岗地区
建立电话总机班,并架设架空明线36.16杆程公里,敷设电缆3皮长公里。1969年,北区电话
总机班改为北区电话站,南区话务班改为南区电话站。1971年11月,杏树岗区电话站设立,
并架设了61.414杆程公里的线路。1973年,喇嘛甸区设立电话站,并架设了77.15杆程公里
的线路。
1979年以后,油田通信线路开始向微波、载波方向发展。微波电路以中区电话站为中心
,对北区、喇嘛甸区、西区、红岗区、大同、七厂、南区、大庆石油化工总厂等处开通,红
岗区——南区之间也开通了微波电路,构成了全油田的微波专用通信网。载波通信设备全部
采用广州生产的ZM——307晶体管12路载波机,主要在中区电话站至西区、红岗区、北区电话
站,以及喇嘛甸区电话站北区电话站、杏树岗区电话站——红岗区电话站间使用。
1983年,采油七厂设立七厂电话站。同年,油田又建设架空明线161.88杆程公里,敷设
电缆100.9皮长公里。到1985年,大庆油田通信网共有通信电缆666.47皮长公里,架空明线
981.39杆程公里。此外,油田无线通信网还设有短波无线电台6个,超短波无线电台23个,
微波通信电台11个。
交换设备 1959年2月,大同通信班设50门磁石式电话交换机1部。1960年,萨尔图三勘
区电话站设有磁石式电话交换机450门。1962年初,在打虎庄新建有900门磁石式电话交换机
的电话站1处。1963年,西区电话站设有100门磁石式电话交换机,翌年增容400门。1964年,
南区话务班设有100门磁石式电话交换机,翌年改为400门47式步进制电话交换机。1965年,
中区电话站装设47式步进制电话交换机2000门,实装用户1591户。1966年,北区总机班装设
100门磁石式电话交换机;西区电话站改为47式步进制电话交换机800门;红岗区总机班装设
50门磁石式电话交换机,用户25户,1968年增容为200门磁石式电话交换机。1968年,红岗区
电话站增容磁石式电话交换机1500门。1969年,南区电话站增设自动电话交换设备,容量达
到1000门,用户310户。1970年,红岗区电话站电话交换设备改为步进制。1971年,杏树岗区
电话站装设100门磁石式电话交换机,1972年,用户达到75户。1973年5月,喇嘛甸区电话站
装设磁石式电话交换机200门。1974年,杏树岗区电话站电话交换设备增容50门。1975年,北
区电话站改装1000门47式步进制电话交换机。1978年,喇嘛甸区电话站装设HJ——905型纵横
制电话交换机400门,代替了磁石式电话交换机。1982年2月中区电话站新建局舍后,装设HJ
——921型纵横制电话交换机3000门;另有6个电话站同时改制装设HJ——921型纵横制自动电
话交换机,其中西区和南区电话站容量各2000门,北区、杏树岗区、喇嘛甸区、红岗区电话
站容量各1000门;各电话站均采用微波载波作市话中继。
1985年,大庆石油化工总厂设有HJ——921型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2000门,七厂电话站
设有150门共电式电话交换机一部,大同电话站设有50门磁石式电话交换机;大庆石油专用通
信网自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13000门。
通信组织机构 1959年2月,为开发大庆油田,在大同镇设立通信班,有职工4名,隶属
于大庆石油会战指挥部总调度室管理,主要为生产指挥调度服务。同年9月,通信班扩大为通
信站,人员增加到30名,站下设话务班、外线班、报话班。1960年3月,通信站发展为通信大
队,人员增加到130名,隶属于大庆石油会战指挥部行政管理处。同年9月,大庆石油会战指
挥部总调度室设通信科,统一管理全油田的通信业务。1962年1月,通信大队与通信科合并,
称大庆石油会战指挥部通信总站。1963年3月,大庆石油会战指挥部将钻井、总机厂、职工医
院二级单位的通信设备、人员全部划归通信总站管理,形成一个较完整的通信体系。1965年
1月,大庆石油会战指挥部将油田通信、供水、供电合并一体,设立水电指挥部,后改称大庆
水电局、大庆石油管理局水电公司。1981年12月,通信系统从水电公司分出,设立大庆石油
管理局通信公司。1984年,通信公司有职工1938名,设有20个科室。1985年,大庆油田所属
通信单位有:中区电话站、西区电话站、南区电话站、北区电话站、喇嘛甸区电话站、杏树
岗区电话站、红岗区电话站、大同电话站、七厂电话站和工程大队等;其中,中区电话站下
设长话室、机务室、市话室和线务队,工程大队则主要担负油田通信线路架设任务,下设5个
基层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