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邮政机构

  哈尔滨副总局 黑龙江地区邮政始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至1902年,已先后在 呼兰、北团林子和双城厅、阿什河设立邮政分局或代办铺户。1902年下半年,哈尔滨、齐齐 哈尔设立邮政分局。当时,黑龙江地区的邮政机构统归牛庄邮政总局直接管辖。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7月,奉天邮政总局(东三省邮政事务总署)成立,管辖东三 省邮务。同年,东三省邮界划分为牛庄、安东(今辽宁省丹东市)、哈尔滨、宽城子4个副邮 界,即副总局,与各该邮局为一体。
    哈尔滨副总局于1907年建立后,由俄国人葛诺发(Konovaloff)任邮政司,分管副邮界 内各局。1910年(清宣统二年)全国重定邮区后,哈尔滨仍为副总局,负责管辖黑龙江地区 和吉林省部分府、厅、县邮政机构,并继续受奉天邮政总局管辖。
    1911年(清宣统三年)5月清政府邮传部接管邮政后,奉天邮政总局于同年7月改为奉天 邮政局,副总局统改为邮政分局,各设邮务总办1人。哈尔滨副总局遂改为哈尔滨邮政分局, 法国人佛兴纳坻(Forzinatti)任邮务总办。同年11月,佛兴纳坻调上海,遗缺由挪威人赫 士伦署理。
    哈尔滨副总局(邮政分局)下辖邮政局及各等支局,1909——1910年为10处,1911年增 至19处;辖代办支局,1909——1910年为12处,1911年增至33处;辖汇兑甲局,1909——19 10年为1处,1911年增至11处;辖汇兑乙局,1911年为2处。
    吉黑邮务管理局 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称中华邮政,邮政事务统归交通部邮政总局 管辖。交通部成立之初,哈尔滨仍为邮政分局,署分局邮务总办美里彦。1913年12月,交通 部重新划分邮区,东三省仍为一邮区。翌年11月,实行新区制,邮政分局名义一律取消,各 邮局按事务繁简划分为一、二、三等局。哈尔滨为一等邮局,负责监督管理黑龙江地区和吉 林省部分县的二、三等邮局,隶属东三省(奉吉黑)邮务管理局。1914年2月,交通部任命署 副邮务长赫士伦为哈尔滨一等邮局局长,后为东三省署副邮务长李必多福、法国人饶略先后 兼任。1915年6月,东三省邮务管理局规定,自7月1日起,哈尔滨一等邮局所属二、三等局及 各邮寄代办所统一划归邮务管理局直接管辖。
    1921年,因中东铁路沿线的俄国邮局次第撤销和邮政事务日益繁多,以及东三省邮区辽 阔,经邮政总局呈奉交通部令准,自7月1日起将东三省邮区分为南满邮区和北满邮区,哈尔 滨一等邮局遂改为北满邮务管理局,管辖吉林、黑龙江地区全境所属各局邮政事务。1922年 ,北满邮区改称吉黑邮区,北满邮务管理局亦改称吉黑邮务管理局。邮务长为:
    1921年7月——1926年5月英国人李齐
    1926年5月——1927年4月英国人麦达伦
    1927年4月——1928年7月意大利人巴立地(F·Poletti)
    1928年7月——1929年1月英国人西密斯为代理邮务长,后正式升任邮务长,直至东北沦 陷。
    至1929年,吉黑邮务管理局所辖一等邮局6处、二等邮局57处、三等邮局63处、城市支局 14处、邮寄代办所244处。
    1931年9月,吉黑邮务管理局改称吉黑邮政管理局。
    1932年10月吉黑邮政管理局撤退后,尚未被日军占领的绥芬河地区和黑龙江沿岸一些地 方的邮局进行了临时组划,绥芬河、东宁、小绥芬、穆棱站、兴源镇、下城子、马桥河、穆 棱县、梨树镇、平阳镇、半截河、密山、虎林、勃利、宝清、饶河、抚远、同江18处邮政局 (所)划归上海邮政管理局管辖,大黑河、金山镇、漠河、瑷珲、奇克、乌云及萝北7处邮政 局(所)划归河北邮政管理局管辖,直至1933年1月邮政人员全部撤离。
    伪哈尔滨邮政管理局 东北沦陷时期,日伪政权于1932年7月26日强行夺占东北邮政后, 初时由伪交通部邮务司下属的奉天、哈尔滨两个伪邮政管理局分别管辖全东北邮政。伪哈尔 滨邮政管理局管辖区域为吉林省(此为伪满时期的行政区划。)、黑龙江省、兴安北省和兴安 东省各局,并办理现业事务,同时掌管电信通信事务的监督;首任局长为日本人歧部与平; 在局长、副局长之下,设秘书处、监察处、业务处、会计处、营业管理处、铁路邮务处及电 政处等7个内部机构。1934年11月伪政府在长春设伪邮政管理局后,伪哈尔滨邮政管理局的管 辖区域遂改为哈尔滨市、黑龙江省,以及吉林省的抚远、同江、饶河、虎林、富锦、宝清、 密山、桦川、依兰、勃利、穆棱、方正、延寿、宾县、阿城、双城、五常、珠河、苇河;同 时,除铁路邮务外停止直接办理现业事务,内部机构亦改为秘书、监察、业务、会计、铁路 邮务及电政等6处。1937年7月伪邮政总局成立后,伪哈尔滨邮政管理局的内部机构于同年11 月改为庶务、监察、规划、经理、电政、监理、储金及保险等8科,并设立了独立办理铁路现 业事务的伪铁路邮政局。1940年4月伪牡丹江邮政管理局设立后,伪哈尔滨邮政管理局的管辖 区域改为滨江省、龙江省(大赉、镇东、安广、白城、洮南、开通、瞻榆、醴泉除外)、黑 河省、北安省、兴安北省(新巴尔虎左翼旗、中哈伦阿尔山、罕达嘎及其附近除外);内部 机构撤销了监察科。1942年2月,设立伪邮政保险业务局,与伪邮政管理局内的保险科为一体 。1943年9月东满总省、兴安总省成立后,伪哈尔滨邮政管理局的管辖区域为滨江省、龙江省 (大赉、镇东、安广、白城、洮南、开通、瞻榆除外)、北安省、黑河省、兴安总省(喜札 嘎尔旗、库伦旗、科尔沁左翼前、中、后旗、扎赉特旗、通辽县、醴泉县除外)。1945年8月 日伪政权垮台时,伪哈尔滨邮政管理局内部机构设有总务、邮务、储蓄、特务、经理、第一 储金、第二储金等7科,局长佐滕通雄,副局长杨葆恒。
    伪牡丹江邮政管理局 局址设于牡丹江市;管理局职掌、内部机构设置与伪哈尔滨邮政 管理局同;管辖区域为牡丹江省、间岛省、三江省、东安省各局。东满总省成立后,管辖区 域为东满总省、三江省各局。1945年8月日伪政权垮台时,局长日本人福岛安雄,副局长王保 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