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钢管

  黑龙江省焊接钢管生产开始于1958年,哈尔滨轧钢厂投资31.8万元,建设1条手工气焊 钢管生产线,1965年停产;1965年以后,齐齐哈尔钢管厂、哈尔滨钢管厂、牡丹江钢管厂、 庆安钢铁厂陆续建设了8套高频焊管机组,由冶金工业部按计划调给坯料,产品由国家统一分 配。1980年以后,鸡西冶金公司、哈尔滨冷轧带钢厂建设了3套高频焊管机组。1985年全省有 6个厂家,11套高频焊管机组生产焊接钢管,年生产能力10.3万吨。从1958年至1985年全省 累计生产焊接钢管25.7万吨,占全省钢材产量的2.95%。
    黑龙江省无缝钢管生产:1960年哈尔滨轧钢厂建设了76毫米无缝钢管穿孔机,只有穿孔 机,设备不配套,只试生产了10余吨荒管,无法加工成成品管,只好停产。1971年哈尔滨钢 管厂也安装了76毫米无缝钢管穿孔机、轧管机,设备不配套,工艺不完善,产品质量不合格 ,亏损严重,也停产“下马”。
    一、主要设备及分布
    黑龙江省1985年末共有直缝高频焊接钢管机组11套,年生产能力10.3万吨。分布为:齐 齐哈尔钢管厂有直径76毫米、42毫米、型号H380机组各1套,年生产能力2.9万吨;哈尔滨钢 管厂有直径76毫米机组2套,直径114毫米机组1套,年生产能力1.8万吨;牡丹江钢管厂有直 径76毫米机组1套,年生产能力1万吨;庆安钢铁厂有直径76毫米机组1套,年生产能力1.8万 吨;鸡西市冶金公司有直径114毫米、63毫米机组各1套,年生产能力2万吨;哈尔滨冷轧带钢 厂有直径114毫米机组1套,年生产能力0.8万吨。
    辅助设备:各企业均配有剪切热轧板卷的纵剪机组,钢管矫直机,铣头机,水压试验机 等工艺附属设备,组成完整的生产线。
    二、生产工艺
    高频焊接钢管生产工艺主要有备料、成型焊接、精整3个工序。
    备料:按所焊钢管的规格,将原料热轧板卷经纵剪机组剪裁成要求宽度的窄带钢卷。窄 带钢卷经开卷、平整、将头部剪切平直,与前一卷窄带钢对焊起来,进入递送机,以高于焊 接速度2倍的速度将带钢连续送入活套坑内储存,使焊管机组能连续生产。
    成型焊接:连续的钢带(或称带钢)从活套坑内引出,进入成型机组,通过交替配置的 多组平辊、立辊孔型,将带钢冷弯成圆筒状管坯,再进入焊管机,通过高频电流的集肤效应 和临近效应,使管坯边缘焊合面瞬间被加热到焊接温度(1250—1430℃),在挤压辊挤压力 的作用下完成焊接,之后用刨刀将焊缝外表面多余的“焊肉”刨削掉,再通过定径机进行整 形,使钢管表面光洁、尺寸精确。再通过定尺飞锯在进行中将钢管切成一定长度。从钢带开 卷到钢管切断,生产过程是连续完成的。
    精整:单根钢管,由辊式矫直机进行矫直,然后由铣头机将钢管端头铣平,再经水压试 验机打入20公斤/平方厘米的高压水,稳压5秒钟,合格后即为成品钢管,经质量检查,打捆 包装、入库。
    
    具体工艺流程如下:热轧板卷→纵剪机剪裁→窄带钢卷→开卷→切头(尾)对焊→递送 机→活套坑储存→成型→焊接→刨削焊缝→冷却→定径→飞锯切断→矫直→铣头→打压试验 →成品检查→包装入库。
    黑龙江省焊接钢管生产走的是一条“土法上马”、革新改造、完善配套、逐步发展的道 路。
    1958年哈尔滨轧钢厂建设的焊管生产线,是自制的10吨、20吨冷拔机,带钢用冷拔机拉 过成型模,卷成圆筒形,然后用氧气、乙炔手工焊接成钢管,工艺落后,效率低,钢管质量 差,断断续续生产到1965年,划给哈尔滨市机械厂后停产,累计生产钢管2632吨。1965年齐 齐哈尔钢管厂成立,1970年哈尔滨钢管厂成立,这两厂成立初期也是采用拉拔成型、氧气、 乙炔焊接的工艺,产量很低,1970年只有527吨。
    1971年哈尔滨钢管厂建起了第一套高频焊管机组,1972年齐齐哈尔钢管厂也建了1套高频 焊管机组,辊式成型,高频焊接,生产效率高,产量猛增,1978年达到3655吨。当时使用的 原料有普通热轧带钢,长度短,多数是单根生产,效率低;也有热轧纵剪带钢卷,由于成型 焊管机组没有活套、飞锯等,设备配套程度低,生产连续性差,生产效率也不太高,虽然两 厂又建了新的机组,1975年的产量只有7422吨。从1976年开始,冶金工业部调给的原料全部 是宽度1050毫米左右热轧板卷,为此,哈尔滨钢管厂、齐齐哈尔钢管厂又建设了纵剪机组; 成型焊接生产线,建了活套坑、对焊机等设备,提高了连续化作业程度,生产量大幅度上升 ,1979年达到13203吨。1978年牡丹江钢管厂成立,安装了1套高频焊管机组,1979年庆安钢 铁厂安装了1套高频焊管机组,1980年鸡西市冶金公司建立焊管生产线,先后安装2套高频焊 管机组, (见附图) 这些机组建设的同时,也建了纵剪机组,设备配套比较完整。1981年全省焊管产量突破3万吨 。1981年齐齐哈尔钢管厂大搞技术革新,先后研制出钢管自动定尺飞锯、自动翻管机、自动 铣头机、多根钢管水压试验机等,提高了焊管生产自动化程度。自动定尺飞锯,结构简单, 定尺精度高,误差不超过10毫米,锯口断面垂直,偏差不超过2度,1981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优 秀科技成果三等奖。1982年在全省推广使用,焊接钢管生产装备水平、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同时,各厂均实行将钢管打成六角捆包装,深受用户欢迎。1982年哈尔滨冷轧带钢厂建设1套 高频焊管机组,专门生产变压器用薄壁焊管,增加了新的品种。1983年改进了高频发生装置 ,用高压硅堆代替闸流管,用可控硅整流,降低了电力消耗,提高了焊接稳定性。1985年哈 尔滨钢管厂采用微型电子计算机控制焊接温度和焊接速度,提高了焊缝质量,并采用涡流无 损探伤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由于坯料不足,全省1981年以后产量一直 在3万吨左右,1985年达33118吨,是历史最好水平。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都逐年提高,合格率 1978年为95.03%,1985年提高到98.64%,成材率1978年为85.21%,1985年提高到90.48% 。
    三、主要产品
    黑龙江省生产的焊接钢管,一种是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有直径15、20、25、32、 40、50、70、80、100毫米等9个规格,壁厚2.5—3.75毫米;另一种是普通碳素钢薄壁焊接 钢管,直径40毫米,壁厚1.5毫米,主要用作变压器配管。齐齐哈尔钢管厂、哈尔滨钢管厂 主要生产15一70毫米的焊接钢管;庆安钢铁厂主要生产15—50的焊接钢管;牡丹江钢管厂主 要生产15—40的焊接钢管;鸡西市冶金公司主要生产20—100的焊接钢管;哈尔滨冷轧带钢厂 生产薄壁焊管。
    哈尔滨钢管厂的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于1982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产品,1984年被 评为冶金工业部优质产品;齐齐哈尔钢管厂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1983年被评为黑龙江省 优质产品,1985年被评为冶金工业部优质产品;庆安钢铁厂Ф15毫米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 管1984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产品;牡丹江钢管厂Ф25毫米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1985年 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