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地区煤化工产品回收,最早的是哈尔滨煤气公司,始建于伪满时期的1943年,当
时厂名为瓦斯株式会社,有甑式8呎有底水平煤气发生炉5座,日产煤气8850立方米,主要供
民用,曾对煤焦油进行化学产品回收。解放后1948年改为东北实验二厂,集中搞焦油的分馏
,从中提取轻油、重油、樟脑(萘)、糖精等10余种化学产品。1958年新建日产煤气13640立
方米的12孔贯通式水平煤气发生炉5座及其煤气净化和焦油精制设备,生产苯、酚、二甲苯、
来苏尔、萘、硫酸钠、氨水等产品。
随着炼焦生产的发展,1958——1961年,煤焦油的生产和利用在齐齐哈尔、牡丹江、哈
尔滨、鸡西等地相继进行。1960年全省生产煤焦油573吨,沥青9500吨,硬质沥青159吨,粗
萘2吨,防腐油34吨。1961年生产煤焦油165吨,沥青34吨。这一时期产品都是简易焦炉回收
和土法加工的产品,质量差,环境污染严重,随着国民经济调整,也停止了生产。
1970年黑龙江化工厂、西林钢铁厂的机械化焦炉投产,焦油产量增加,当年全省生产焦
油3301吨,1974年产焦油7742吨,1976年产焦油8583吨,因当时回收设备不配套,处于“只
焦不化”的阶段,焦油无处存放,只好廉价出售。1977年鸡西冶金公司焦化厂首先生产出工
业萘和沥青,工业萘销往江苏省的塑料化工厂,沥青卖给当地粮库作防水用。1978年西林钢
铁厂的粗苯氨水回收设施建成投产,当年回收粗苯13吨,1979年焦油精制设备部分建成试生
产,但由于生产的氨水没有销路,被迫停产,焦油加工为间歇蒸馏,以煤为燃料蒸馏温度不
易控制,也没有坚持生产,只生产部分沥青,供苇河碳素厂作为石墨电极的原料,还生产一
些筑路柏油。
1979年黑龙江化工厂硫铵车间和粗苯车间投产,生产出硫铵化肥和粗苯产品。1983年黑
龙江化工厂,年处理能力3万吨的焦油精制车间投产,生产出合格的沥青、一蒽油、二蒽油、
粗酚、酚油、工业萘、轻油、洗油及炭黑燃料油等产品。同年精苯车间投产,生产出纯苯、
甲苯、二甲苯、溶剂油、初馏酚等产品;还有年产6万吨合成氨加工成13万吨硝酸铵的化肥装
置投产,至此黑龙江化工厂历经25年的建设,已全面建成投产,为黑龙江省填补了煤化工产
品的几项空白。
焦炉煤气:净化后的煤气除供焦炉自身加热需用一半左右,剩余煤气可用作工业和民用
燃料,也可作化肥生产的原料。西林钢铁厂的焦炉煤气,经过初冷并脱除焦油后,供给烧结
机、炼钢混铁炉和轧钢加热炉作燃料。黑龙江化工厂的焦炉煤气在投产初期曾供给齐齐哈尔
钢厂平炉炼钢,1979年化肥车间投产后,用于生产硫铵和硝铵化肥。哈尔滨煤气公司的焦炉
煤气则是它的主产品,经过脱除氨、萘、硫、氰后,供哈尔滨市作民用燃料。永安焦化厂、
鸡西冶金公司、8510农场焦化厂等小焦炉的煤气,除供焦炉加热外,主要用于烧锅炉,使用
不了就放散烧掉,还没有全面综合利用。
焦化厂的废水、废气和烟尘中含有较多的氰化物、硫化物、酚等多种有毒物质,造成环
境污染,对焦化厂的环境保护,控制环境污染至关重要。西林钢铁厂首先对焦化污水采取生
物脱酚处理,于1982年开始运行,在冬季严寒情况下,仍能正常运行,使污水排放达到了国
家允许的标准。永安焦化厂也于1984年对焦化污水进行生物脱酚处理。黑龙江化工厂和哈尔
滨煤气公司的废水,首先用N—503萃取剂脱酚回收粗酚产品,然后进入生化池进行生物脱酚
处理后排放,也基本达到了国家允许的排放标准。其他小焦化厂还没有进行必要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