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剂是钢铁冶炼过程中的造渣材料,它的作用是调整炉渣碱度,改善其流动性,以利于
去除钢铁产品中的硫、磷等有害杂质。黑龙江省的冶金熔剂资源主要有石灰石、白云石、萤
石等。
一、石灰石
石灰石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碳酸钙,经煅烧分解为氧化钙(石灰),是炼铁、炼钢必不可
少的造渣材料。黑龙江省石灰石资源分布较广,多为建材系统开采利用。冶金熔剂石灰石要
求纯度高。据黑龙江省地质局至1985年底,共查明熔剂石灰石矿5处,累计探明储量3578.2
万吨。已经开采利用的石灰石矿有4处。
拉古石灰石矿。位于牡丹江市西7公里、拉古火车站东2.5公里处,累计探明储量998.
4万吨,氧化钙含量为45%—55%,氧化镁含量为10%—14%,二氧化硅含量小于1.6%。拉古石
灰石矿已于1901年建矿开采,主要用于建筑材料烧石灰,1948年扩建为年产规模8.5万吨。
1959年在大办钢铁中将该矿划归当时的牡丹江钢铁公司,作为冶金熔剂石灰石专用矿山,19
62年牡丹江钢铁公司“下马”,该矿又归建材系统。1969年海林钢铁厂高炉投产,就近购买
该矿石灰石作炼铁熔剂。
五星石灰石矿。是西林钢铁厂所属的专用冶金熔剂石灰石矿,距西林钢铁厂135公里,位
于伊春市五营区五星镇火车站南1.5公里处。储量1017.7万吨,质量最好,属特级熔剂石灰
石,氧化钙含量55%,接近理论含量,杂质含量低,二氧化硅含量为0.9%,五氧化二磷含量
为0.02%,二氧化硫含量为0.015%。矿体长300米,宽20—150米,垂直深度14—22米,适合
露天开采。1969年3月建矿,由伊春市五营区领导,由西林铅锌矿进行技术指导,1970年开始
出矿,手工作业进行生产,以大会战方式修建了准轨铁路专用线2.18公里。1971年移交给西
林钢铁厂,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逐步使用推土机、铲运机等,1977年建设破碎筛分系统及
高位料仓,破碎好的石灰石经手动闸门装入火车外运。西林钢铁厂先后投资387.8万元,逐
步形成年产10万吨规模的小型露天矿,最高年产量1984年达到8.3万吨,除供西林钢铁厂自
用外,还销往省内其他冶金企业。1970年至1985年累计生产熔剂石灰石44万吨。
晨明石灰石矿。位于伊春市晨明公社西4公里,有公路可通,储量794.3万吨,氧化钙含
量50%左右,由当地土法开采,供省内部分钢铁企业和建材部门使用。
铁力二股西山石灰石矿。位于铁力县城东北37公里处,有森林窄轨铁路相通,储量274万
吨,由铁力县和林业部门土法开采烧石灰。
逊克县境内的翠岗石灰石矿。位于伊春市友好火车站西北69公里,有森林窄轨铁路相通
,储量493.8万吨,由于交通不便,尚未开采利用。
1985年,黑龙江省仅有西林钢铁厂五星石灰石矿这一个专用冶金熔剂石灰石矿,满足不
了全省冶炼需要。齐齐哈尔钢厂所需石灰石从大连甘井子石灰石矿进货,其它冶金企业基本
在就近建材系统购买石灰石,也有的利用附近石灰石资源自采自用。
从1970年至1985年,黑龙江省累计生产熔剂石灰石69.6万吨。
二、白云石
白云石是钢铁冶炼造渣熔剂之一,也是转炉炼钢炉衬用耐火材料。列入黑龙江省矿产储
量表的白云石矿有2处,合计储量为3308.9万吨。一是鸡西柳毛土顶子白云石矿,位于柳毛
火车站南3公里处,储量1196万吨,氧化镁含量为16%—19%,曾在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时
开采过,用于玻璃制造作熔剂,冶金工业尚未利用;二是西大坡白云石矿,位于伊春市西林
火车站西12公里处,储量2112.9万吨,氧化镁含量19.11%—20.27%,该矿距西林钢铁厂约
10公里,曾在1980年前后由西林区开采,由西林钢铁厂收购。由于黑龙江省钢铁工业对白云
石需用量不大,一般都从外省购入,本省的两处白云石矿质量较差,一直没有正式开采利用
。
三、萤石
萤石又称氟石,在炼钢生产中用萤石作熔剂稀释炉渣以利于去除硫磷等杂质,在炼铁生
产中当高炉结瘤或炉墙增厚时适当加入萤石洗炉。黑龙江省列入矿产储量表的萤石矿,在19
85年只有鸡西萤石矿1处,位于鸡东县境内,距东海火车站西北14公里,有公路相通,累计探
明储量14.1万吨,氟化钙含量为73.66%—93.92%,矿床为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矿体不规
则,呈“鸡窝”状。该矿自1957年以来,由鸡西市土法开采,有青山、兴建两个采区,露天
和井下同时进行,小立井用手摇辘轳提升。从1957年到1985年累计采出萤石9.4万吨,由于
采剥严重失调,1982年以后基本停采。
除鸡西萤石矿外,在1969年至1979年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划归黑龙江省管辖时,呼
伦贝尔盟还有4处萤石矿,合计储量为23.3万吨,从1970年至1978年累计开采萤石1.96万吨
,这一时期产量也属黑龙江省的萤石产量。黑龙江省从1957年到1985年累计生产萤石矿11.
36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