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炼钢保护渣

  炼钢保护渣是60年代新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冶金辅料,主要应用在炼钢铸锭工艺上,保 护钢水减少被空气氧化,改善钢锭表面质量,易于脱模,并可提高钢锭成材率和降低钢锭模 消耗。
    50年代我国炼钢铸锭的保护浇注,普碳钢采用趁热(约80℃)在钢锭模内壁涂刷焦油或 喷石墨水浆办法,特殊钢采用在钢锭模内加石腊草圈或焦油木框等方法,劳动条件恶劣,钢 锭表面质量及成材率都不高。1963年齐齐哈尔钢厂在国外科技信息的启发下,开始了固体粉 状保护渣的研究,发现鸡西柳毛石墨矿的中碳石墨保护渣效果最佳,并与柳毛石墨矿共同配 制出MJ131型石墨保护渣,经一年生产试用与原焦油木框比,钢锭废品率由4%—6%,降到0. 4%—0.8%,使钢锭表面清理效率提高2倍。柳毛中碳石墨保护渣的研制成功,为向全国推广 提供了依据。1964年柳毛石墨矿自筹资金80万元,冶金工业部两次资助50万元和30万元,共 投资160万元将原石墨浮选厂改造成为炼钢保护渣生产车间,于1965年6月投产,年生产能力 为1.5万吨。主要用户有鞍山钢铁公司、首都钢铁公司、武汉钢铁公司、马鞍山钢铁公司、 攀枝花钢铁公司等。柳毛石墨矿从1966年至1985年累计生产石墨保护渣27.49万吨,累计实 现利润671.8万元。
    穆棱炼钢保护材料厂的前身是穆棱电极厂,生产天然石墨电极质量不合格,生产再生电 极质次价高,连年亏损,企业濒临关闭,1979年转产炼钢保护渣,开始起死回生。在转产过 程中冶金工业部建议从满足特殊钢需要的优质渣上下功夫,为该厂指明了方向,该厂与北京 钢铁学院进行技术合作,利用穆棱县资源优势,收集了全县石墨矿、沸石、珍珠岩、火山灰 、白泥、膨润土、白灰、蛇纹石、伟晶岩等13个品种的样品送到北京钢铁学院进行组分研究 ,研制出适应不同钢种,不同锭型的3个系列、9个品种的保护渣配方。穆棱炼钢保护材料厂 利用半年的时间进行技术改造,于1979年10月投产,开始形成年产保护渣6000吨的能力。穆 棱炼钢保护材料厂又与齐齐哈尔钢厂、大连钢厂、太原钢铁公司、唐山钢铁公司、大冶钢厂 、鞍山钢铁公司等13个钢铁企业进行合作,到现场试验,不断改进配方,又进一步与冶金工 业部钢铁研究总院、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东北工学院、上海工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合 作,研制出4个系列、16个品种的保护渣。1981年在对瑞典保护渣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研制出 MB2—2、MB2—5、MB3011等3个品种,在全国第二届特殊钢铸锭会议上,经过23个通用型保护 渣现场表演,在评选出的8种优质保护渣中,穆棱的3个品种名列前3名。1982年穆棱炼钢保护 材料厂又与齐齐哈尔钢厂合作,研制出MB2—6型低碳保护渣,含碳量由20%—24%降到10%—1 2%,减少了钢锭表面增碳,更适于特殊钢厂的需要。穆棱炼钢保护材料厂的MB2系列保护渣于 1982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产品,1985年被评为冶金工业部优质产品。
    为了扩大品种和提高产品质量,穆棱炼钢保护材料厂从1979年到1985年共投资40.5万元 ,冶金工业部资助10万元多次进行技术改造和完善配套,至1985年已形年产0.7万吨的生产 能力。从1979年到1985年累计生产炼钢保护渣2.8万吨,累计实现利润82.5万元,上交税金 37.3万元。
    至1985年,黑龙江省共有柳毛石墨矿和穆棱炼钢保护材料厂两个保护渣生产单位,累计 生产炼钢保护渣30.3万吨。 (见附图)
    炼钢保护渣为固体粉状渣料。其原料是以天然石墨为主,再根据使用性能和成分要求, 适当配加其它矿物。其生产工艺流程为:原料破碎→烘干→磨矿→配料→混合→包装。破碎 一般采取颚式破碎机,经粗碎、中碎两段破碎后,用斗式提升机装入原料贮仓,再进入转筒 式烘干机用煤火烘干,再经螺旋输送机、斗式提升机送入磨矿机磨成细粉,磨矿机有球磨机 和摆式磨矿机两种,磨后的粉料经螺旋输送机按不同矿种分别贮存在各个粉料仓内,配料时 按不同矿种的比例经称量配料,混合料再进入混合机混匀,即为成品,再经埋刮板输送机运 到成品料仓中,经包装机根据用户需要的具体重量经称量装入塑料袋内密封,成品入库,发 至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