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铅及合金薄板材、卷带材、箔材

  黑龙江省铝及合金薄板材、卷带材、箔材生产,首先是东北轻合金加工厂。箔材(厚度 0.2毫米以下)的第一条生产线是由哈尔滨工业大学设计,上海冶金机械制造厂负责制造全 套设备,1958年开始建设,1962年建成投产。主要设备有辊径350毫米、辊身长800毫米二重 式粗轧机6台,辊径240毫米、辊身长600毫米二重精轧机18台,合卷机4台,分卷机4台,圆盘 剪切机组1台,设计年产铝箔600吨。投产以后,1971年创最高年产852吨的水平。这条生产线 的设备比较简单,没有自动控制设施,基本是靠肉眼观察,手工作业,凭经验操作,产品质 量受到限制。由于电子工业、国防工业及轻工业的发展,这条生产线,无论是生产能力、产 品品种、产品质量都不适应需要。为此,经国家批准,于70年代中期新建一条卷带材(宽度 350毫米以下)、薄板材(厚度0.3—0.2毫米)、箔材综合生产线,组建薄板分厂。设备是 由意大利引进的四重可逆式板带900毫米冷轧机1台,主要用于生产卷带材和薄板材;从联邦 德国引进1200毫米箔材轧机1台,这两套轧机1980年初投产,增加薄板、带材生产能力1万吨 ,宽幅箔材800吨。所引进的设备具有70年代中期国际水平。引进设备时,为了节省外汇、减 少固定资产投资等多种原因,造成辅助设备不适应主机,严重影响生产能力的发挥。为了充 分发挥引进设备的作用,投产后,进行了较多的填平补齐和配套,为卷带生产系统自制1台1 300毫米重卷机、1台350毫米重卷机和1台成品退火炉,使卷带系统得到完善,解决了辅机卡 脖子的问题,主机能力得到发挥,产量大幅度提高。为箔材生产系统自制1台1100毫米剪切机 ,3台合卷机,使箔材生产各工序能力平衡,主轧机能力得到发挥。经过这些配套改造,综合 生产线的生产能力提高。1983年4月国家正式批准东北轻合金加工厂以板带箔系统为主体的技 术改造方案,薄板分厂从意大利引进1套1400毫米四重不可逆式轧机,于1985年投产,增加板 带生产能力1万吨。从联邦德国引进1套1350毫米铝箔轧机,1985年投产,增加宽幅铝箔生产 能力1000多吨。
    1984年,将原铝箔生产线一部分陈旧设备拆除调走,有的经过改造继续使用,重新组成 铝箔生产线。主要生产设备有辊径800毫米四重可逆式冷轧机1台,辊径350毫米、辊身长800 毫米二重不可逆式轧机4台,辊径240毫米、辊身长600毫米二重不可逆式轧机12台,900预剪 机组1台,合卷机3台,分卷机4台,成品剪切机6台,装备水平比原来有很大改善,可以年产 铝箔700吨。
    为了适应轻工市场的需要,增加铝箔生产,1982年3月29日黑龙江省计划委员会下发了( 82)黑计字50号文件《关于黑龙江铝箔厂计划任务书的批复》,批准兴建黑龙江铝箔厂,厂 址在哈平公路新发屯,同年6月开始动工建设,1984年9月28日竣工投产,主要设备有粗轧机 1台、精轧机4台、分合卷机2台、退火炉2台、裱切机8台,设计能力年产铝箔313吨,主要生 产包装用铝箔,为轻工市场服务。1985年达到设计能力,生产铝箔320吨。
    由于不同的用途,对薄板材、卷带材的化学成分、厚度、宽度、长度、状态有不同的要 求,所以生产的工艺流程也有所不同,东北轻合金加工厂卷带材基本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小卷带材生产工艺流程:
    坯料(热轧带卷)→轧制(900毫米轧机)→中间退火→成品轧制(900毫米轧机)→纵 剪→检查→重卷→成品退火→包装入库
    大卷带材生产工艺流程:
    坯料(热轧带卷)→次轧制(1400毫米轧机)→中间退火→成品轧制→拉弯矫直→纵剪 切边→检查→重卷→包装入库
    薄板材生产工艺流程:
    坯料(热轧带卷)→轧制(1400毫米轧机)→纵剪切边→退火→平整矫直→成品剪切( 横剪)→检查→包装入库
    箔材一般为纯铝,但也有部分单张为合金箔;表面状态有光箔、花纹箔之分;有单一铝 箔,没有纸衬,称素箔;有的附有纸衬,称衬纸箔,这些铝箔生产过程中,素箔轧制过程基 本相同,只后部处理工艺不同。
    双张箔材生产工艺流程:
    冷轧坯料(1400毫米轧机)→重卷(拉弯矫直)→毛料退火→轧制(1350毫米中粗轧机 )→轧制(1350毫米中精轧机)
    
    单张箔生产工艺流程:
    冷轧坯料(1400毫米轧机)→重卷(拉弯矫直)→毛料退火→轧制(1350中粗轧机)→ 轧制(1200箔材轧机)→成品剪切→检查→重卷→退火→包装入库
    黑龙江铝箔厂与东北轻合金加工厂原铝箔生产线素箔生产工艺流程及东北轻合金加工厂 综合生产线单张箔的生产工艺流程,基本相同,只是生产设备不同。
    东北轻合金加工厂卷带材、薄板材、箔材综合生产线投产以后,重点是对引进技术尽快 消化、吸收,积累经验,对不适应的部分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以确保产品质量,增加品种 。箔材系统轧机采用了(A、G、C)自动控制板型、液压弯辊、轧辊轴承油雾润滑以及二氧化 碳自动灭火现代技术,达到了80年代初期的国际装备水平。1981年为了进一步提高箔材质量 ,适应市场的需要,从改进工艺着手,对0.007毫米箔材进行了针孔及厚度偏差的工艺研究 ,使针孔由原来1平方米1500个降低到1000个以下,厚度偏差稳定的控制在±0.8微米的范围 内,成品率提高5—6%。1983年初,对L51高表面、高平度钟表盘和出口薄板、卷带生产的工 艺进行研究,解决了鱼鳞状反光斑痕的缺陷,满足了国内外用户的质量要求。还对宽幅软包 装铝箔进行先剪切后退火的工艺试验,取得成功,并找出表面平、厚度匀、针孔少、无油斑 的最佳工艺参数,保证了产品质量稳定。1983年末,L2M0.007毫米素箔和着色箔的压花工艺 试验取得成功,增加了新的品种规格。1984年,为了消除卷带的表面油痕摸索出一套比较合 理的退火操作法,改进了卷带的退火工艺,成品率提高2%以上。为了确保出口产品的质量, 1985年,改进了出口大卷带的包装,按产品分别采用了井架式、托架式、立式、卧式及扣箱 式等五种包装方式,确保产品在长途运输和多次倒运的情况下不受损坏,受到国外用户的好 评。到1985年东北轻合金加工厂铝及合金卷带材、薄板材、箔材产品共有17个品种561个规格 ,L51铝卷片,获1983年国家金牌奖,0.007毫米电容器箔,全裱烟箔及茶叶包装箔,于198 2—1985年分别获部级优质产品奖,LG4M高纯铝箔,获1985年黑龙江省优质产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