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全面质量管理

  1979年,国家经委颁发了《全面质量管理暂行办法》。黑龙江省冶金工业局相继制订下 发了《黑龙江省冶金企业全面质量管理验收条件及评分标准》,在开展企业全面整顿、综合 治理工作中,根据全面质量管理关于“过程总体化、管理群众化、方法科学化”的要求,从 计划、教育、监督等多方面入手,逐步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一、质量管理计划
    从1980年起,由黑龙江省冶金工业局于每年年初制订下发“质量管理活动计划”,向各 地市冶金工业局(公司)、省直属企业提出当年质量管理活动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活动 内容、质量考核指标。要求各企业按月、季上报计划执行情况,提出分析报告。省局按月、 季汇总,分析,并通报各企业。实行质量计划制度,使质量管理列入计划考核,对企业增强 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起到了推动作用。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是质量管理群众化的有效形式。1979年,部分冶金企业开始组织群众 性的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活动,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群策群力加以解 决。QC小组活动对提高产品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QC小组活动效果,黑龙江 省冶金工业局于1981年对QC小组进行整顿、登记,并坚持每年召开全系统QC小组成果发表会 ,交流经验,评定优秀成果,使QC小组活动水平迅速提高。到1985年,全省冶金系统共有30 个企业建立了QC小组,参加人员达到6390人。自1979年以来,获省厅级以上QC成果奖106项, 取得经济效益2601.5万元。为了不断提高全面质量管理水平,从1979年开始,黑龙江省冶金 工业局组织各企业主管厂长、生产骨干、质量管理人员,采取集中办班,收听收看质量讲座 录音、录像等形式,强化质量教育。
    二、质量监督、检查
    国家经委从1978年开始,每年9月组织一次“质量月”活动。黑龙江省冶金工业局根据每 年“质量月”活动的具体部署,结合冶金产品质量状况,下达开展“质量月”活动的主攻方 向、目标及措施;在“质量月”中,组织3个质检站对企业开展活动的情况进行抽查;质量月 结束后,统一进行总结,对成绩显著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质量月”活动连续开 展到1985年,对加强质量管理,促进冶金产品质量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为了加强平时的 质量监督,冶金系统从1979年开始,每年坚持进行一次产品质量大检查。由黑龙江省冶金工 业局组织三个质量检查站组成产品检查组,对检查的产品按国内先进标准、现行标准、内控 标准逐项检查。平时还进行抽查。经常性的检查、抽查不仅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高,而且使 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常抓不懈。
    通过几年工作,冶金产品质量有了明显提高,1985年同1978年相比,生铁合格率由77. 65%上升到99.35%,齐齐哈尔钢厂平炉钢锭合格率由98.49%上升到99.38%,电炉钢锭合格 率由98.17%上升到99.32%,全省钢材合格率由97.59%上升到98.87%。不仅内在质量有了 明显提高,而且外观质量也有了很大改进,为了让用户使用方便,生铁铸块由35公斤改为21 公斤,表面光滑无夹杂;钢材几何形状规整,包装牢固;焊接管长度定尺,六角包装五道打 捆,解决了多次装卸散捆问题,用户十分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