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化学药品制造业是从5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根据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加速发
展原料药品生产,发展国家紧缺的抗生素药品生产的精神,哈尔滨制药厂试制出金霉素,结
束了黑龙江省不能生产化学药品原料药的历史,并生产出了土霉素、磺胺嘧啶等少量原料药
品种。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全省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业发展缓慢,比较落后,1975年大打
医药工业翻身仗以后,才得到迅速的发展。到“六五”计划期间,已形成了以哈尔滨市、齐
齐哈尔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鹤岗市为主体,各有重点的原料药生产基地。逐步形成了
以青霉素、氨苄青霉素为重点的抗生素系列;以维生素C为重点的维生素系列;以非那西丁、
阿斯匹林为重点的解热镇痛系列;以咖啡因、柯柯豆碱为重点的黄嘌呤类药物系列的化学药
品原料药制造业。
一、生产能力
1985年,黑龙江省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企业发展到19户,各企业年生产能力和产量情况
如下:
哈尔滨制药厂以生产抗生素原料药为主,生产半合成抗生素为重点。青霉素钠盐生产能
力140吨,产量135.44吨;氨苄青霉素生产能力40吨,产量14.49吨;土霉素生产能力240吨
,产量212.83吨;乳糖酸红霉素生产能力5吨,产量4.03吨;庆大霉素生产能力11吨,产量
9.59吨;利福平生产能力13吨,产量5.43吨;麦迪霉素生产能力0.7吨,产量0.63吨;羟
氨苄青霉素生产能力0.2吨,产量0.15吨;利福定生产能力10吨,产量5.47吨。
哈尔滨制药二厂以生产抗生素和营养滋补类药物为主。硫酸链霉素生产能力50吨,产量
7.642吨;葡萄糖酸钙生产能力150吨,产量64吨;注射葡萄糖生产能力550吨,产量193吨;
口服葡萄糖生产能力200吨,产量107吨;工业糖生产能力2500吨,产量2229吨;液体糖生产
能力1800吨,产量533吨;糊精生产能力792吨,产量180吨;玉米浆生产能力500吨,产量17
5吨。
哈尔滨制药六厂刺五加膏生产能力80吨,产量46.5吨。
沈阳军区哈尔滨制药厂土霉素生产能力30吨,产量6.61吨。
齐齐哈尔制药厂解热镇痛类药咖啡因生产能力180吨,产量153.95吨;刺五加膏生产能
力15吨。
齐齐哈尔车城制药厂生产制药用辅料和赋形剂三硅酸镁、硬脂酸镁。三硅酸镁生产能力
100吨,产量48.3吨;硬脂酸镁生产能力40吨,产量27.1吨。
克山医药原料厂工业糖生产能力350吨,产量153吨;口服葡萄糖生产能力350吨;淀粉生
产能力7000吨。
克东制药厂麦牙粉生产能力87吨,产量42吨。
北安制药厂庆大霉素生产能力3吨。
省医药工业实验厂口服葡萄糖生产能力1000吨,产量107吨;注射葡萄糖生产能力2000吨
,产量25吨;刺五加膏生产能力69吨,产量40.55吨。
东方红制药厂盐酸黄连素生产能力0.5吨,产量0.495吨。
完达山制药厂右旋糖酐生产能力39吨,产量23吨。
佳木斯化学制药厂是黑龙江省重点骨干企业之一,以生产化学合成原料药为主。磺胺甲
基异唑生产能力100吨,产量7.82吨;非那西丁生产能力1250吨,产量1214吨;维生素C生
产能力200吨,产量157.595吨;山梨醇生产能力2000吨,产量739.86吨。
佳木斯前进制药厂肌苷生产能力1吨,产量0.449吨。
佳木斯生物制药厂药用酵母生产能力200吨,产量14.65吨。
鹤岗制药厂六水哌嗪生产能力20吨;磷酸哌哔嗪生产能力20吨,产量0.227吨。
一面坡制药厂五仁醇生产能力1吨,产量0.9吨;刺五加膏生产能力80吨,产量32吨;满
山红油生产能力3吨;齐墩果酸产量0.35吨。
牡丹江奋斗化工厂阿斯匹林生产能力300吨,产量104.075吨;水杨酸生产能力340吨,
产量324.41吨。
桦林橡胶厂绥化分厂PPB生产能力90吨,产量20.92吨。
阎家岗制药厂乳酸菌素生产能力110吨,产量104.09吨。
牡丹江制药二厂维脑路通生产能力0.6吨,产量0.506吨。
哈尔滨制药七厂鱼石脂生产能力55吨,产量41吨。
由于重点发展黑龙江省化学药品原料药的历史不长,原料药生产规模较小、产量较低、
配套较差、综合利用不够,有些品种停产下马,一些常用原料药仍需向省外调剂解决。上述
企业以原料药生产为主,兼从事深加工、生产制剂。另有以制剂生产为主的企业,也生产少
量原料药。
二、企业概况
化学药品原料药主要生产企业概况如下:
哈尔滨制药厂该厂1958年正式成立,其前身为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在解放区佳木斯市建
立的东北卫生技术厂,直至1958年在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建立厂区。历经20多年的发展建
设,成为全国医药行业重点企业之一,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制药企业,是以生产抗生素原料药
为主,生产半合成抗生素为重点,辅以生产粉针及胶囊等剂型的大型综合性企业。厂址位于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2号,厂区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1985年末职工人数3155人,其中各
类专业技术人员525人。设10个生产车间、2个辅助车间和1个总装机容量为6003千瓦、日发电
量12万度的自备热电站。主要生产品种有青霉素钠盐、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土霉素、利
福平等原料药。原料药总生产能力450吨,粉针年分装能力3亿支。1985年工业总产值12144万
元、利润1421万元、税金612万元。
哈尔滨制药二厂该厂前身是哈尔滨淀粉糖厂,始建于1958年。70年代,国家燃料化学工
业部在该厂投资建设年产50吨链霉素项目,1980年试生产成功,成为抗生素原料药生产厂。
历经10多年发展变化,已发展成为生产链霉素(后改产土霉素)、氨苄青霉素、葡萄糖酸钙
、注射葡萄糖、口服葡萄糖、工业饴糖和淀粉等原料药和年产5000万支粉针(青霉素、链霉
素、氨苄青霉素等)制剂的综合制药企业。厂址位于哈尔滨市动力区军民街,厂区占地面积
9.7万平方米,1985年有职工1673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0人。1983年企业整顿之后,
生产不断发展,经济效益逐年增长。1985年工业总产值1207万元,实现利润156万元。
哈尔滨制药六厂该厂是由哈尔滨制药四厂“二胺”(安乃近、氨基比林)车间与哈尔滨
聚乙烯塑料厂合并建立起来的。厂址位于哈尔滨市太平区南直路,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198
5年有职工409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0人。工厂设片剂车间、刺五加膏提取车间、机修车间
。主要品种有刺五加浸膏、红霉素琥珀酸乙酯、片剂、胶囊剂。1985年工业总产值567万元,
销售收入462万元,实现利税76万元。
沈阳军区哈尔滨制药厂该厂始建于1970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后勤部所属的军
办企业,有职工180人。厂址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占地面积1.24万平方米,是生产
原料药、片剂和胶囊剂的综合性企业。该厂建厂以来,生产过的品种有生物制品三磷酸腺苷
、细胞色素C、四环素原料药、土霉素原料药等。1983年企业整顿之后,改变了单一生产模式
,建立了片剂车间,1985年又建立了胶囊车间,理顺了产品结构,为社会和军队提供了优质
药品和军备物资。
齐齐哈尔制药厂该厂始建于1955年,前身是齐齐哈尔市历史名店鼎恒升药店。历经公私
合营、与他厂合并,发展为生产原料药和中、西制剂的综合性企业。厂址位于齐齐哈尔市龙
华路,占地面积6.6万平方米。1985年有职工672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4人。工业总产
值1870万元、实现利润8万元、税金85万元。工厂设两个片剂车间、1个原料药车间和1个动力
设备维修车间。该厂主要生产品种有咖啡因原料药,年生产能力450吨;中药片剂年生产能力
3亿片,化学药品片剂生产能力15亿片,胶囊剂生产能力5000万粒。从1985年起,咖啡因车间
移地改造,建设年产500吨厂房和设施,片剂厂房也相应进行改造。该厂“星花”牌牛黄解毒
片,于1982年和1984年在全国中成药同类品种质量评比中两次获总分第一名。
齐齐哈尔车城制药厂该厂始建于1970年,厂址位于齐齐哈尔市中华东路北侧,厂区占地
面积3539平方米,1985年有职工77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人。工业总产值28.6万元,
实现利税4.5万元。该厂主要产品是制药生产用辅料和赋型剂。三硅酸镁曾出口孟加拉、巴
基斯坦和日本等国,其质量标准采用国际标准,技术指标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克山医药原料厂该厂前身是克山淀粉厂,40年代建厂。50与60年代主要生产马铃薯淀粉
,主要对苏联和东南亚各国出口,质量可与世界王牌——丹麦淀粉媲美。1970年转产药用玉
米淀粉和口服、注射葡萄糖产品。药用玉米淀粉是医药生产的赋形剂,是医药片剂和散剂不
可缺少的辅料,曾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1983年建成年产5000吨淀粉相配套的葡萄糖
车间,部分生产和检验设备在国内是比较先进的。该厂位于克山县南门外路东,占地面积16
万平方米,设6个车间,有职工689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8人。
黑龙江省医药工业实验厂该厂始建于1966年,原名为牡丹江市新曙光化工厂,是为军事
工业服务的化工原料厂。1976年全省大打医药工业翻身仗时,在该厂址建设“二胺(安乃近
、安基比林)项目,更名为牡丹江市制药一厂。1981年经黑龙江省计划委员会批准,更名为
黑龙江省医药工业实验厂。厂址位于牡丹江市大庆路,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1985年职工
人数508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1人。主要生产葡萄糖、刺五加浸膏和片剂、胶囊剂。1
985年工业总产值568万元,实现利润13.3万元。
东方红制药厂该厂始建于1970年,地处山高林密的虎林县境内。工厂占地面积2.5万平
方米,有职工230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2人。工业总产值800万元,利润50万元。当地
有得天独厚的原料资源,可供药用植物品种有280余种,刺五加、五味子、黄菠萝为黑龙江省
蕴藏量最大的地区之一。药厂以林区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为原料,生产水针剂、片剂、胶囊、
口服液、植物提取、酊水、粉剂等。主要产品有黄连素浸膏、刺五加浸膏、刺五加片、黄连
素片等。
完达山制药厂该厂始建于1961年,原为农垦裴德医院药厂。开始主要利用地产资源生产
中草药制剂。1970年开始生产酊水、注射剂、大输液等。1980年企业整顿定名为完达山制药
厂,厂址位于完达山下密山县裴德镇,厂区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工厂设有原料药车间、中药
提取车间、胶囊车间、片剂车间、大输液车间、针剂车间,主要生产右旋糖酐原料药、右旋
糖酐输液、注射液、口服液、片剂、胶囊等产品。刺五加注射液是完达山制药厂在国内首创
产品,先后获得国家农牧渔业部和黑龙江省优质产品奖。人参口服液不仅获国家农牧渔业部
优质产品奖,并出口马来西亚、新加坡、苏联等国。1985年职工人数309人,工业总产值185
0万元,利税240万元。
佳木斯化学制药厂该厂始建于1961年,是由佳木斯市食品厂部分人员、佳木斯市医药公
司制药厂等几个小厂合并建厂的。现厂址位于佳木斯市前进区佳西街。经过20多年的发展,
已成为黑龙江省重点骨干企业之一。以生产化学合成原料药为主,同时生产粉针、片剂、丸
剂。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职工人数2175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36人。设5个生产车间
、1个新产品试制车间、3个辅助车间。主要产品有非那西丁、维生素C、新诺明等原料药和中
间体山梨醇,总生产能力4600吨。片剂年生产能力20亿片,丸剂年生产能力15亿粒,粉针年
分装能力3000万支。1985年工业总产值3543万元,实现利润570万元,税金308万元。
鹤岗制药厂该厂始建于1957年,1965年曾停产下马,1967年重新恢复生产。厂址位于鹤
岗市南大营麓林山下,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职工人数394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3人。
1985年工业总产值470万元,利税6万元。生产化学合成原料药和片剂、胶囊、塔糖等产品。
主要有磷酸哌哔嗪、六水哌嗪、维脑路通等原料药和潘生丁片、维体舒片、去痛片、土霉素
片、速效感冒胶囊、利福平胶囊等。
佳木斯生物制药厂该厂是1975年以佳木斯啤酒厂综合利用车间为基础组建而成的。厂址
位于佳木斯市光复路,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1985年工业总产值50万,利润7.8万元,职工人
数194人。该厂先后生产的品种有药用酵母粉、三磷酸腺苷原料药和三磷酸腺苷注射液、云芝
肝泰冲剂、利福平胶囊等。
佳木斯前进制药厂该厂始建于1968年,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224医院所属家属厂,198
1年定名为佳木斯前进制药厂。厂址位于佳木斯市胜利路,职工人数230人。主要产品有肌苷
原料药、肌苷片、肌苷注射液、庆大霉素注射液等。1985年开始建设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新
厂房和水针剂、口服液、冲剂生产线,为发展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区水针剂专业化生产基地打
下基础。
克东制药厂该厂始建于1966年。其前身为克东制酒厂麦芽粉车间。厂址位于克东县宝泉
镇,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1985年职工人数160人,工业总产值169万元。主要生产麦芽粉
、片剂、散剂等十几个品种。该厂1978年被命名为黑龙江省工业学大庆先进单位,获“大庆
式企业”光荣称号。
一面坡制药厂该厂始建于1969年。厂址位于尚志县一面坡镇民主街,占地面积10万平方
米。1985年有职工641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7人,工业总产值1021万元。工厂设有片剂
、胶囊、提取、水针、酊水等车间,主要生产刺五加膏、刺五加片、满山红胶囊、肝喜乐、
荷维蛤什蟆等。1985年与国防科工委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共同开发生产防治微波辐射、抗放
射线新药微达康,作为抗癌放射治疗的辅助治疗药,受到广大癌症患者和广大医务工作者欢
迎。
三、生产品种
1985年以前,黑龙江省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业生产的原料药、中间体品种,按品名、生
产厂、生产年份记述如下:
(一)抗生素类
青霉素钠盐,哈尔滨制药厂,1979~1985年;青霉素钾盐,黑龙江省兽药二厂,1979~
1985年;硫酸链霉素,哈尔滨制药二厂,1975~1983年;硫酸双氢链霉素,北安制药厂,97
5~1978年;四环素碱,哈尔滨制药厂,1968~1983年;沈阳军区哈尔滨制药厂,1978~198
3年;海林县制药厂,1978~1979年;土霉素碱,哈尔滨制药厂,1959~1985年;卧北药厂,
1976~1978年;沈阳军区哈尔滨制药厂,1975~1978年;红霉素碱,哈尔滨制药二厂,1976
~1977年;海拉尔乳品厂,1975~1978年;哈尔滨制药厂,1980~1984年;乳糖酸红霉素,
哈尔滨制药厂,1981~1985年;卡那霉素,齐齐哈尔铁路药厂,1972~1979年;哈尔滨制药
厂,1971~1972年、1974~1977年;氨苄青霉素,哈尔滨制药厂,1977~1985年;利福平,
哈尔滨制药厂,1976~1978年;麦迪霉素,哈尔滨制药厂,1984~1985年;利福定,哈尔滨
制药厂,1984~1985年。
(二)磺胺类
长效磺胺,哈尔滨制药厂,1966~1979年;周效磺胺,哈尔滨制药厂,1970~1973年;
新诺明,佳木斯化学制药厂,1985年。
(三)解热镇痛类
非那西丁,佳木斯化学制药厂,1972~1985年;阿司匹林,牡丹江奋斗化工厂,1974~
1985年;扑热息痛,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1974~1979年;佳木斯化学制药厂,1976~1980
年;安乃近,哈尔滨制药六厂,1978~1980年;氨基比林,哈尔滨制药六厂,1979年;咖啡
因,齐齐哈尔制药厂,1975~1985年。
(四)维生素类
维生素C,哈尔滨制药厂,1979、1981~1984年;维生素U,肇东制药厂,1976~1979年
;肌醇,庆安制药厂,1973~1979年。
(五)寄生虫病类
哌哔嗪,鹤岗制药厂,1972~1978年;山道年,一面坡制药厂,1977~1978年;四咪唑
,哈尔滨制药五厂,1972年。
(六)激素类
氢化可的松,哈尔滨制药厂,1972~1982年;强的松,哈尔滨制药厂,1975~1983年;
强的松龙,哈尔滨制药厂,1976~1977年;醋酸可的松,哈尔滨制药厂,1976~1977年。
(七)抗肿瘤类
塞替派,肇东制药厂,1975~1977年;环磷酰胺,肇东制药厂,1975年。
(八)心血管类
安妥明,哈尔滨制药五厂,1976~1978年;烟酸肌醇酯,哈尔滨制药五厂,1975~1979
年;铃兰毒甙,一面坡制药厂,1973年。
(九)抗感冒类
病毒灵,哈尔滨制药五厂,1979年;咳必清,哈尔滨制药五厂,1970~1973年。
(十)诊断用药
硫酸钡,榆树屯化工厂,1975~1983年。
(十一)其他常用药
葡萄糖酸钙,哈尔滨制药二厂,1974~1985年;痢特灵,牡丹江209医院药厂,1973~1
975年;牡丹江制药二厂,1976~1980年;706代血浆,牡丹江温春制药厂,1980~1985年;
肝泰乐,明水县淀粉厂,1972~1973年;明水制药厂,1976~1978年;黄连素,一面坡制药
厂,1978~1980年;东方红制药厂,1978~1985年;右旋糖酐,哈尔滨东风制药厂,1971~
1973年;完达山制药厂,1976~1985年;肇东制药厂,1977~1982年。
(十二)不计产量药品
氢氧化铝,宁安制药厂,1976年;齐齐哈尔龙沙化工厂,1972~1973年;注射葡萄糖液
,哈尔滨制药二厂,1972~1985年;克山医药原料厂,1973~1983年:ATP(三磷酸腺苷),
佳木斯生物制药厂,1975~1982年。
(十三)省管原料药
麦芽粉,克东制药厂,1973~1985年;淀粉酶,克东制药厂,1973~1977年;酵母粉,
克东制药厂,1974~1978年;佳木斯生物制药厂,1974~1984年;南岔水解厂,1975~1978
年;三硅酸镁,齐齐哈尔车辆厂制药厂,1979~1985年;硬脂酸镁,齐齐哈尔车辆厂制药厂
,1978~1985年;药用碳酸钙,玉泉采石厂,1973~1985年;肌苷,佳木斯224医院药厂,1
975~1985年;鱼石脂,哈尔滨红卫制药厂,1972~1985年;乳酶生,阿城制药厂,1976~1
978年;乌拉坦,阿城制药厂,1977~1978年;抗炎灵,佳木斯化学制药厂,1976年;鹤草酚
,一面坡制药厂,1977~1979年;五仁醇,一面坡制药厂,1977~1985年;刺五加浸膏,一
面坡制药厂,1974~1985年;哈尔滨制药六厂,1977~1985年;黑龙江省医药工业实验厂,
1981~1985年;满山红浸膏,一面坡制药厂,1977~1985年;阿城制药厂,1977~1980年;
冰片,哈尔滨红卫制药厂,1979年;安眠酮,佳木斯化学制药厂,1972年;葡萄糖,哈尔滨
制药二厂,1966~1985年;克山淀粉厂(克山医药原料厂),1972~1985年;来苏尔,哈尔
滨北方制药厂,1978~1979年;乳酸菌素,阎家岗制药厂,1975~1985年。
四、产量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1958年,黑龙江省没有生产过化学药品原料药。50年代
末期开始生产少量原料药品种,具体品种、产量见下表:
“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0年),化学药品原料药生产品种较少、产量较小。19
66年产量410.2吨,其中土霉素碱43.5吨、DS—36(制菌磺)4.03吨、满山红浸膏1.01吨
、葡萄糖350吨、水杨酰胺3.64吨;1967年产量336.9吨,其中土霉素碱43.4吨、DS—36(
制菌碘)10.5吨、葡萄糖283吨;1968年产量255.2吨,其中四环素碱6.86吨、土霉素碱58
.4吨、DS—36(制菌磺)9.97吨、葡萄糖180吨;1969年产量413.4吨,其中四环素碱34.
13吨、土霉素碱70.8吨、DS—36(制菌磺)21.47吨、葡萄糖286.9吨;1970年产量561.
8吨,其中四环素碱39.28吨、土霉素碱81.04吨,庆大霉素0.08吨、DS—36(制菌磺)30
.42吨,咳必清0.013吨、葡萄糖411吨。1971~1979年化学药品原料药品种、产量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