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化学药品制剂生产,是在私人药房前店后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黑龙江省
医药工业发展过程中,较长时间以原料药为重点,用原料药带动制剂的发展。在全省的几个
重点原料药生产骨干企业所在经济区,都有不同类型的制剂生产企业,同时原料药生产企业
也都从事深加工,发展制剂生产。“六五”计划期间,制剂生产发展很快,对制剂生产技术
的发展也引起了重视。制剂企业引进先进制剂设备,结合试行和推行药品生产管理规范(GM
P)、创优活动,使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但总的来看,制剂生产水平很低,
开发品种少,制剂生产只能满足生产能力60%左右,在制剂品种上缺乏企业特色。
1950年以前,黑龙江地区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的产品剂型有:酊水剂、油膏剂、片剂、
水针剂、散剂等。50年代初增加了丸剂,60年代初开始生产大输液,1963年开始分装粉针。
剂型不断增加,品种数量逐年上升,1979年以前徘徊在200个品种左右。“六五”计划期间增
长速度加快,1980年有253个制剂品种,其中:抗生素分装5个、水针剂36个、片剂123个、胶
囊剂14个、糖丸7个、大输液8个、酊水、油膏60个。1985年制剂品种达332个,其中:抗生素
分装4个,生产能力31000万支;水针剂56个,生产能力46168万支;片剂146个,生产能力10
17043万片;胶囊剂29个,生产能力150220万粒;糖丸5个,生产能力100000万粒;大输液7个
,生产能力1880万瓶;酊水、油膏85个,生产能力2377吨。
一、生产能力
1985年,全省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企业生产能力为:
1.抗生素分装31000万支:哈尔滨制药厂25000万支;哈尔滨制药二厂6000万支。
2.水针剂46168万支:哈尔滨制药三厂20000万支,北安制药厂5000万支;完达山制药厂
500万支;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6150万支;牡丹江制药三厂3150万支;一面坡制药厂1000万支
;东方红制药厂300万支;佳木斯医学院制药厂2265万支;佳木斯前进制药厂7803万支。
3.片剂1242043万片:哈尔滨制药四厂250000万片;哈尔滨制药五厂32063万片;哈尔滨
东风制药厂9000万片;阎家岗制药厂30000万片;沈阳军区哈尔滨制药厂21420万片;肇东制
药厂2400万片;明水制药厂7260万片;哈尔滨制药六厂48600万片;齐齐哈尔制药厂200000万
片;省医药工业实验厂24400万片;牡丹江制药二厂86100万片;东方红制药厂10000万片;佳
木斯化学制药厂180000万片;佳木斯前进制药厂12240万片;佳木斯医学院药厂12000万片;
鹤岗制药厂50000万片;阿城制药厂144000万片;一面坡制药厂40000万片;肇东制药二厂40
000万片;延寿制药厂4400万片;庆安制药厂9000万片;克东制药厂12000万片;哈尔滨制药
七厂17160万片。
4.胶囊剂150220万粒:哈尔滨制药五厂15000万粒;一面坡制药厂15000万粒;延寿制药
厂2000万粒;肇东制药二厂9500万粒;哈尔滨东风制药厂3000万粒;哈尔滨制药七厂5720万
粒。
5.丸剂100000万粒:皆为佳木斯化学制药厂生产。
6.大输液1880万瓶:齐齐哈尔富拉尔基制药厂500万瓶;牡丹江温春制药厂400万瓶;完
达山制药厂180万瓶;肇东制药厂300万瓶;庆安制药厂500万瓶。
7.酊水2267吨:哈尔滨制药五厂170吨;齐齐哈尔第三制药厂1000吨;一面坡制药厂40
0吨;哈尔滨东风制药厂400吨;哈尔滨北方制药厂227吨;东方红制药厂70吨。
8.散剂60吨:哈尔滨制药七厂20吨;哈尔滨东风制药厂40吨。
9.油膏50吨:皆为哈尔滨制药五厂生产。
二、企业概况
化学药品制剂主要生产企业概况如下:
哈尔滨制药三厂该厂50年代初为松江制药厂的一个车间,50年代末为哈尔滨化学制药总
厂三分厂,1962年从哈尔滨化学制药总厂分出,定名为哈尔滨制药三厂。1965年在“托拉斯
”管理期间,并为哈尔滨制药厂三分厂,1970年“托拉期”解体后恢复为哈尔滨制药三厂。
现已成为黑龙江省医药重点骨干企业之一。厂址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霁虹街,厂区占地面积
1.04万平方米。1985年职工人数953人,工业总产值3150万元,实现利润350万元、税金161
万元。工厂有5个生产车间,主要生产水针剂和口服液两个剂型63个品种、125个规格,是黑
龙江省最大的水针剂专业生产厂。水针剂年生产能力12000万支,主要品种有12.5%维生素C
注射液、庆大霉素注射液、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氨基比林注射液等。口服液年生产能力1200
0万支,主要品种有人参蜂王浆等多种蜂王浆口服液系列产品。口服液生产线1984年引进日本
电脑控制密闭式的洗、灌、封安瓿制剂一连机生产线,使人参蜂王浆口服液的整个生产过程
达到“GMP”要求。该厂生产的产品自1979年国家和黑龙江省开展评选优质产品以来,先后有
人参蜂王浆口服液、鹿茸精注射液、12.5%维生素c注射液、50%葡萄糖注射液等被评为黑龙
江省优质产品、国家医药管理局优质产品、国家优质产品(银牌奖)。该厂1985年投资1850
万元,按“GMP”要求对旧厂房进行改造,建设万米新厂房,企业得到更大发展。
哈尔滨制药四厂该厂前身为1949年建立的私人大华制药厂,后与公安监狱所辖药厂合并
后称新生制药厂,又改为哈尔滨化学制药厂,1957年并入松江制药厂,后又成为哈尔滨化学
制药总厂的分厂。1962年初哈尔滨化学制药总厂撤销,分厂独立经营,称哈尔滨制药四厂。
“托拉斯”管理体制下,改名为哈尔滨制药厂四分厂。1970年恢复哈尔滨制药四厂。厂址位
于哈尔滨市道里区上游街,厂区占地面积6312平方米,1985年职工人数511人,其中各类专业
技术人员73人。工业总产值2390万元,利润286万元。是黑龙江省最早生产片剂、产量最大的
片剂专业生产厂。该厂80年代初对厂房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后,厂房环境、工艺技术和生产设
施等都符合《药品管理法》和《药品生产管理规范》的要求。以生产解热镇痛药、消炎药、
抗生素药、止喘消咳药为主,还生产激素类药、抗肝炎药、降压药和促进人体代谢功能药。
其中更年康片是该厂科技人员自行研制的产品,自1975年投产以来,产量逐年增加,1985年
产量达12130万片,成为“拳头”产品,销往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印度尼西亚、
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
哈尔滨制药五厂该厂前身是50年代松江制药厂的一个车间,1959年为哈尔滨化学制药总
厂的分厂,1962年改为哈尔滨制药五厂。1965年“托拉斯”管理期间,改为哈尔滨制药厂五
分厂,1970年恢复哈尔滨制药五厂。厂址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占地面积1.25万平方
米。1985年职工人数402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1人。工业总产值1074万元、利润115万元、
税金39.4万元。该厂是酊水、油膏、散剂专业制剂厂,除此之外,还有硬胶囊、软胶囊、片
剂、栓剂、口服液等。是黑龙江省化学制药厂中剂型较多的药厂。“当家”品种脉通是防治
动脉硬化的软胶囊剂药品,长期以来深受医疗单位和患者欢迎。人参精、氯霉素眼药水、利
福平、利福定胶囊都曾获得黑龙江省优质产品奖。
哈尔滨制药七厂该厂始建于1968年,原名为红卫制药厂。厂址位于哈尔滨市太平区北棵
街,厂区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1985年职工人数279人,工业总产值573万元。生产片剂、冲
剂、糖浆剂、胶囊剂等9个剂型,主要品种有软脉灵、小儿速效感冒灵、痰咳净、速效伤风胶
囊等。其中小儿速效感冒灵片1985年获哈尔滨市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黑龙江省优秀科技成
果三等奖、全国儿童生活用品优秀新产品金鹿奖。1985年11月经哈尔滨市经济委员会批准,
在太阳岛一侧6公里处移地改造建厂,总投资380万元。
哈尔滨东风制药厂该厂始建于1969年。厂址位于哈尔滨市太平区新江桥街。厂区占地面
积5964平方米,1985年职工人数332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人。主要生产剂型有口服液
、片剂、散剂、胶囊、酊水、糖浆等60个品种,主要产品有复方氟尿嘧啶多相脂质体口服液
、消栓口服液、人参蜂王浆口服液、葡萄糖酸锌蜂王浆口服液、五味子糖浆、止咳糖浆、健
胃片、参茸酒等。其中复方氟尿嘧啶多相脂质体口服液为抗癌新药,从沈阳药学院引进技术
试制成功投入生产,为黑龙江省抗癌、防治肿瘤作出了贡献。消栓口服液为广大脑血栓患者
解除痛苦,深受患者的欢迎。该厂1985年工业总产值450万元、实现利润80万元、税金38万元
。
黑龙江省阎家岗制药厂该厂始建于1975年。厂址位于哈尔滨市西郊机场路19公里处,厂
区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1985年职工人数106人,工业总产值243万元。药厂内设乳酸菌素发酵
、化学合成、胶囊、片剂、中药提取等车间和两个附属大型奶牛场。对促进人体消化机能、
治疗腹泻下痢具有多种功效的黑龙江省优质产品——乳酸菌素的生产已有多年历史。1985年
已发展成为能够生产抗风湿药、小儿用药、消炎、解热、化痰药等50多个品种的制剂厂。其
中主要产品乳酸菌素及其系列产品乳酸菌素片、消炎片、复方胃蛋白酶等已行销国内28个省
、市、自治区。
黑龙江省卫生学校制药厂该厂始建于1977年。厂址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香安街。1985年
职工人数79人,工业总产值64万元。工厂设眼药水车间、软膏车间。主要产品是双山牌眼药
水,曾获哈尔滨市劳动服务总公司最佳产品称号,行销国内25个省、市、自治区。另有法可
林眼药水、利福平软膏、益康唑软膏也深受用户欢迎。
阿城制药厂该厂前身是泰华制药厂,1960年从哈尔滨市迁至阿城县,改称阿城县泰华制
药厂。在“托拉斯”管理期间,作为哈尔滨制药厂阿城分厂。1970年重新划归阿城县,1982
年定名为阿城制药厂。厂址位于阿城县阿城镇,厂区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1985年职工人数3
99人,工业总产值1052万元、利税100万元。该厂以生产片剂为主,年生产能力20亿片,是黑
龙江省医药工业系统主要片剂生产厂之一。主要产品有抗生素类、抗风湿类、消喘镇咳类、
解热镇痛类、保健滋补类等6个系列90多个品种,还有中草药加工和小型生化合成等部分原料
药。其中肝胃气痛片、复方甘草片、土霉素片等产品分别被评为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的优质
名牌产品。天然花粉系列的保健滋补品花粉精片,天然花粉王浆口服液、美丽素胶囊、益母
草片等远销东南亚和北美5个国家、地区。
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该厂前身为齐齐哈尔车辆厂五七制药厂,始建于1969年。现厂址位
于齐齐哈尔铁锋区保卫路,厂区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1985年职工人数449人,其中各类专
业技术人员26人。该厂是生产水针剂的专业制药企业,主要生产品种有樟脑磺酸钠注射液、
安乃近注射液、维生素B(12)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盐酸
普鲁卡因注射液,磺胺嘧啶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等30个品种,年生产能力3000万支,硫酸
庆大霉素注射液、50%葡萄糖注射液先后获黑龙江省优质产品奖。1985年工业总产值564万元
、实现利润30万元、税金41万元。
齐齐哈尔制药三厂该厂始建于1975年。厂址位于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富砖路。厂区占
地面积5万平方米。1985年职工人数224人,其中各类技术人员3人,工业总产值350万元,实
现利润5万元。该厂生产剂型有酊剂、流浸膏、糖浆剂,主要品种有消咳喘、龙胆酊、五味子
糖浆、桔梗浸膏、小儿止咳糖浆等20个品种,年生产能力500吨。
富拉尔基制药厂该厂前身为齐齐哈尔富拉尔基热电厂家属集体厂,始建于1969年。1983
年企业整顿时定名为富拉尔基制药厂。厂址位于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厂区占地面积1.5
万平方米,1985年职工人数228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0人,工业总产值342万元。该厂是全
省生产量最大的大输液专业药厂,年生产能力1000万瓶。主要品种有10%葡萄糖注射液、50%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0%甘露醇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维脑路通注射液、右旋糖酐注
射液等。0.9%氯化钠注射液、50%葡萄糖注射液曾获黑龙江省优质产品奖。
牡丹江制药二厂该厂前身为牡丹江市医药公司制药厂,始建于1959年。1964年停产下马
,1966年重建,称牡丹江市化学制药厂,1976年更名为牡丹江市制药二厂,1982年定名为牡
丹江制药二厂。厂址位于牡丹江市西二条路,厂区占地面积1.08万平方米,1985年职工人数
270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人。该厂以生产片剂为主,主要品种有去痛片、四环素片、
土霉素片、复方新诺明片、潘生丁片、痢特灵片、维脑路通片等60多个品种,年生产能力7亿
片,1985年工业总产值1056万片,实现利润30.5万元。
牡丹江制药三厂该厂前身为牡丹江机车工厂综合厂,始建于1970年。该厂位于牡丹江市
东郊,厂区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1985年工业总产值431万元,职工人数231人。该厂以生
产水针剂为主,主要品种有维生素B(1)、B(6)、B(12)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安痛
定注射液、胞二磷胆碱注射液等。还有人参峰王浆口服液生产线,日产人参蜂王浆系列口服
液8万支,主要品种有人参蜂王浆、赖氨酸、东北双参蜂王浆口服液等品种。
牡丹江温春制药厂该厂原系牡丹江农业学校畜牧兽医药专业于1969年兴办的生产兽药输
液的兽药厂。1972年开始生产人用大输液,1974年更名为牡丹江农业学校制药厂,1980年定
名为牡丹江温春制药厂。厂址位于牡丹江市温春镇,厂区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1985年职工
人数150人,工业总产值329万元。该厂是黑龙江省大输液专业生产基地之一,主要品种有:
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甘露醇
注射液、706代血浆等十多个品种。其中5%葡萄糖、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曾
获黑龙江省优质产品奖。
绥芬河制药厂该厂始建于1985年,厂址位于绥芬河市西山脚下,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1
985年职工人数34人,工业总产值9万元。该厂主要生产片剂、胶囊两个剂型,主要品种有去
痛片、扑热息痛片、肝胃气痛片等。
佳木斯医学院附属药厂该厂始建于1970年。厂址位于佳木斯市光复路,厂区占地面积50
50平方米。1985年职工人数164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人。工业总产值239万元,实现
利润11万元。主要生产水针剂、片剂、胶囊剂3个剂型40多个品种。水针剂有三棵针注射液、
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庆大霉素注射液、天麻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片剂有复方丹参片、肝胃
气痛片、刺五加片、增效联磺片、复方新诺明片;胶囊有降醇灵胶囊、牛黄酸胶囊等。
庆安制药厂该厂始建于1978年。厂址位于庆安县庆安镇,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1985
年职工人数199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人。1985年工业总产值177万元,实现利税11万元
。该厂是黑龙江省生产大输液专业厂家之一。主要品种有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等常用大输液。1985年对大输液生产车间进行了技术改造,并增加了
片剂、胶囊剂新剂型。
延寿制药厂该厂始建于1970年。厂址位于延寿县城内西公安街,厂区占地面积8690平方
米。1985年职工人数167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7人,工业总产值202万元。主要生产蜜
丸、片剂、酒剂、栓剂、胶囊剂、冲剂6个剂型36个品种。其中安脑丸、三鞭参茸固本丸曾获
黑龙江省优质产品奖。产品销往国内23个省、市、自治区。安脑丸、三鞭参茸固本丸、北豆
根片出口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明水制药厂该厂始建于1975年。厂址位于明水县城南四道街,厂区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
。1985年职工人数91人,工业总产值46万元。该厂生产片剂、胶囊、植物提取、冲剂和口服
液等剂型。其中以中药狼毒为原料加工制成的结核灵,是全国独家生产品种,销往国内20个
省、市、自治区的200多家医药商业企业和医疗单位。
肇东制药厂该厂始建于1970年。厂址位于肇东县肇东镇太平路。厂区占地面积1.66万平
方米,1985年职工人数586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9人,工业总产值266万元。该厂建厂
初期,主要生产中成药。1980年国家曾拨款建设抗癌药物车间,生产原料药塞替派、环磷酰
胺。1981年原料药下马,工厂转入服装行业。1985年恢复生产药品,主要生产片剂、冲剂等
品种。
肇东制药二厂该厂始建于1971年,曾称宋站药厂、肇东制药三厂,1981年定名为肇东制
药二厂。厂址位于滨州铁路线肇东县宋站铁东区,厂区占地面积9980平方米。1985年职工人
数269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人,工业总产值599万元,实现利税127万元。该厂设有片
剂、胶囊剂、冲剂、中药提取4个车间和4条专业化生产线,生产40多个品种,主要有维生素
U,益脑宁、蛋氨酸片等。其中益脑宁片曾获黑龙江省科技成果二等奖,销往国内20多个省、
市、自治区,1985年被评为省级先进企业。
三、产品产量
化学药品制剂产品产量按历史统计资料分1949~1965年、1966~1979年、1980~1985年
三个阶段记述:
由于历史上管理体制和统计口径的原因,1966~1979年化学药品制剂产品产量统计资料
中,包含少量生化药品厂和兽药厂的产品产量。生产制剂药品的生化制品厂和兽药厂有:哈
尔滨肉联厂、哈尔滨牛羊肉加工厂、哈尔滨蛋禽加工厂、牡丹江肉联厂、佳木斯肉联厂、黑
龙江省兽药二厂等。
“文化大革命”前期(1966~1970年),化学药品制剂产品的生产受到较大冲击。1966
年片剂产量205761万片,其中哈尔滨制药四厂122511万片、齐齐哈尔制药厂73171万片、佳木
斯制药厂4006万片、阿城制药厂8078万片、哈尔滨肉联厂499万片;水针剂产量4684万支,哈
尔滨制药三厂生产;粉针剂产量2716万支,哈尔滨制药厂生产;大输液产量75万瓶,哈尔滨
制药厂生产。1967年片剂产量216668万片,其中哈尔滨制药四厂119500万片、齐齐哈尔制药
厂83335万片、阿城制药厂12900万片、哈尔滨肉联厂933万片;水针剂产量5090万支,哈尔滨
制药三厂生产;粉针剂产量4651万支,哈尔滨制药厂生产;大输液产量97万瓶,哈尔滨制药
厂生产。1968年片剂产量252457万片,其中哈尔滨制药四厂111308万片、齐齐哈尔制药厂82
782万片、牡丹江制药二厂18390万片、佳木斯制药厂7693万片、阿城制药厂145000万片、哈
尔滨肉联厂310万片;水针剂产量5149万支,哈尔滨制药三厂生产;粉针剂产量5090万支,哈
尔滨制药厂生产;大输液产量92万瓶,哈尔滨制药厂生产。1969年片剂产量376670万片,其
中哈尔滨制药四厂144349万片、齐齐哈尔制药厂122146万片、牡丹江制药二厂36690万片、佳
木斯制药厂34032万片、阿城制药厂38720万片、哈尔滨肉联厂733万片;水针剂产量7113万支
,其中哈尔滨制药三厂6364万支、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749万支;粉针剂产量6033万支,哈尔
滨制药厂生产;大输液产量139.2万瓶,其中哈尔滨制药厂138万瓶、富拉尔基热电厂药厂1
.2万瓶。1970年片剂产量457853万片,其中哈尔滨制药四厂166458万片、齐齐哈尔制药厂1
52595万片、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3.9万片、鹤岗制药厂14733万片、牡丹江制药二厂40811万
片、佳木斯制药厂37643万片、阿城制药厂40035万片、哈尔滨肉联厂547万片;水针剂产量1
0797万支,其中哈尔滨制药三厂8250万支,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2547万支;粉针剂产量6021
万支,哈尔滨制药厂生产;大输液产量150万瓶,其中哈尔滨制药厂141万瓶、牡丹江农校制
药厂9万瓶。1971年以后产量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