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四防安全管理
一、保卫管理
50年代,根据“防火、防盗、防奸、防特”四防安全管理要求,各部门相继成立保密委
员会。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保密制度,管理好各种文件、文书档案和资料;管
理好党政干部(副科级以上)的工作手册,防止泄漏党和国家机密;发生失、泄密事件,及
时报告并追查处理。
随着历史的发展,到了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四防安全管理侧重于“防火、防盗”。
二、安全管理
1954年7月,黑龙江地区医药商业企业贯彻中国医药公司《医药商业系统仓库安全责任制
(草案)》。较大型医药商业企业建立了安全保卫机构,中小型医药商业企业设专职保卫人
员。所有医药商业企业都制定了治安、保卫、消防、值班值宿制度,并建立了安全组织。
1957年,黑龙江省医药二级站在库区内固定位置设点,放置储水桶、沙箱和锹、镐、钩
、斧等消防工具。
60年代,黑龙江省各医药商业企业普遍购置了泡沫、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灭火器和灭火
弹等,用于消防器材方面的开支逐年增加。哈尔滨医药站从上海购进一台波兰产星牌25(#
)车改装的泵浦消防车,价值13600元;同时又购置了消防水带、钢盔、消防靴、担架、水枪
、单梯、二节木拉梯等。其它医药、药材二级站和部分市级医药、药材公司相继建立了保卫
科(股),组建了消防队、护厂队、警察队等安全保卫组织。建立了治安保卫体系,制定了
人员、车辆、商品出入库管理制度,节假日和夜间仓库安全守卫值班制度。
1961年,黑龙江省各市县医药商业企业设立更夫班,实行昼夜值班值宿制度。成立武装
警察小分队,负责整个库区四防安全保卫工作。购买了各种安全消防器材,其中有:大型干
粉消防车、小型干粉灭火机、二氧化碳灭火机、1211灭火机、防火储水大桶、防火水桶,并
建筑地下消火栓。
1963年,哈尔滨医药采购供应站成立了职工义务消防队,内设两个班,每班13人。单独
练习153次,联合演习13次。在进行着装、登车、甩带、接带、架梯、爬梯等操作比赛中,1
号操表演距火点100米,成绩达到12.5秒;2号操距火点150米,成绩17秒,接近国家专业队
及格标准。
70年代,黑龙江省各医药二级站建立防火档案。在防火责任区确定重点保卫部位,实行
昼夜检查,夜间巡查,值班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983年6月26日,日本国德田正明一行二人受联合国消防组织委托,考察了哈尔滨医药采
购供应站义务消防工作。观看了1号操演习,对哈尔滨医药采购供应站义务消防工作给予了高
度评价。同年,购进一台解放牌110型水罐泵浦消防车,价值16400元。1983~1985年平均每
年用于消防器材方面开支8000元,做到10多年无火灾事故。黑龙江省各医药、药材二级站和
市县医药、药材公司、站多年来建立健全了严格的安全防火制度有:《安全防火制度》、《
值班值宿制度》、《安全防范制度》、《办公室安全防火制度》、《仓库安全管理制度》、
《防火用具管理制度》、《库区用火审批制度》、《更夫、收发室安全保卫制度》、《司炉
工人安全制度》、《电工人员安全操作制度》、《独身宿舍安全防火制度》、《安全奖惩制
度》等。
黑龙江省医药公司建立四级检查制,定期与不定期对所属企业进行四防安全大检查。建
立检查登记簿,对在库区用火部门实行领导审批制。经过30多年努力,黑龙江省医药商业企
业仓库的安全保卫工作得到加强与完善。各部门指定一名领导主管安全保卫工作,举办各种
不同内容的安全检查。大多数医药仓库已经具备了扑灭小型火灾的能力。